来源:《新课程研究》2010年04期
摘要:虽然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月发文要求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但没有得到重视,效果不佳。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都很重视就业工作,美国就业指导课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介绍并分析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情况,对我国就业指导课提出建议。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美国;高等教育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各高校都很重视就业工作, 但就业指导课的效果不佳。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 要求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该通知充分肯定了就业指导课的地位。美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 (career courses、careerdeveloping programs、career planning programs等)已有近百年历史,有丰富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本文拟从课程论角度,运用比较教育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一、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
美国是就业指导课的发源地,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该课在美国高校已相当普及, 也很受学生欢迎。美国就业指导课完全根据学生需要来设置,课程类型多样。既有全校选修或必修课,又有针对不同院系专业的课程,还有根据年级、性别和族裔设置的课程。比如,有些课程针对文科新生,有些针对未选择专业的学生,还有些针对女性、少数族裔开设。
下表为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目前开设的两门课程。IDS106为全校选修课,LAN292为外语专业选修课, 均一学分,课时相同。LAN292仅为针对不同专业的众多课程之一。院系都利用各自的就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种课程由专业教师讲授,与学生有相似的学术背景,且有丰富实践经验,切实了解就业需求,因而很受欢迎。
表1伊利诺依州立大学的两门就业指导课
名称
| 职业选择
| 外语专业的职业选择
|
开设部门
| 全校职业服务办公室
| 语言文学系
|
内容
| 如何评估自我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如何获得求职信息,选择职业
| 提供职业信息,教授求职技巧
|
学生
| 全校各年级均可
| 仅限外语系(或二专为外语)
|
二、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内容
美国就业指导课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三点: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知识及信息和求职技巧。比如, 一些课程教授自我测评和职业规划的知识,另一些教授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知识。美国东南部一所大学已有26年历史的就业指导课 《职业发展引论》,主要教授职业规划知识。 课程内容由3个单元组成。单元一“职业概念和应用”。讲授自我认知、 选择职业的知识,学生通过创建个人活动计划来实践。个人活动计划包括职业目标和步骤, 如求职活动、 所需求职资源、完成日期。单元二 “社会条件影响职业发展”,关注家庭和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规划的影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职业问题。单元三讲授利用求职策略来完成学术计划和择业。作业包括两篇面试报告、简历和求职信。 论文要求使用由职业规划师James Sampson提出的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的CASVE(Communication交流、Anal-ysis分析、Synthesis综合、Value评估、Execution执行)循环,学生用这一策略把学业和择业连接起来。该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另一些课程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如加州大学圣地戈分校职业服务中心2009年开设的一门课程,帮助三四年级学生获得职业发展技能,在未来职业领域获得成功。通过参加教师和职场人士的讲座、 实习、 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习职场礼仪、 向用人单位自我推销、 利用网络搜索信息,提高领导力、交流和表达能力。 该课程特点是实用性极强,类似于入职后的培训,但并不涉及具体的工作内容。课程起到连接职场与校园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通过该课过渡到从业人员。当学生培养了一定的职业意识时,求职过程中会自然体现出来,提高竞争力,从而收到较好的就业指导效果。
三、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实施
1.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形式多样
典型的授课形式有讲授、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研讨会、参观访问、实习、校外人士讲座、网络课程等,并综合利用各种形式。授课教师不仅为就业指导人员,如心理中心教师、各院系教授、职场人士等往往合作授课。
2.《职业发展引论》课程实施就综合利用了各种形式使用两种计算机辅助职业导航系统来辅助学习,并利用网络资源研究职业问题。授课形式包括讲座、小组报告和团队活动等,教师每学期至少单独与学生面谈一次,讨论学习情况。加州圣何西州立大学的就业指导课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参加者介绍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受,大家一起分析求职疑惑 课堂反映热烈,还吸引了校外社区人员参加。
3.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是美国就业指导课的突出特点
早在1952年就有学者调查美国高校教育理事会成员学校,发现45%的就业指导课由就业指导处开设,另外45%由院系教授开设,10%由女生辅导主任开设。尤其是院系教授参与授课,证实了该课的重要地位得到学校肯定,说明此时就业指导课已纳入高校的正式课程体系中。
四、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评价
美国学者十分重视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评价, 学者大多利用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的方式, 对课程效果进行充分研究, 并对课程实施者提供建议。学者Byron Folsom和Robert Reardon利用文献研究法考察了自1920年以来46篇有关该课的文献, 涉及到17600名学生, 其中多数文献证实了课程的积极作用 。1995年有学者使用案例研究法,对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两门商科就业指导课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参加该课的学生职业意识更强、 更了解职场现实、 也更早进行择业准备, 如撰写简历、 求职信等。研究同时证实了用人单位对修读学生的积极评价, 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建议。
然而 ,更多的学者采用实证调查法 。1983年Spokane、Olive的研究显示班级形式的就业指导课比个人咨询和其他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更为有效。1986年的研究显示,能够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同时传递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是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优点。1996年学者通过42名学生的研究发现,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上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五、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启示
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建设就业指导课:
1.不仅政府要重视,学校更要提高对就业指导课重要作用的认识
美国就业指导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自然产生的,而我国是教育部发文强制执行的。 如果学校不够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关键在于切实认识到该课的重要作用,它是能够大规模传递就业指导服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灵药之一。其次是从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到学校教务部门的考评体系中,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侧重,增加人员,投入经费,开设教研室,建立专业化授课队伍,为该课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课程设置上,把开课权下放到院系、
专业由各院系、专业开设就业指导课,可以建立全校范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由就业指导部门开设全校选修或必修课,各院系可以开设各种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美国有的大学化学系就开设了《化学家的职业发展》、《化学实验室的工作前景》、《化学家必备的素质》 等课程。可以让学生对专业前景和未来职业发展有清晰认识,明确学习目的, 提前介入求职指导。
3.课程内容上,应注意连续性、逻辑性、科学性
连续性要求课程内容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和补充;逻辑性强调课程内容的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使学生能够把知识内化为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进行延续性探索,自主规划职业生涯,谋求自我发展;科学性强调利用各种科学测评工具和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内容较缺乏,但美国该课利用测评工具已比较成熟, 如职业兴趣量表、职业思想库、MBTI性格测试等方法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 值得借鉴。
4.课程实施上,要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丰富授课形式,规范课程要求
为保证就业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性,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资历,并了解就业市场、社会形势、 学生需求和求职问题,我国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如院系专业的教授、职场人士、 校友等资源, 有的放矢地传授实际经验。可以根据各院系的实际情况,长期聘请或短期合作; 三是综合采用各种方法丰富授课形式,如讲座、小组讨论、团队活动、参观访问、实习、座谈、访谈、模拟面试等。 这需要学校领导、 教务部门和教师创造条件,调动资源,并固定化、常态化;四是要规范考核,不能随意写篇论文应付了事。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并设计新颖实用的作业,如借鉴美国经验、利用CAVSE循环来设计求职计划。
5.课程评价上, 加强研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只有广泛深入地进行课程评价研究,才能有效改进课程实践,关键是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就此借鉴美国经验特别重要。我国学者大多强调该课的宏观意义,极少涉及课程论,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对该课的长期研究更为罕见,所以研究意义有限。 而美国专家利用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如实证调查法、 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学生评价法等,课程评价研究中多设置比较组、实验组 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进行研究,数据和结论经得起检验,较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经验,可以节省我国就业指导课自身探索的时间,加快课程建设步伐。不仅使学生顺利求职,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铺设一条通途,也能够有效推进学校就业工作,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社会的就业难题,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使该课早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姜 莹, 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