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文化时代”与大学建设的任务
发布时间:2010-05-0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4-23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基本表征是初步大众化背景下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相应地,大学自身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也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其主要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彰显大学的文化本质,着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塑造。

文化性:大学的本质

大学是什么?办大学为什么?

大学在本质上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其本质属性是文化性。大学的任务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办大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活动,把那些“自在的文化”提升为“自觉的文化”,并使大学生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教育不应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知识是大学的主要责任。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种职能,而这三种职能在整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说到底都属于文化功能。

但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作用、文化榜样作用和对社会文化进步的引领示范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大学自身尚缺乏成熟的大学文化。为什么没有形成?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而西方有800多年的历史),起步晚,本身就需要一个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二是即使在短短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学成长的社会环境在一段时期内也不够好,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动乱”,很少有机会进行自我本质的思考、谋划和建构,也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精神文化品格。改革开放以后,形势好了,但这期间的大学又承担起双重的、特别急迫的发展压力,一方面承担着大学自身非常繁重的恢复重建和基础建设任务;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强烈要求大学提供具体的、直接的支持和服务,大学办学不得不与市场经济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忙于为经济建设提供具体服务。双重的压力使得大学仍然较少对自身本质属性和本质功能的反思,本质意义上的大学文化继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三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盘苏化的大学教育模式,在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急需专业人才的同时,也留下了若干问题,前苏联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为社会服务的直接性,强调专业的细分化和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取向,这使得大学的现实感和直接具体的社会服务意识十分突出,给定的具体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成为主要教育方式。在这样一种办学环境中,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很大程度地遮蔽了人文教育,工具理性越来越深厚地渗透在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当中,导致大学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点所遮蔽。当然,纳入更大背景来考察,大学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倾向,并非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实际上是20世纪人类普遍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大学的根本建设

大学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样板的打造活动。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唱响主旋律,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旗帜;在道德重构的过程中,培育和昭示社会正义与良心;在困惑迷茫的人群中,提供科学与人文的培养与引领;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抵御腐朽反动文化的渗透与入侵;在推进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创建先进文化的示范园区。

从时序上来说,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是继学科专业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第三个轮次的大学建设;从本质上说,它是大学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特色性建设,是深层次建设。很多大学目前仍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校园大楼的建设,还没来得及梳理、凝练、建构、提升自己的精神理念系统,没来得及彰显、营造和广泛宣传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这在未来的大学竞争和人才竞争中是要处于被动地位的。

怎样建设?首先,要确立一个理念,即从“校园文化”走向“文化校园”。理想的大学是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场所,努力建构这样一个场景,才是一种深层次的大学文化建设。为此,我们要走出狭隘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的“文化校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大学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

其次,要找准两个着力点,在继承和创新中构建大学文化。一是寻根溯源,知来处,明来路,着力对“已然”状况的总结、凝练、继承、弘扬,在理清大学的创建缘起和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全面挖掘和总结已经形成的文化要素,加以凝练,并怀着崇敬之心予以继承和弘扬。二是继往开来,明大势,知使命,着力对“应然”状态的思考、创造、灌注、培育,面向未来,不断培育新的精神要素,赋予其新的文化品格。

第三,要把握四个维度,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在我国,构建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应当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之内来开展?笔者认为至少要把握四个维度:一是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维度,包括人本意识、仁德意识、经世致用意识等等,以体现中国大学的文化根脉,其中,中国古代的书院文化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近现代西方大学发展规律和治理理念的维度,包括西方大学的所谓“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社会之责任”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现代大学模式是从西方引入的,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中国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意识形态功能维度,包括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等,以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社会化责任。四是大学自身的维度,包括自身的历史渊源、办学历程、服务面向、区域特征等因素,以体现大学自身的特征。把握住这四个维度,我们的大学文化建设才能不狭隘、不“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