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22期
文化引领风尚。大学文化最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学风是其重要标志。学风是否端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与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建设也只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才能有效推进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经过近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我国大学的学风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中。好多大学结合先进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出对学术道德不端要“零容忍”。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风不正、学术道德滑坡的问题,仍在一些高校、一些人群中严重存在。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浮躁而急功近利。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求多不求精;敢说敢吹,夸夸其谈,一分成果要说十分,捕风捉影的说成是规律。有个说法,项目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确实让人忧虑。二是缺乏学术道德。论文注水,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学术泡沫;缺乏健康学术批评,或互相吹捧。或旁敲侧击,或相互攻击。三是理论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国外。四是师德师风建设薄弱。少数教师出现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向实惠倾向。有的没有人生追求,认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甚至把收入作为衡量价值标准。有的对社会兼职兢兢业业,对本职教学应付交差等。
大学学术风气、学术道德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如果反复成为社会热点,这是高等教育之痛,也是就是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悲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应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建设,重塑大学学术形象,倡导学术道德,创新体制机制。
树立崇尚学术理念。大学作为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知识历史使命。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首先要明确学术研究目的,究竟是为求“虚名”做“应景”之作,还是为金钱作“商业”之作;是借学术谋“禄位”,还是借学术求私利。学术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崇尚学术就是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移、一往无前,就是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为世俗、不囿于权威。倡导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自我扬弃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学术需要积淀,学者需要执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
培养刻苦探索精神。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自立自强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面对失败风险。做学问是不容易的,取得成果更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毅力、勤奋和激情,还要经得起挫折。做学问是一个艰苦探索、辛勤耕耘的过程,就是要科学探索、寻求真理、揭示规律。一些学术大师自觉探求济世精神,既给学术界留下了学问,又留下了人格精神,也为后人留下了治学之道、做人之道。其学术品格,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营造激励创新环境。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人才创新,就要为人才提供宽容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风气,倡导学术民主精神。要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鼓励学术民主,倡导学术包容。要为那些长期坐“冷板凳”,从事艰苦的学术积累,为攻克世界性难题而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教师创造一种激励环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怀尔斯,用了8年时间解决了一个350年人类没解决的数学难题一费马大定律。他8年没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没出一本学术著作,而普林斯顿大学竟然没有扣发他的工资,没有让他下岗。学校的包容为怀尔斯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急功近利,只能出小成果,难有大创新。
倡导学术诚信道德。何谓诚信?诚是诚实,真买而不虚伪;信是信用,守诺而不违约。诚信是做人之本,学术发展之道。诚信蕴含坦诚、忠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信要敢于面对真实自我,展示本色人生,全面客观审视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学术诚信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素养,主要包括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修正错误;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要倡导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特别要完善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大学教授最重要条件,应该看其对所在领域广度和深度了解,对教书育人规律和方法掌握。现在评教授,只看你有多少项目、多少奖励、多少论文,至于能不能教好课,有没有心思教课,教课效果怎样,都在其次。克服这些弊端,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风气,使大学文化发展始终沿着正确航向。
【作者简介:田建国 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