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第22期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当前,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文化育人”观,将新时期极具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优化大学文化内涵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基础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营造塑造师生灵魂的精神文化氛围
以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大学师生的思想和灵魂,在塑造师生灵魂、锤炼师生品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说要加强“文化育人”,其根本就是要将内涵深刻、层次丰富、寓意深远的大学文化融人到学校精神中,融铸到师生的灵魂里。大学在培育学校精神的过程中,要把大学传统和大学的先进文化理念有机融合起来,赋予其时代内涵,既要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又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使大学传统和大学的先进文化理念随着学校精神的传承而融化到师生的血液里。
(二)营造鼓励师生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
制度的设计可以为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社会公德意识、人文素养,树立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范提供途经和宏观环境。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工作,离不开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要立足于规范管理,规范师生言行,使师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创新,着力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尽其才的人事管理制度,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培育,充分发挥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创业精神,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鼓励师生改革创新。
(三)营造陶冶师生情操的物质文化氛围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师生,接触最多、感受最直观的就是大学的物质环境,因此,把“文化育人”的理念体现到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对于以大学文化感染、熏冉师生具有重要作用。要抓好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建设,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既要整洁、美观,又要能体现高等学府独具魅力的人文观念和价值追求,如设立爱国主义英雄人物雕像、创新创业人物事迹展、道德模范事迹展等。可以充分发挥校报、广播站、电视台、新闻网、宣传栏等校内各种新闻媒介的传播作用,广开渠道、广泛宣传,使大学文化通过这些有形的载体,人师生眼、入师生耳、入师生心。
二、拓展文化育人载体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保障
文化引领风尚。以“文化育人”的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是大学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大学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拓展文化育人的载体,切实保障“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注重教师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示范引领
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对大学文化的宣讲作用。课堂是大学育人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是渗透大学文化的重要渠道:课堂不仅要在学业上育人,更要在人格上育人,在文化上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作用,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融入大学文化传承的理念,加强校本教育的力度:通过多元、丰富的教学体系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达到在授课的同时渗透大学文化、引导学生思想发展的效果。
发挥人文素质选修课和校园讲座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广泛吸纳社会上的教学资源,使人文素质选修课和校园讲座真正成为传授人文知识、渗透人文精神、提升学生文化品质的课堂。近年来,东北大学组织开展“辽海讲坛…‘建龙大讲堂”等校园讲座活动千余场次,内容涉及时事政治、科学发展观、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内容,通过讲座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操守。
在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要完成好这些使命,就要不断地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把思想品德好,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职业理想崇高、职业信念坚定、职业道德高尚,能够自觉地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作为教师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还要积极加强教师精神修养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培养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求真务实、矢志不移的作风,认真踏实、自尊自律的态度,从严治学、精益求精的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真理、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有利于教师提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浸润作用
用先进理念来引导人生实践是现代大学制度下“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要进一步把“文化育人”融入到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组织开展好丰富有效的实践教育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青年学生有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品质,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课程背景,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活动,教学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以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真正感受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打牢道德基础,提升人生的价值追求。
组织培育好具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大学文化活动是育人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适应和谐文化建设要求的大学文化活动体系,以科学理论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把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贯彻始终。要抓好品牌性的大学文化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有助于学生理想信念确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操的精品活动,如时事讲坛、论坛,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及入党入团宣誓、升旗降旗等各种仪式教育活动等。
(三)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
近年来,诸如博客、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手机报、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应用方式不断涌现,为“文化育人”创造了新方式、新办法、新途径。要占领新媒体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建立集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加强网上教育力度,使其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沿阵地,增进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社会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使命感。
延伸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加强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鼓励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开通网络博客、微博,作为与其他教师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的平台,同时兼具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要借助校园手机报。通过设置“时政传递”、“校园资讯”等栏目,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传递到每个大学生的手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在互动中把握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新媒体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快速的信息传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借助校园网络、即时通讯工具、E—mail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工具。调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信息、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重视加强网络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真正形成有特色的“文化育人”环境,并非一朝一夕之所能,必须有一个不断建设、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丰富深刻的内涵。这给高等学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永恒课题,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基础上,以培育别具一格的大学精神为核心,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育人”氛围,保证高等学校育人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
【作者简介:孙家学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