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的培养  具有国际竞争力复合型精英人才
发布时间:2011-07-12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5期

摘 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高校因其办学传统和历史积淀不同而显示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一所外向型的财经外语类高校,围绕着国际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定位,进一步明晰办学理念,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以优化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在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形成了国际化的支撑体系,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荚人才,得到广泛认可。

关键词:本土国际化;国际竞争力:精英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具有近60年的外贸行业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自建校起,就把为国家培养外语、外贸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学校培养的各类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一直活跃在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最前沿。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脉搏,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全面实施“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Home)战略,凸显国际化、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支撑体系,构建起国际化特色专业群、国际化课程群,配备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化的学术和教育项目拓展和管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大国际化的实习实践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等元素,加大国际化的学生来源及中外学生交流融合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使学生切实构建起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具备和生成国际化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综合素质高、国际特色强、竞争能力好的特质,从而形成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一、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于2001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分不同层次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国际化特色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站在促进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高度,立足和弘扬自身国际化办学传统和优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主动适应国家对国际化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贸易、金融、管理、法学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适应外向型企业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大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强外语、精专业“三维整合”的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

2.借鉴国际著名高校经验,创新学分制,创立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打通两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学校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培养方案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学校参照哈佛大学设立公共核心课程的做法,打通全校公共基础课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经济、管理、法律等9个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模块,除政治理论课外,取消必修课程,代之以必修学分;同时,打通学院内学科基础课平台,无论是按大类招生还是分专业招生,共享平台课程。打通公共平台,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自由选择学习起点、选择课程、确定学习进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使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等方面有了丰富的可能性;打通学院平台,为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两个平台的设置,打破了学科界限,形成各学科互为基础、互为支撑,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基础课平台,也打破学院专业界限,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真正体现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拓展了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

二是凝炼专业方向,坚持“双导向”,保证专业特色。

根据学校定位,坚持“双导向”,既注意培养有科研潜力的学术型人才,也要重视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够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提出“小而精”原则,即专业方向课程要精炼,注意开设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课程,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就业提供两种训练。坚持“双导向”,分类指导,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自2002年以来,我校每年均进行本科培养方案的微调或更新,但一直保持其基本架构和选课机制的稳定性,除了教育部所要求的本科生专业限制和学分的收费限制等政策性刚性约束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在实质上已与国际上通行的完全学分制保持一致并完全接轨。

3.完善主体培养模式,探索多种人才培养途径

我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与实践,探索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即主体培养模式与通用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使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与统一的培养方案架构进行有机融合。学校在不断完善以素质教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主体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主要探索了四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一带四”培养模式。

所谓“一”,就是一个主体培养模式,即面向全体本科生主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指“主修和辅修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学术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等选择性培养模式。

“主修+辅修”模式,即按照培养方案修读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取得双专业或双学位。近年来,根据统计,每年申请辅修的学生已经占到全部学生的50%以上。

“国内+国外”模式,即学生按照本校的培养方案修完部分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后,到国外大学继续修读相应专业,取得学校认可的学分,既可获得本校和国外学校授予的双学位,或一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

“主修+职业模式,即学生在修读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按照国外专业培训项目的要求修读相关课程,取得本专业学位和国外专业证书。

“专业+实践”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长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使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进行深层次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

此外,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名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国际名校合作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外合作“本续研”、“双学位”、“短期交流’’等人才培养模式。

4.依托“荣誉学士学位项目”,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

除继续大力优化现行的主体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通用人才培养模式外,近两年,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学业优良的本科生学习更具挑战性的研究型课程,推出“荣誉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强的研究型拔尖人才,目前该项目已获批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

“荣誉学士学位”学生在全校范围选拔,学校为他们开发和建设了一批研究型课程,即“荣誉课程”,并配备科研导师,指导他们参加学术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毕业时获得本学科学士学位证书的同时还将获得“荣誉学士学位”中英文证书。2009年我校首届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共有35名毕业生,其中15名毕业生在包括本校在内的国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10名毕业生选择到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求学;10名毕业生选择到外交部、中国银行总行等单位就职。

综上所述,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我校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所设计的富有弹性的培养方案,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刚性政策约束下在实质上已实现了与国际发达高等教育的对接,分级、分类人才培养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又极大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充分满足了学生国际化素质发展的种种需求。将国际化要素通过制度、体制和培养模式等要素内化为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实践,实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统一,为“本土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奠定体制和机制基础。

二、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大力建设“本土国际化”培养支撑体系

在国际化办学目标指导下,围绕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学校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践实习、校园氛围等方面均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元素,构架了“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1.国际化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最早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校积极引进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学科、专业体系,并注意使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建了既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规范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国际经济合作等一系列以“国际”打头的新专业,努力在专业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大力培养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急需的外向型人才。学校的努力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可。近几年来,学校更加积极开展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另外,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化“全球课堂”,使用世界著名高校的开放课件,如MIT的Open Courseware等。

2.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来源的多元化和本校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出国进修、驻外工作,增强本校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学校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面向海外招聘人才。近三年,在严格控制人才引进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先后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充实了教学与科研队伍,提高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学校经常性地聘用教育发达国家的外籍专家与教授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与多元化。

3.国际化的课堂教学

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认真学习、研究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作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是国内较早引进教育发达国家教学方法的高校之一。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引入模拟教学法(模拟法庭),在英语及外语教学中试行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情景教学法和功能交际法。

学校重视双语教学,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申报双语教学和全外语教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时代较早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在部分专业引进原版教材后就开始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学校把开展双语、全外语教学作为增强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推进双语教学的力度,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申报双语教学和全外语教学,同时,加强管理,通过学院、学校两级考核体系,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国际主流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4.国际化的专业教材

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引进、使用原版教材,打造系列精品教材。学校各学院主要课程普遍采用美国同类院校英文原版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贸实践,创建了颇具特色、贯通中外的经贸理论与实践的教材体系,其中45部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68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学校在引进教材的同时,还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开展教材建设,自编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管理方面的教材,这些教材大部分成为国内高校相关课程的奠基之作,影响十分深远。例如,在原对外贸易部全国经贸行业优秀教材的评选活动中,《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进出口业务》等4部教材获一等奖;“十五”期间,黎孝先教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获多项教育部、北京市等省部级优秀教材奖。这些教材常用常新,畅销不衰,至今依然是国内高校相关课程使用率最高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校部分教师利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案例着手编写为英文教材,将教材推向国际教材市场,收到较好效果。

5.国际化的语言环境

在校园氛围、教学环节等方面,学校大力营造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我校目前有来华留学生2800人,来自120个国家,在校园里,每5名学生中就有1名留学生。学校按照“听说领先”的英语教学原则,实施PeerTutor制,组织高年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形成学生助学团队(TATeam)。学校还鼓励、要求部分学院学生用外语写作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写作毕业论文是全国首创。

6.国际化的实习和短期学校

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海外实践和实习。据统计,目前我校拥有遍布全球的106个合作伙伴,每年派出约400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经贸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中近50%有过海外学习、实习经历。其中,2010届朝鲜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出国率分别高达100%和87%。派出项目包括:政府奖学金项目、短期校际交换项目、双学位项目,以及一些短期访问项目。2001年以来我校AIESEC海外实习项目组织了268名学生前往德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波兰等30余个国家进行实习,“迪斯尼项目”也连续六期派出170多名同学赴美实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设立出国实习专项资金(约5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增加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出国学习实践经历,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进而突出国际化特色。2010年共资助45位同学进行海外实习。

7.国际化的文化交流

我校学生凭借优异的外语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积极参与境外文化交流。2009年11月我校学生艺术类社团随国家汉办赴雅典、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六国进行文艺巡演,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题为“汉语风吹过爱琴海”的新闻,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和中国青年的风采。2010年春节我校再次携艺术类社团前往美国访问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中日学生会议、中韩大学生交流营、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境访问等活动中都有我校学生活跃的身影。

8.国际化的校园活动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节,包括“外语文化节”、“国际美食节”、“异国风情美术作品展览”、“国际电影节”等,充分展示各国文化。学校规定留学生加入各类社团组织,通过社团如跨文化交流协会、国际语伴协会等,增进我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双向交流;校园各类文体活动如英语角、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中都活跃着留学生的身影,形成了向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中外学生沟通融合的文化氛围。

三、强化实习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推进第一、二、三课堂联动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我校将学生培养在空间上界定为三类课堂。传统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特别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校园内的课外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为第二课堂,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和实习为第三课堂,侧重于社会视野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通过培养空间和训练时间的合理配置,推进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联动。

1.学分制延至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是全国首批将“学分制”引入第二课堂的高校之一。学校自2002年以来,一直坚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并将其正式列入培养方案,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个学分的第二课堂包括道德养成、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科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体育竞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校共有138支团队、8000余人(包括奥运志愿服务、国庆志愿服务等)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区涵盖了全国28个省及部分海外国家。实践主题包含灾区重建、金融风险、经贸发展、新农村建设、两岸关系、志愿服务等内容。近五年我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团体获市级以上奖励达78次,在2008年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校学生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种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博览会、商务交流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承担翻译和会务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了分析、表达、理解、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培养空间和训练时间的合理配置,让三个课堂联动起来,使学生在校内接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训练与在校外接受社会实践的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承外贸行业办学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顺应社会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教学支撑体系创新,走“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途径,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国内高校完成他们的国际化培养,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实践价值。

作者:施建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王丽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韩淑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教研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