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暨南大学实施“宁静致远工程”让学者们安心做学问
发布时间:2012-02-2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2-22

2011年12月16日,在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术论坛上,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对该校正在实施的“宁静致远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作了简要说明,即通过制度与文化建设以及物质保障和安排,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营造一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教书育人环境,通过心灵的净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激励广大师生员工静下心来勤奋学习、潜心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暨南大学百年办学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大学之道的回归,对良好学风的一种呼唤。”胡军表示,“我们期望以宁静之心态,行致远之举动。”

尽管暨南大学表现低调,但“工程”的实施还是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思考。

“工程”推出“并非偶然”

其实,“工程”能够提出并迅速实施有其特定的契机。

2011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登门看望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席间,汪洋就怎样才能给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问计”饶芃子。饶芃子说,当下社会氛围相对浮躁,要做到潜心研究学问并不容易。汪洋听后,当即表示要着力给专家、学者、教授创造一个能潜心工作的环境,并在制度上为专家、学者“护航”。汪洋的话在广东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当月,暨南大学便提出实施“工程”计划;同年12月8日,宣布 “工程” 正式启动。

据胡军介绍,暨南大学实施“工程”旨在全校范围内创造一种安于教学、静心研究、致力育人、崇尚奉献的校园文化,以德为先、唯才是举、见贤思齐的舆论文化,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精神文化,待遇适当、能体现尊严和体面的物质文化,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制度文化。通过思想、制度、队伍、保障和协同创新五大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教师能够心无旁骛,潜心治学,潜心育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内的其他高校对“工程”均表示认可。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表示,“工程”的推出“并非偶然”。暨南大学在评估体系上长期坚持既注重“量”又重视“质”的导向,“工程”的实施只是进一步突出了“质”的导向。

高校“浮躁风”的根源

“工程”主要是针对“浮躁风”等问题而设立的。这些问题并非暨南大学所独有,而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饶芃子曾在《城市文化与大学教育》一文中指出:“随着经济浪潮,社会许多因素进入学校,高校扩大招生,学科众多,内外交流也频繁,整个高等教育比以前更社会化、更世俗化。现在的大学校园,商品意识太浓了一点,世俗化的东西比以前多。”至于学风浮躁的原因,饶芃子指出,“很大程度是由于自己学科知识积累的薄弱,正是问题的缺失使当下的不少学术成果流于浮泛与描述”。

采访中,也有学者表示,“以前的大学老师只要教好书,至于论文写多写少、有没有著作出版等与学术认可关联不是很大。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评估不过关,轻则降级,重则解聘”。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认为,浮躁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现象,高校青年教师表现得尤其严重,这是因为青年教师表现欲强,有年龄紧迫感,总希望早点出成绩。

除了评估体系导向,个人的精神追求和职业素养不高也是高校“浮躁风”的重要成因。李凤亮引用一位学者的分析说,如果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某些高校教师“弃教下海”称作“饥饿淘汰”的话,那么,如今高校教师面临的则是“利益淘汰”、“诱惑淘汰”。能不能坚持静心从教、潜心科研,要看他们能否找到师道职责之本了。

“宁静致远”与大学之道

在当前“浮躁风”等问题不断蔓延的背景下,高校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服务说”。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冯增俊认为,近些年来,很多高校在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辄以国际标准为标榜。其实,即使在美国,对不同类别的高校其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国内高校发展应更多考虑如何为国家、为民族和为所在的地区服务。

第二类是“需求说”。蒋庆表示,国内的大学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的重大需求来培养人才。此外,“职业科学家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要立志解决国家或地方的重大需求,这比发几篇文章重要得多”。

第三类是“内涵说”。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提出,广东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以规模发展为重点的历史阶段,在继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同时,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发现,广东省内多所高校进行了类似暨南大学的探索,如汕头大学的“年薪制”、深圳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山大学的“金字塔计划”和“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等。正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事处处长方迎生说的那样,这样的改革涉及教学评价、学术评估、学术资源分配和师德等人事管理体系的多个方面,要取得效果,不仅需要学校各级的配合,也需要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全社会一同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