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07-01
●高校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超过全国的1/3,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他们学成之后将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但他们还远未成熟,特别是政治上未经历过风浪,这是新形势下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必然要面临的挑战。
●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大部分是“90后”,思想活跃、独立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变革理念,提升互动性和开放性。
教育以育人为本。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高校党建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在于此。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大学生党员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互联网广泛普及,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元,青年学生面临的选择更加多样,他们的思想个性也更加凸显,这都对高校党建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迫切任务。当前,全国高校正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党建工作是重中之重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中之重,抓好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对高校党组织提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而严峻。这同样反映在高校中。从当前党员发展情况看,高校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成为党员队伍的最重要来源。高校所发展的党员绝大多数又是青年学生,他们学成之后将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能不能在高校中把他们培养好,使其具备较强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事关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领导班子必须怀着对党的事业负责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高度重视,长抓不懈。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中,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德育为先,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是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党建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位置。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学生,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格素养、精神素质和道德品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改进和充实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使其始终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但他们还远未成熟,特别是政治上未经历过风浪,这是新形势下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必然要面临的挑战。首先,随着学生党员发展速度加快,有时有忽略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西方价值观影响、就业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其价值取向和入党动机上存在功利化倾向。其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自学、自助、互动平台。党支部活动同课业学习相比缺乏机制保障,难以定期开展,活动方式相对单一,除去发展党员和文件学习外,思想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再其次,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力量有相对弱化的趋势,相关工作人员的专职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因学生流动性大、毕业离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入党联系人工作不够到位,具体党建工作也缺乏系统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面对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责任。
探索学生党建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势、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也有自身特点。当前,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有效路径和创新做法,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结合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了四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制度建设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举措。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格局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人民大学相继出台、完善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权限,把学生党建的各项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了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做法,学校还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使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体制保障。学校进一步理顺学生党建工作的系统格局,在坚持由学校党委到院系分党委,再到学生党支部的三级领导管理模式基础上,调动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起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级组织相互衔接、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加强平台建设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有两个关键:一是学生党员“有平台、唱好戏”;二是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得到发挥,积极参与党建全过程。搭建学生党建平台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党建工作力量薄弱、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等实际困难。人民大学党委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在学生党员规模较大的学院建立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学生党总支等学生党建平台。这是一类集组织、宣传、培训、监督为一体的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学生党建工委书记或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各种活动,并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学院党委重要问题的讨论决策。同时,学校党委紧紧抓住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两项工作,通过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支部主题日和党史名家讲坛等活动,对学生党员开展集中教育和组织生活指导,使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更加明确。
变革工作理念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要求。当前,我们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大部分是“90后”一代,其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给我们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他们思想活跃、独立性强,对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方法和命令式工作方法有一定抵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面对现实,变革理念,提升党建工作中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人民大学注意应对这些新特点、新情况,大力引导学生党支部充分运用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网络相册等多媒体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有效拓展支部学习和活动交流的空间。交流内容涵盖党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社会热点、第二课堂、民主生活会和学习讨论会等方面,更新周期快,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加强队伍建设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并给予政策、经费支持是持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大力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务秘书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引进人员、落实待遇,建立起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同时,学校还加大对学生党建工作的经费投入。在党费预算和使用中,对学生党建工作给予支持,鼓励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诵读红色经典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设立学生党建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和资助学生党员开展学生党建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
推动高校党建取得新进步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高校党的建设总的要求,学校党的工作也要以学校事业发展为主题,高举发展旗帜,统揽学校工作大局。实践证明,搭建学生党建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也能够有效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德育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人民大学的培养目标就在于“塑国民表率、育社会栋梁”。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这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并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党内事务和党建工作中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这些工作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是学生工作在思想建设上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
夯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基础,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也明确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在以学生党员为党员队伍主体的高等学校,搭建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能够对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明确院系分党委、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能够为院系开展学生工作提供抓手和优良平台,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学生党建活动,也能极大地提升新一代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
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组织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使他们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真正成为“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骨干和精英。比如,设立学生党建工委的创新做法就加强了学生党员同师生群众的交流,凝聚了组织力量,提升了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学生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品牌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党组织的活动中有收获、受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党、了解党,主动接近党、拥护党,从而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思想信念。
【作者简介:程天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