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10-11-29
其次,对高校定位被批判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不少作者所指“非理性”定位的表现涉及定位“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等方面[2],这里将论文中的表述综合为八个方面:办学规模“求大”、学科设置“求全”、办学目标和层次“求高”、办学行为“求利”、定位不科学或“盲目”、办学特色“趋同”、定位内容“空泛”和“其他”等方面。如表7,共有146人次对高校定位的不同方面作出负面评价。从被批判高校的范围来看,近四成的批判针对“全部高校”,且作者对“一般公立本科”“、高职高专”“、地方公立高校”等地方性高校定位的质疑之声亦强,对“行业特色高校”定位的认同度不高(考虑到其在普通高校中的比重)。说明作者们认为,尽管全部高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理性定位成分,但层次低的高校、行业特色高校的定位问题更严重。从非理性定位所涉内容来看“,求高”和“趋同”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大方面,且几乎涉及表中所有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而作者对定位其他方面的评价较少。
表7对非理性定位的批判范围和批判内容的统计
批判内容 求大 求全 求高 求利 盲目 趋同 空泛 其他 人次总计
全部高校 8 4 22 4 19 3 3 63
“985工程”大学 1 1 2
“211工程”大学 1 1 1 3
一般公立本科 11 6 2 1 20
独立学院 1 1 2 1 1 6
高职高专 2 2 9 2 5 1 21
地方公立 3 1 7 1 3 3 2 20
民办高校 1 1 2
行业特色高校 1 1 5 2 9
人次总计 15 9 57 3 11 39 8 4 146
5.对高校定位现状的深入比较分析
为深入检视高校定位问题的现实,笔者首先进一步将表6、表7中高校“理性”定位与“非理性”定位的范围和内容作比较分析。
其一,对比两表中所涉高校后发现:如此众多的作者认为“全部高校”存在“求高”“趋同”,如此判断明显言之过激,其证据多源于他人的口述、文献转引或作者的主观判断。一些层次或类型的高校,比如独立学院、单科行业高校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比较明显(如前者存在与母体“趋同”、后者存在规模和学科拓展等现象),但在作者的眼中却被无故地忽视或转移了。这些是否反映出作者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在对其进行定位判断时是有选择的:低层次(如地方院校)、边缘性(如行业特色高校)高校的定位更难被认同?这说明,从“非理性”定位所涉范围来看,作者的批判对象似乎存在一定的泛化和异化的现象。
其二,对比两表中的“表述内容”和“批判内容”发现:表6中各种高校对“特色”表述较少,或许构成了表7中对“趋同”批判的一个注脚;表7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求高”和“趋同”,而表6中“频次总计”显示“,人才培养”和“类型”是高校中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只有“211工程”大学相对较多地自我表述出对“层次”的“追求”,说明“求高”在高校定位中其实并不是太普遍;类似的结论或反差同样可通过将表7中的“求大”、“求全”与表6中的“规模”、“学科”进行类似的比照分析得到,不再赘述。作者们批判得最多的“非理性”定位的内容却似乎恰恰是高校定位最为理性、克服得最好的方面。这说明,从“非理性”定位的所涉内容来看,作者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高校的定位实践。
高校定位问题也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比照表5中作者对高校“非理性”定位的严重批判态度,笔者进一步对不同年度作者的定位立场进行分析。对比“批判”和“辩护”两种态度(如表8),后者在2005年特别是在2002年前占据主流,自2005年开始,批判高校定位 现状的声音显著增强,与此同时甚至自2002年以来,“辩护”和“无态度”的年人次数量均未出现太大的变化,也即近来高校定位研究上的变化主要是因“批判”研究的增量使然。有“辩护”就有“批判”,“批判”声中不乏建构之意,以上说明从研究者角度来看,高校定位问题存在且未有大的改观。事实上,随着高校改名、合并和升格热的逐渐退却,随着部分高校借助宏大目标吸引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定位行为不再奏效,不少高校的定位已悄然回归理性,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言“,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原来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大学改变为多科性、应用型、职业性或技能型院校。”[3]而这却被许多作者所忽视。
表8不同年度作者对高校定位的态度
时间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1.批判0/0% 3/50% 0/0% 0/0% 5/19% 5/23% 4/19% 19/50%17/46%14/48%15/48% 82/36%
2.辩护3/75% 1/17% 2/40% 4/57% 9/33% 8/36% 4/19% 6/16% 6/16% 7/24% 4/13% 54/24%
3.无态度1/25%2/33%3/60% 3/43% 13/48%9/41% 13/62%13/34%14/38% 8/28% 12/39% 91/40%
总计 4 6 5/ 7/ 27 22 21 38 37 29 31 227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作出这样一个评判:高校定位存在一定的非理性成分,但部分作者对于高校定位实践的批判或质疑同样如此。
三、讨论
1.高校定位研究者的立场
高校是自身定位的主体,其定位涉及三个层次: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4]对不同层次定位的设定有时是矛盾的,这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定位有着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追求:高校为获取发展资源,因应环境的变化确立其定位。出于自身发展的固守传统领地抑或“求高”“、求大”、“求全”甚至“趋同”,都与其定位逻辑相适应;政府对高校定位的干预或管制,除了履行其作为公共事务调控者的高等教育职能外(如优化高等教育体系进而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管理上的便利或许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高校被视为在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思想库”、“智囊团”“、人才基地”“、技术孵化器”,要讲求“社会的良心”[5],社会通过评估、信息和资源的交换与交流等手段表达出对高校这些职能的要求,希冀高校按社会需求确立定位。
高校定位应考虑高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的定位,而这三个主体对高校的要求很难说是完全一致的。高校定位若过于以政府和社会为导向,高校将会退回到政府的附庸、沦落为社会的风向标;坚守传统职能的自我主义式定位固然重要,但或许会遭遇失宠于政府和社会的危机,代价之大不言而喻。
立场不同决定了高校定位实践的价值取向的差异,高校定位的研究同样如此。作者们更多的是站在政府的角度,从优化高等教育体系、构筑高等教育秩序的立场研究高校定位问题。因而他们对高校定位“非理性”的评判,有着这样的潜在假设:高校个体内部的理性定位必然造成高校群体的集体非理性,“公地悲剧”势必会在高等教育界上演。故他们对定位问题的破解意见也常提及政府的分类指导。如此忧思自然必要,但立场的褊狭亦是明显,难怪作者就高等教育秩序的生成应遵循“自生秩序”[6]“、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7]“、社会、政府、高校三者的协调机制”[8]争论不休。由此引发的问题是,高校定位问题的根源更应是在高校、政府还是社会?作者们或许更应抛弃过浓的本位意识,综合不同的立场而不仅单从政府的立场研究高校定位问题。
2.什么是理性的办学定位
作者们对办学定位的表述与批判,观点冲突之激烈显而易见,而对高校定位的非理性的批判占据上风,孰是孰非且先不表。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办学定位是好的定位这个前提问题,却常常被双方忽视。客观来讲,制定办学定位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表征,那么对高校办学定位的优劣评价也更应从高校的角度而不应过多的从高等教育系统优化的角度进行——高校也是理性人,他们不会过多地考虑整个系统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理性的办学定位应具备以下特点:
理性的办学定位首要的是基于高校的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认的高校的三大职能,类型和层次不同的高校,尽管在职能分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办学定位是围绕这些职能的实现而进行制定的,其出发点应值得肯定,至少都不应被严重否定。
理性的办学定位必须是科学的和切实可行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强化,高校规划的制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随之增加。高校办学定位的确立也应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获取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发展目标的制定也应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桃子”。
理性的办学定位应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罗马非一日之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长期性和效应滞后性的特点。办学目标的设定、学科的发展、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基于高校过去的办学实践,在总结办学成败经验的同时生成。定位应具有指导性,作为高校章程的一部分而存在,而不是吸引外界眼球的口号。
3.如何评价当前的高校定位现状
据以上论述,综合作者对高校定位问题的具体意见,笔者认为定位可能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批判者不仅证据欠足,言辞过激,且在反驳时往往不经意地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偏见。理由有三:
其一,定位问题主要是弱势院校、新建院校的问题,是一个院校生存和发展、办学定位迷失和重建的问题。前文分析已经表明,行业特色院校、地方高校的定位更不易被作者认同。与“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相比,这些高校囿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加之办学面向、学科发展受限等原因,学校发展的空间有限,对社会的吸引力不足;经合并或升格后,这些学校内部资源亟待重组、办学方向重新调整的紧迫性增加,其现实定位在短期内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加大了其发展定位被社会批判的可能性。而对于行业特色高校,尽管其非传统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如一些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社会对其特定的学科身份的认同度可能更为甚之,定位表述中稍有求大、求全之意,亦很难被社会接受。
其二,定位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高校定位的批判者更多的是基于高校层次和类型的现状去考察其定位表述,在缺乏对被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这种批判只能是依据其现实位次的主观推演判断。当然,一些高校定位哗众取宠或忽视定位的现象亦是比较明显,虽高校定位存在一定的特色缺失现象,但作者不必过于敏感,进而推及全部高校。扩招以来的高校合并潮期间,2002年高校定位实践之初,由于高校间竞争的加剧和定位理论与实践的匮乏,一些高校确实存在以求“高、大、全”吸引社会注意力、争夺稀缺高等教育资源的非理性定位行为。如前所述,随着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面对早前定位与现实处境的巨大反差,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理性反思和调整其定位。近来,一些国内顶尖研究型大学推迟了宣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日程表,从2007-2010年近4年来新设置院校的情况来看,不少院校正在回归其传统行业属性。①
其三,抛开过于盲目的成分,一定程度的“趋同”和“求高”对高校、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合理性。
对于“趋同”而言,同一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学科设置等方面确实有着较大的共性,刻意追求定位的标新立异反倒不是理性行为。不难发现“,趋同”的定位更多的是对其他高校某方面成功经验的模仿,这同样有其合理性。正如马丁•特罗所言“:高等教育的竞争一方面越来越导致多样化,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导致同一性,这确实有些自相矛盾。”[9]还有一方面可能被作者忽视,就是高校办学面向上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办学面向的高校,即便存在其他方面定位的趋同,也并不构成各自区域甚至全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优化的障碍。最后,高校当前的“趋同”与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的职能实现并不矛盾。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所应培养的是为社会所大量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中央高校则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只要高等教育体系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得以维系,同层类高校的适度“趋同”不足为惧。
对于“求高”而言,适度的求高,只要是“跳起来摘桃子”也不必过于批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高校自身的角度出发,量力而行地设定更高的办学目标、为学校勾画美好前景,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良方。从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个体高校定位的求高,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的活力、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具有正向作用力。批判高校定位“求高”的作者,担心“求高”会造成高等教育秩序的失常,以计划经济时代的论调告诫高校“安于定位”,岂知这样非但不可能,而且钦定式定位往往成为高校自主办学的樊篱,进而扼杀高校间的良性竞争秩序。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和素质的提高,高校定位的“求高”和未来高等教育的整体升级在所难免。
事实上,与“趋同”和“求高”相比,背离高校职能的“求利”、因不重视或方法不科学所造成的“盲目”、“泛化”更应受到关注和批判。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扩招以来,因应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为提高高校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界和学界普遍开始重视高校办学定位问题。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增加,研究空间和影响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与对象得到扩展和深化。尽管如此,高校对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高校规划机构的专业水平有待增强;相对规范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严重不足,定位的理论研究急待加强;因立场褊狭,对定位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有被夸大的趋向且论证不尽充分。一些定位表述式的论文,文中所表露出的定位盲目、泛化、不科学和特色迷失的征兆同样不可小视。本文只是基于有限样本,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当前高校“非理性”定位的现状作客观评判;同时,由于高校间竞争的加剧,高校利用“人格面具”在论文中虚设定位的情况或许存在。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实践中高校的定位情况,文献研究的样本有待扩充,研究内容有待深入;更为欠缺的仍是针对高校定位作广泛的实地调研和深入的个案研究,这些都是未来相关研究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