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10-11-29
三、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的成因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高等教育质量,不同区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其中历史、 经济和政治是其主要成因。
(一) 历史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就已经建立了200余所大学,这些大学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一般来说这些城市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历史悠久、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地位显赫,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大学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基本上都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尽管学校名称、规模、性质等几经改制和变迁,但其地理位置并未发生改变。 因此,可以说从早期高校建立之时就明显地趋向于几个中心城市, 而新中国建立之后这种高等教育布局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与此同时,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新建了一批大学,按照6大行政区建制构造和调整了我国的高校布局结构,形成了6大高教基地——华北的京津华东的沪宁、东北的沈阳、 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渝、中南的武汉[3]。 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金和优秀人才,使得这些地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且与其他地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种按照6大行政区建制构造而成的高校布局结构, 进一步加大了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分布的不均衡性, 并且直接形成了日后我国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分布的格局。尽管后来国家又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基本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二) 经济的原因
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校分布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地区内高校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该地区的高校就能得到更为充足的教育投资,并且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其生源也会优于其他地区。 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就造就了经济发达地区在教育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从表2和表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江苏3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其高等教育竞争力也一直稳居前3名。而青海、西藏、新疆、 宁夏等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竞争力也一直落后于其他省份。
为了进一步说明经济因素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影响, 我们将2010年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与2009年我国31个省区的GDP排名,作为代表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验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度。我们将这两组排名结果数据导入SPSS 13.0,经检验这两组数据严格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则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31个省区GDP排名与高等教育排名相关性分析结果
GDP排名 高等教育排名
GDP排名 皮尔逊相关系数 1 0.862**
显著水平(双尾检测) 0.000
N(样本数量) 31 31
高等教育排名 皮尔逊相关系数 0.862** 1
显著水平(双尾检测) 0.000
N(样本数量) 31 31
注:**.结果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双尾检测)。
由表5中的分析结果可知, 我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GDP排名与高等教育排名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862,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证明分析结果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实际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造成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 而且使得这种不均衡性在短期之内很难改变,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各区域均有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但国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其发展的条件,如《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地方如果要新建高校 “其全省近三年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须达到5000元;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在5000元以下3500元以上、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以上的,从严控制;低于上述水平且当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没有显著增加的,原则上不考虑”,这就使得一些地区在发展高等教育时往往因财力限制而心有余力不足[4]。
(三) 政治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主要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配置,政府对于高校的行政干预和调控能力很大。 政治因素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的重要因素,首先体现在区域政治地位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上, 一般来说区域政治地位越高其高等教育资源就越丰富[5]。我国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原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新中国成立时所划定的6大行政区域的中心城市,从某一省区内部来看,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也都多于其他兄弟城市,这种集中化的分布格局是由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其次,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格局还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高校建立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 国家的战略目标有多种,如果按优先顺序来分,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是国家安全,这是第一层次的目标;第二层次是发展经济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第三层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和社会均衡发展方面[6]。 国家战略目标侧重点的选择具有阶段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各个战略目标的重视程度和优先发展次序各不相同。从建国以后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分为3个时期。 在这3个时期,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实现了3次较大的调整, 每次战略目标调整都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布局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第一时期,国家战略目标的重点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即备战的考虑和经济发展。 一大批高校因为备战需要而迁至相对比较偏远的内陆城市, 同时为了服务于国家工业优先发展的需要,中央政府在几个重工业基地兴建一批理工类高校, 专门培养工业人才。80年代至90年代是第二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战略目标的重点在第二层次,即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高。 在这一时期,新建的高校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并且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已有的高校也得到了更为充足的资源和优先发展的机会。90年代后期以来则进入第三个时期, 国家战略目标是努力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各地区均衡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外,国家对第三层次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政府对于社会均衡发展和公民权利保障(包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投资力度的加大,这一地区的教育状况必将发生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是由历史、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即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又有其不合理性和危害性。因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造成的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均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障碍[4]。 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不均衡问题不仅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而且给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更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直接导致了各个地区之间在教育机会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 教育机会不均等
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 首先影响到的是不同区域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就一个国家而言,为保证基于无论能力还是金钱的机会均等,首先应做到的是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相对于人口而言的大致均衡, 人口分布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的吻合度越高,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可能性就越大[7]。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等直接造成各地考生在高招录取时的不平等。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地录取定额并非按考生数量实行平均分配,而是按各地高教资源的状况而定[8]。
我国高校依其属性不同,招生范围也不相同。 教育部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校及少部分地方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在招生考试之前将招生名额以省为单位进行分配,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则只能在所在省区范围内招生。 在招生考试之前,各省的招生名额 (包括省外高校分配给该省的名额和本省高校招生名额两部分)就基本确定了。 各省录取线主要是依据本省的招生名额、考生人数以及考生成绩来确定,因此各省招生名额直接决定着各省考生的升学机会。部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但也并非是根据各省考生数量平均分配名额, 一般来说部属高校所在省区的招生名额明显地高于其他省区, 其他省区的招生名额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选取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中前十名的高校,以这十所大学2009年在各省区的招生计划为例,说明部属高校在分配招生名额时的省区差异,具体数据如表6所示。
表6部属院校在本省的招生比例(单位:%)
排名 学校名称 省区 比例 排名 学校名称 省区 比例
1 北京大学 北京 23.44 6 武汉大学 湖北 37.15
2 清华大学 北京 17.07 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5.86
3 浙江大学 浙江 60.33 8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7.01
4 复旦大学 上海 34.69 10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2.11
5 南京大学 江苏 43.79
注:排名第9的中山大学校方网站上没有公布2009年招生计划。
由表6数据可以看到,部属院校虽然面向全国招生,但分配给本省的招生名额要远远大于其他省区。而对于省属高校来说,则主要面向本省招生。 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这两类高校虽然招生范围不同,但其数量、规模和质量对其所在省份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都会产生正向的影响。也就是说,省内高校数量越多、规模越大、质量越高,对本省的考生就越有利。
因此,在实行新生来源计划制度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是造成招生计划数、 录取分数线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经济发展不均衡
高校地区间分布的非均衡不仅对高等教育升学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且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具有重要的影响。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认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包括了4个增长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积累、技术变革与创新[9]。 其中人力资源、技术变革与创新和高等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人力资源和技术变革与创新是所有资源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高等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0]:
首先, 区域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具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从而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11]。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等人力资源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区域高等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其次, 区域高等教育能够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科研成果。 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抛弃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转而采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实现。 当地企业和组织通过与区域内高校的合作,可以优先享有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因此,区域内高校实际上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再次,区域高等教育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各种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给当地居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而且高校师生在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不断扩大,直接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高校密集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享有较大的优势,而高等教育落后的地区则处于劣势地位, 其直接表现是高素质人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落后是经济落后之果,又是经济继续落后之因[12]。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进一步加大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 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结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竞争力评价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分布不均问题进行了量化说明和实证分析。
客观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的差距是历史、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长期形成的结果,在短期之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变,但即便如此也绝对不能坐视不理,任其差距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借助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计划,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教育的分布将更加趋于公平。2008年教育部将西部5所大学列为“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高校,此举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调整教育资源分布差距的决心,也看到了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希望。另一方面,可以针对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大力发展地方民办高校。 民办大学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能够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需求、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可以作为当地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