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6期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其根本指归是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学生发展的视角,首先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行人学审视,然后依据高等教育的系统流程,分别从输入、过程和输出分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基点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由“供给者优位”转向为“需求者优位”。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人学向度
【文章来源】2010年第6期黑龙江高教研究
【作者简介】:王爱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正如英国学者弗雷泽所正确指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其作出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的东西。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可见,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学生发展视角是不可或缺的。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依据
(一)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从学生角度看,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内在关联,消费与服务关系日益凸显,学生负担一定的费用,家庭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一分子,于是学生及其家长自然要理性地审视高等学校及其质量保障问题,希望自己的高等教育的投入能“物有所值”和“物超所值”。因为,大众化阶段学生不仅仅是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个人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前景,为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评估中学生价值诉求缺失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最本质的体现就是它对学生的关心。当前,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保障,其主要方式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然而在现有高等教育评估中,学生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常常作为价值客体而受到政府和就业市场的关注,却没有被视为教育评估的价值主体而得到应有重视。但是,在现代高等教育语境中,消费与服务关系必然使大学生自身合理的利益诉求客观上要在教育评估中得到体现。
(三)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机会问题和质量问题,比较而言,在大众化阶段质量问题更具迫切性。为此,高等教育应将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提升到新水平,应立足学生发展的视角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考量。无疑,教育的主体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在日益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解放人和开发人的功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竞争力,以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挑战。总之,高等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指归。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人学视角的缺失
依据高等教育的系统流程,可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分为输入质量保障、过程质量保障和输出质量保障。如果立足当代实践格局,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可以透视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一)从输入质量保障来看,没有基于学生发展来宣传高校和设置专业
1.高校招生宣传没有将学生发展置于首位。高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往往从自身的角度,较注重对学校综合实力等方面的介绍,而忽视了宣传对象学生的所需,没有将学生所关心的内容列入重点宣讲的范围。其结果,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还是难以基于自身兴趣和学校的实情来报考。如果说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这种矛盾还不是很明显,那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一矛盾则日渐凸显。因为,在大众化阶段,高考已不再是选拔考试而是适应性考试,是高校与考生双项选择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向来权衡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的权利”[1]。因而,高校只有改变“过于自我”的招生宣传方式,从学生所需出发,基于学生发展来宣传,才能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高校也才能录取到自己所需的学生,使双方均受益。
2.高校设置专业时没有将学生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内。高校专业设置与发展应基于对人才市场的科学分析与理性预测,否则极容易导致人才浪费和结构性失衡。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对所设专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或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预测制度,在专业设置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上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和规范,往往出现一些热门专业供不应求,一些冷门专业门可罗雀,专业忽冷忽热现象较为严重,最终导致“人才积压”和“人才紧缺”并存的结构性失衡。仔细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脱离;另一方面,在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接轨。
由于高校与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这必然导致“教育系统”与“就业系统”的缺位与错位,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家长及学生们希望他们交的学费能物有所值,而且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为此,高校应该通过保证质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因为“仅仅扩大入学机会是不够的,更多的事情等待我们(高校———笔者注)去做,我们必须努力确保受教育者最终获得成功”[2]。
(二)从过程质量保障来看,没有基于学生发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无疑,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教育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三个基本因素来分析过程质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管理与评价体制过于注重学历、科研能力等指标,而没有真正基于学生的发展,注重教学技能的考核,没有注重对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查和培训。这样的考核与激励制度,使大多数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到科研上,片面注重自己专业研究,并将科研与教学、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注重学生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长于考试,短于创新”,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2.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两部分。在教学活动中,第一,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所需和学生发展所需,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是出于兴趣的学习,往往不是自主的而是被动的,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不是享受而是忍受,最终学习活动出现异化。“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中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3]。第二,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也不尽科学与合理,实践教学课程比重低,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融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这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第三,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校园文化方面,校园学术文化和人文氛围不是很浓,相反,商业化气氛却很浓厚,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呈现世俗化和功利化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也是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方向迷失的重要环境诱因。
3.对学生的管理上,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当代中国大学理念大都没有完全从“管理”走向“服务”,因此,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仍然将学生视为管理和规范的对象,而没有将学生当成服务和发展的对象,往往从“义务论”的角度来要求学生做什么,而没有从“权利论”的角度来思考学生有权利做什么,高校可以为学生发展做些什么,致使学生话语权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缺失,学生权利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再者,学生的责任意识没有得到很好地引导与培养。如果责任意识不足,必然导致使命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当代大学生中,一些大学生没有真正树立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质量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家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一些大学生学习动机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专业素养缺乏;一些大学生受工具理性泛滥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表现出的价值困惑、方向迷失和能力恐慌;一些大学生缺乏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意识。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存在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原因。
(三)从输出质量保障来看,没有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来评价学生和建立反馈系统
1.学生质量评价没有从促进学生自主性的角度科学设计考核方式。在评价内容上,重知识评价轻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主体缺失;在评价方式上,定量评价有余而定质评价不足。过于注重标准化考试及毕业论文、科研奖励等静态的评价信息,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态度和真实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与评价。
2.毕业生就业及在业表现信息反馈不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上大学意味着将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如今大学生就业主要靠“自主择业”。从“安排就业”到“自主择业”,无疑是就业观念的巨大进步。当前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仅就大学而言,有些大学没有很好地搜集毕业生就业和在业表现信息,这既没有为大学自身发展提供反馈,促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和体制完善,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有关信息的需求,自觉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这与中国高等教育社会责任的缺失有关。“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受两个因素驱动,那就是教育机构的职位寻租(一种变相的权力寻租)和教育主管机构的权力寻租。这两种寻租行为背后的推动力,则是教育产业化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4]。
三、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过去更多地从国家(政府)利益、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强调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现在应逐渐开始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来考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如今,“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模式,即政府宏观调控、社会质量调节和高校自主质量管理,三者共同协调,互为一 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5]。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尊重学生需要,着眼于学生发展,这是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上的具体体现。高校是以培养学生为基本使命,因此,高校应当把学生发展作为内部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高校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好坏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课程体系中应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形成质量保障人人有责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质量保障的积极性,并使质量意识内化为学校的向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立足学生发展,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构建校园文化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优劣。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即建立以激励为主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学校管理者应给予个体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和发展其自身能力与学校目标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统一”[6]。只有如此,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保障。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从入学至毕业这一阶段得到提升。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把学生视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和主要力量之一,应当在现有的制度范围内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让学生参与教育革新(包括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和决策。”可见,只有建立完善组织和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组织和制度作为保障,再好的理念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并不局限于系统内部,还包括大学教师及其管理者可能促进或阻碍教育质量提高的个人行为。其中,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再好的教育理念和教改方案,都必须通过教师来付诸实施。要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借助具有较高素质、特别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质量观念的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教育质量才能得以保障。正如美国卡耐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的研究报告所指出的:“这是教科书所做不到的,校长也做不到,州政府当局的指令同样做不到。只有那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才能做到。”可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提升敬业精神,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永恒课题,也是关键所在。为此,要加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加大对教学考核和评价的权重,在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之间保持必要张力,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师德和教学技能的考核及再培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覃红霞.高考:从选拔性考试到适应性考试[J].湖北招生考试, 2003, (Z1): 22~23.
[2]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J].赵叶珠,等,译.中国高等教育, 2009,(17): 58~61.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5.
[4]郑永年.我国教育为何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J].决策与信息, 2008, (10): 21~22.[5]郑健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8~11.
[6]郑美玉,李运庆.论中国高校师资现状及内涵发展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