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及合理实现
发布时间:2011-10-1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网站   2011-10-10

   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的行为中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机。 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及其合理实现的研究, 是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各种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引导、高校的自我调整,促使高校在实现其经济动机的同时,达到优化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目的。

一、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简述

所谓个人的经济动机就是个人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效用的来源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其他一些非货币因素”。高等学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其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寻求更多更好的学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大卫·科伯在论及高等教育市场时指出 “(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市场的‘销售者’寻求的是最出色的‘购买者’,即学生。 …… ‘在大学的生产过程中’,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投入,学校需要拔尖的学生,就像拔尖的学生需要他们一样”。 诚然,通过寻求出色的学生,一方面,可以使高等学校获得政府、社会、受教育者更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寻求出色的学生可以为学校获得更好的“声誉”并由此进入良性的循环。 “高等教育是一个‘成功带来成功,失败带来失败的产业’。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应该为专业招生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设置某一专业所需成本的函数。 即:U=f(R,C)(公式 1)且有:U/ R>0 (公式 2)U/ C<0 (公式 3) 表示 U 与 R 正相关,U 与 C 负相关。

其中,U—高校设置某一专业的总效用;C—专业办学成本,主要为分配给各专业使用的各项资源的价值,但不包括面向全校服务的公共资源的价值;R—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可以用专业的热门系数 (填报某一学校某一专业的志愿人数与该专业招生计划的差额与招生计划之比值)来表示。即:R=(Z-K)/K (公式 4)Z 为填报志愿人数,常数 K 为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 R 值越大,则表示专业越门,生源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该专业录取分数线越高,该专业在生源市场的竞争力越强。 R 的大小取决于填报该专业的志愿人数 Z,家长或学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影响着 R 的大小。 此外,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家长或学生依据劳动力市场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专业的个人收益率等选择理想的专业, 因此,R 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基于这一模型,高等学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在专业办学成本 C 一定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 R 值越大的专业进入,即选择热门专业进入;在 R 一定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专业办学成本 C 值较小的专业进入。

在选择进入的方式上, 根据高校进入新专业采用的不同方式,进入可以分为“模仿”和“创新”两种方式,根据进入者原有的专业办学条件,可以将进入方式分为“全新进入”和“内部调整进入”。一般情况下,由于“模仿”的方式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内部调整” 的方式有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可以共享, 以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要比另外两种方式容易且成本低。目前,高校倾向于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很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容易导致高校之间专业“复制”,因人而设、趋同等现象。

高校选择退出某一专业, 则意味着已经投入的办学成本中一些适应性狭窄的专业仪器设备、 图书资料等不能为其他专业继续使用的专业办学成本将沦为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退出成本也就越大。 而同时这一专业的专业教师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或专业转型的需要, 他们必然反对学校退出自身所在的学科专业。 因此,相比较于新专业的进入,我国高校退出某一专业不仅难度大且速度缓慢。

综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存在,一方面促使着高校为实现自身的办学效用, 主动迎合和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但另一方面,任何经济动机都是以追求私利为最终目的的,这种私利性常常使得高校只注重眼前的短期需求和短期效益, 而忽略专业设置的长期需求和效益,其直接的后果是:(1)一些热门的、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大幅度扩张,而一些就业范围小、收入低的专业则发展缓慢,通过对 2003-2008 年教育部备案或审批通过全国高校新设置的专业数进行分析,可发现哲学、历史学等专业平均每年新增专业布点数只占平均新增专业总数的 0.2%和 0.5%, 而管理学类、 文学类、 工学类等专业, 则分别占了 16.8%、21.5%和30.3%。 (2)高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依赖于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以及现成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使得许多高校的专业因人而设,专业“复制”、“雷同”现象严重。 (3)在专业的退出上,退出的沉没成本直接影响着退出的难度与速度,导致劳动力市场上过多的“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和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促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合理实现,发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是高校专业设置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宏观考察: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

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理论模型, 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是直接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两大因子,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从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入手, 通过对其的调节引导高校专业设置朝着国家对人才需求方向发展。 其次,在不同的专业之间,通过具体的调控政策,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选择以及改变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是政府调控的又一措施。

(一)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促进信息的畅通与对称 社会的发展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 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派生对教育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供需信息决定性地影响着高等学校做出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某一专业规模的选择。 为此,政府应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定时免费公布信息,在高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1. 定期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 区域的专业布点总体情况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专业结构。所谓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 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学校专业人才的供应情况, 反映了该区域教育系统的功能。 因此,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既是各种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的重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招生规模的决策依据,因此,政府应每年或隔年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

2. 准确收集、反馈和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的反馈包括就业率的反馈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教育部自1999 年开始公布直属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 并取得一些积极的效果。 但所公布的就业率“注水”或“掺水”现象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上,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有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反馈机制,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流向的岗位、薪金等信息,而这些信息作为市场信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情况。 但在我国,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跟踪调查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反馈机制是我国政府应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 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和预警工作。 为进一步帮助学校和学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各项社会调查。 如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当地的产业政策,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新兴产业。同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状况对未来一个时期市场的人才需求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便于高校、学生和家长对各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出尽可能科学有效的决策。

(二)转变角色,充当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

为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政府应首先改变自身角色,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直接管理者中解脱出来,转变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 通过各类政策引导高校自觉主动地朝着政府拟定的方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尤其是财政政策,“财政机制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稳定器和改革与变化的重要杠杆”。它使各种权利的表现成为现实,虽然经济手段不是影响大学权利结构和行为的唯一因素, 但确是唯一的、具体的、定量的、可控制的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这种拨款方式,体现了学校之间享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种方式没有体现出政府拨款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无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效率目标。 因此,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应区分不同类型与层次专业,采取差别调控的政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 按照学科性质可以把专业分为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 依据专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 基础专业、长线专业和一些新兴专业,由于投资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毕业生就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等原因,日益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冷落,如:农学、纺织、国防军工等专业。对于这类专业,政府应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想办法使其“升温”,如通过设立国家专项经费、 特别津贴和提高生均拨款等方式给予学校财政帮助,降低学生学费标准,提供就业优惠或保证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对于一些热门的应用专业和短线专业,为防止专业人才过剩,造成资源的浪费,则要进行适当的“降温”,政府可以降低生均拨款,提高学生学费标准等控制专业的布点数。 通过“升温”与“降温”并举,实现专业数量与结构的均衡分布。

三、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微观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

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围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的两大因子 R 和 C, 微观层面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1. 高校应做好信息的提供与收集, 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 信息对称是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和高校科学设置专业的首要条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对称不仅是政府也是高校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提供信息方面,高校应准确公布学校各专业生源的报考和录取比例、 录取分数线、 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供其他高校、学生和家长参考;在信息收集方面,应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收集专业人才的供需信息,加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证,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预测工作。

2. 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为解决考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问题,高校除了提供尽量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供家长和考生参考外,还可推迟学生专业选择的时间,即学生入学学习一定阶段后再定专业进行分流培养。 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 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于 “刚性”的弊端,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的风险,同时也在高校内部建立了专业竞争机制,促进专业的优胜劣汰,通过学生的选择促使“夕阳专业”退出和这些专业教师的转型及自我升级。

3. 发展高校战略联盟,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办学之路。专业办学成本是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又一因素,但高校以育人为目的,不可能成为“成本最小化者”,只能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提高专业的办学效益。实施战略联盟策略是高校应对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对应于企业的战略联盟, 高校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或高校与其他特定组织、机构)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根据联盟的对象,我们将高校战略联盟分为校企联盟和校际联盟。

首先, 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校资源短缺和专业退出沉没成本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新专业的进入和原有专业的退出,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均要发生变化。 这些新资源的获得和原有资源的处理是阻碍“朝阳专业”进入和“夕阳专业”及时退出的最主要因素。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多由行业企业提供,教师多数聘任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兼职结合。 在我国,校企合作已经提出多年,但企业的参与力度不足,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学校、企业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为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学校应主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开放企业所需的资源,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其次,校际合作则可以有效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具体来说主要有:(1)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互通有无,避免专业设置的低层次重复,减少高等教育的“无效供给”;(2)突破学科专业设置的办学空间,各联盟高校之间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取长补短,打造各高校自身特色专业;(3)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如通过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网络图书资料互借互换等,减少高校专业设置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出,降低专业办学成本;(4)开展联盟高校之间的教师专业活动,通过教师互聘或提供教师在联盟学校之间进修的机会, 帮助教师在原有学校原有专业退出后重新就业或专业转型,降低教师对“夕阳专业”退出的阻碍。

4. 构建专业群,走专业集群化发展道路。 一般来说,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 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 以某一学科为主线结合而成的一个集群。 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具有共同的基础技术与能力要求,通过专业群的构建,可以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筹利用,将各专业分散的实验、设备、设施资源整合为系统的专业群资源,将分散的师资整合形成专业师资团队,在提高专业办学实力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专业办学成本。为此,高校应通过构建专业群,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在学科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