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论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1-09-2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第17期

学科是大学发挥四大职能的基础与平台,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引领和主导人才集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和意义。“十二五”时期,大学应在全面认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深刻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建设这项战略性系统工程,重点实现以下“十个转向”,发挥好学科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

一、学科目标从“抓布点”转向“抓亮点”

学科目标从“抓布点”转向“抓亮点”,就是要使学科形成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科影响力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任何大学要想成为高水平大学、办出特色,必须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优势学科领域有所突破,才能带动学科集群发展。从美国的大学排名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每年都略有调整和变化,但以学科名次作为大学评价、排序的主要依据始终不变。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各个学科的竞争实力上去,在强化优势和特色中体现亮点,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体现亮点,在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中体现亮点。学科优势是铸就学校特色、加快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是学科积淀特色、强化优势的必然选择。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应坚持不平衡发展原则,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重点突破模式,优先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发挥这些学科的“龙头”效应,促进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在打造学科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传统优势学科,需要集中研究力量重点突破;对于一般重点学科,应突出学术队伍建设,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科学制定、严格实施学科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把优势特色学科做强做活;对于新兴、交叉学科,应鼓励学科带头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特色发展,形成相关学科的强强组合,加强联合攻关和横向合作,冲击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

二、学科方向从“多而散”转向“少而精”

学科方向的确立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对学科建设的其他方面具有约束作用和带动作用。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国家新的学科目录只规定一级学科,不再设定二级学科。按照教育部申报一级学科的要求,每个一级学科只允许填报4—6个研究方向,明确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导向。面对新的政策和形势,高校应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选择,着眼一级学科进行设计,实现研究方向从“多而散”向“少而精”的转变。严格控制研究方向数量。学科带头人应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凝练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杜绝校内研究方向重复建设,提高学科资源的使用效益;着力提升研究方向质量。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各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逐个进行论证,重点考察各研究方向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竞争性,进行整合优化;确立学科方向主攻目标。确保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特定方向的研究优势。研究方向之间要有逻辑关系。每个一级学科设置的基础研究方向、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应用研究方向之间要形成相互支撑的内在逻辑关联,强化学科方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以培育、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学科布局从“铺摊子”转向“重优化"

学科布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和水平。高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即将出台,每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都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科的发展已经不是授权点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如何优化的问题。应按照功能相近的原则,科学布局,集成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由“铺摊子”向“重优化”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参照国际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的改革模式,山西大学将现有的主要学科划分人文科学板块、自然科学板块、社会科学板块、工学板块、管理科学板块、交叉学科板块等。加强学科板块内部与板块之间的交叉融合,壮大各板块的整体实力,使学科建设逐步过渡到按照学科板块进行管理。学科布局优化的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有条件的高校应在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部制改革。学部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有效形式,学部制是改革学科管理体制的客观需求,集中体现为推动跨学科的发展,它在保持学科已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学科间信息、资源和成果的有效利用,提升了学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增强了学科的竞争力。高校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学科进行“大部制”整合,实现横向协调发展,发挥多学科优势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按照“虚实结合”的原则,构建“纵向管理,横向联合”的体系,形成纵横交叉、主体化的管理系统,高效整合分散的科研资源,真正以“学科群”的形式组织相关学科的发展。

四、学科结构从“传统性”转向“协调性”

学科结构直接反映着一所大学的办学层次、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着学科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高校要提高对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度,需要遵循科学的学科结构演变规律,突破传统学科结构长期沉积形成的惯性作用力,实现从“传统性”向“协调性”的转向。一是强化基础学科的优势地位。从学科建设的规律来看,“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不可缺少任何职业学院,但作为学科主干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支柱不可有任何一项示弱。”基础学科的突破性进展常常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形成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应在保留基础研究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产生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成果。二是大力发展应用学科。高校应主动对接地方中长期科技、产业与社会发展规划,找到学科发展的结合点,寻求应用学科的突破口,努力缩短科学技术转化和物化周期,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积极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科学发展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应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推动科研团队由粗放式松散结合向以学科带头人为统领的学术共同体转化。以集团心理和“群体竞争”的态势,自由交流、自由讨论.突破现有学科的界限,冲破传统势力的束缚,为传统学科更新换代、新兴学科诞生、多学科融合交叉甚至新学派的形成争取发展空间。四是推动形成学科之间的共生效应。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体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学科体系,学校应通过科学高效整合学科资源、促进科研人员自由合理流动等方式,理顺学科之间、学科群、平台与团队、一级研究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类学科之间链状关系、网状关系相结合的学科“生态网”,促进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学科投入从“普遍性”转向“选择性”

任何一所高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学科发展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处理好资源的有限性与学科发展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要求学科投入不能采取平均主义,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投入,提高学科投入的产出率和使用效益。近年来,国家通过“985工程”和“21l工程”,各省级政府通过重点学科工程都加大了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江苏省近日出台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拟从2010年到201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6年时间分两期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并根据实施情况逐步增加。《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建设40个左右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重点学科,支持200个特色专业,新增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0个行业企业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随着国家、省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建立“相对确定、竞争滚动”的投入机制,统筹规划学科的发展,确定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好部分学科。首先要支持强势学科的发展。对国家和教育部学科平台所依托的学科及其后备学科,给予强力支持,凸显其对其他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支持特色重点学科的发展。按照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把支持资金作为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性资金,促使其办出特色,充分发挥这些学科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的示范作用。再次要优先支持高绩效的学科。根据学科的绩效发挥情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支持方式和程度。对于部分绩效不佳、社会效益不高的学科,应引入竞争机制予以淘汰。

六、学科团队从“组织化”转向“创新化”

学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学科团队是否有成长性和带动力,而一个学科团队的生命力则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学科团队由“组织化”转向“创新化”,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即:注重学科体系的创新。以有利于学科整体战略的实施和具体目标的实施为原则,从学科自身建设需要出发,拓展研究领域,加强主干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的理论品质:注重学科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完整性;注重学术观念的创新。学术观念反映着一个学科团队所应具有的学术态度和学术品质,影响着学科活动的开展和学术质量的高低.它的转变是学科团队由组织化转向创新化的关键环节。学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有“求新、求高”的自觉追求,不断学习前沿知识,强化学科的特色,瞄准科研成果高峰。以提升部分学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注重科研方法的创新。重视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加强对创新科学方法的使用。充分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在方法论方面的束缚与障碍,以创新方法为基点,形成一个可以延续的创新链;注重社会服务能力的创新。高校应以超前的观念把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与本地区的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对接,把项目融进方向中,把人才融进队伍中,发挥团队集体攻关的优势,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在服务和贡献中开辟学科发展的新空间,努力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做贡献。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创新引导学术队伍的凝聚力、学科方向的凝练度,推动科研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充分挖掘学科发展的潜力。

七、学科交流从“意向性”转向“实质性”

学科交流是学术创新的驱动力之一,它不仅是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方面的信息交流,也是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引擎。通过实质性的合作,使学科交流成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跻身前沿的虚拟平台。一是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组织学科带头人与合作单位联合申报、完成国际合作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参与合作单位的重大项目,使部分影响力较低的学科逐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高校应组织相关学科经常邀请合作单位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同时,本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也要到合作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拓展学术视野,扩大学术影响;三是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高校把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送到合作院校和科研机构,改善教师的学术背景,与合作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机制,签订学分互认协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四是开展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在校内开展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多搭建一些平台。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等,切实把中心、基地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学校、政府、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建设的速度。支持优势学科面向世界,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以基地服务学科的发展。

八、学科制度从“规范化”转向“系统化”

学科制度包括学科设置制度、学科生长制度、学科研究规范、学科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系统完善的学科制度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重要保证,成熟的学科都以明确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学科的运行,学科发展越成熟,制度的系统化程度就越高。加强学科制度的系统化,就要充分发挥学科制度在理念层次、规范层次和物质层次的不同功能,使不同的学术个体、学术组织在一定的规范下形成更为有效的整体。高校应在实现学科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以“规范化”带动“系统化”,以“系统化”促进“规范化”,使学科制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创新学科理念,注重学科建设的全局性。不断健全学科培育制度和学科生长制度,遵循相似性原则和谱系性原则培育新的学科,对已存在的学科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进一步挖掘其生长潜力;通过制度形成比较系统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为学科成员的追求目标,实现最优化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处理好学科制度稳定性与变化性的关系,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性。消除制度的空白点,着力解决学科建设中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制定出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绩效评价办法,构建多元适宜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学科进行校内绩效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学科资源配置调整的依据。

九、学科管理从“功能式”转向“跟踪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管理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安排的指令性任务,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服务。为适应学科建设的新目标,学科管理应由阶段性的“功能式”管理转向实时性的“跟踪式”管理。开发学科信息平台,将一级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团队、学科科研、学科教学等信息纳入信息平台,以便为学科的发展和规划提供适时、准确的学科信息;跟踪学科团队情况。及时掌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发展变化情况,重点跟踪有可能冲击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的团队和人选,适时制定团队和重点成员支持方案;跟踪学科科研情况,对学科平台的科研信息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就各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奖项、应用研发、成果转化等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战略,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跟踪学科发展中的困难,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与学科带头人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性地深入各学科了解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将解决方案及时反馈到各个学科。

十、学科文化从“外化型”转向“内化型”

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它关系到一个学科优良的学科理念是否能够得到传承,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学科文化作为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学科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对学科组织成员的学术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学科文化建设之所以成为学科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在感召力和精神向心力。外部的推动力只是为学科文化的形成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学科文化的最终形成,归根结底要着眼于内化,从外化的制度层面转向内化的思想层面、心理层面。高校应从学术精神、学术交流、民主管理、行为方式、学科标识等多个方面营造能够增强学科归属感、凝聚师生心理、激发师生创新激情的学科氛围,催生师生对于学科文化的认同感,达成建设学科文化的共识,为新思想和新成果的产生创造自由、开放的智力环境。其次要强化学派建设意识,总结本学科长期以来的研究风格、研究传统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未来发展的研究路径,创新学科范式,形成独特的认知领域和价值信仰。以及特别的语言符号表达体系,充分发挥学科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切实提高学科发展质量。

在实现学科建设“十个转向”的过程中,高校应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基础,以改革学科体制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学科创新能力为突破,更好地发挥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内涵,凸显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在增强学科实力和特色的基础上体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郭贵春 为山西大学校长、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