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适度把握“传播距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2011-11-2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江苏高教》 2011年第6期

【摘 要】 在传播实践中,传播距离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也是传播者可以能动调控的传播要素之一。适度的传播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传受双方之间“传播距离”适当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割约教育效果实效性的发挥。因此,适度把握传受双方之间的“传播距离”,便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传播距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挂

“传播距离”主要指传播心理距离.即“传播者与受众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差异程度。”在人类传播实践中,传播距离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也是传播者可以能动调控的传播要素之一:适度的传播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必要条件。从传播学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传递、观念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普遍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距离”也必然客观地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且,传受双方之间“传播距离”适当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实效性的发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相应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技巧,在教育过程中适当把握好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传播距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传播距离的构成及成因

传播(心理)距离研究作为传播学的新兴领域,虽然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但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传播(心理)距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认知距离、情感距离和态度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传播者与受众对所传播的信息在认识内容和认识结构上的差异程度。认知距离的产生,有个体因素的原因,如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个性差异等,也有媒介自身因素的原因,如不同的编码形式所造成的“知识沟”现象等,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如传播的专业化、组织化等使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以提供信息为职业的信息传播者(如记者、教师等),通常他们在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构上会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情感距离是指传播者与受众对传播内容中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的情感差异程度。影响情感距离的主要因素有受众的认知需求是否满足、传受双方的传播态度以及传受双方在传播中的地位等。一般情况下,情感距离的大小与受众的传播期待是否获得满足以及这种满足的程度如何呈正比。当人们的某种需求获得满足时,本身就容易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在此情景中,传受双方容易产生感情共鸣,易于缩短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时,在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对传播行为的态度是积极认真还是消极被动,以及二者的传播地位是否平等等,都将对传受双方的情感距离产生重要的影响。态度距离主要指传播者对所传信息的价值倾向与受众对该信息的既有价值倾向之间的差距。态度距离主要受传受双方对信息的认知差异、情感因素和受众原有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认知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传播活动中,由于传受双方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差异,以及双方原有心理倾向的影响,态度距离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但这种距离并非不可调控,如大家所熟悉的各类广告就是传播者运用各种传播技巧,通过长时间、全方位的信息覆盖,来不断改变人们原有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以此来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态度距离,从而实现销售盈利的目的。

二、传播距离的功能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传播距离是传播得以发生的内在动因

认知距离的存在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传播活动中,若传受双方之间不存在认知距离,那意味着传播者不再具有信息“势能”优势,受众自然不会对传播者产生传播期待,传播活动也就不会发生。就情感距离来讲,传播活动的发生是传播者“呼告欲”与受众“知晓欲”相呼应,并各自得到满足的结果。就态度距离来说,追求态度的一致性是传播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人们总是寻找与自身信念、态度一致的信息来维持心里的协调状态。如果某人知道某事物和另一事物在心理上感觉不一致的话,总是试图通过某种方式,使它们更为一致。

(二)传播距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传播距离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受双方之间的认知距离过大,容易造成二者之间“共通意义空间”的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它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共享的过程,而“共通意义空间”的存在,是实现这种传递和共享(即教育活动发生并持续下去)的必要前提。而若认知距离过小,则会由于传受双方之间认知内容的“同质化”、认知结构的“同构化”,传播者难以产生传播的冲动,而受众也不会产生相应传播期待。就情感距离来讲,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距离过大,则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绪抵触和心理对抗,受教育者的这种“对抗性解读”,通常会大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而若过度缩小情感距离,又会降低教育的原则性和舆论的引导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思想引导并最终追求态度一致的过程。根据格鲁吉亚心理学派的观点,受众对传播内容通常存在“同化评定”和“异化评定”的现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倾向度”把握不当,会进一步拉大教受双方之间的态度距离,人为增加思想引导的难度,进而削弱教育的效果。

三、传播距离“度”的把握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适度的传播距离对于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这一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对传播理论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对传播技巧运用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而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高校人员构成的主体,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适度认知距离的把握策略

就认知层面而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大学生未知、欲知信息欠缺,已知、熟知信息过剩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已知”与“未知”、“应知”与“欲知”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认知距离达到“适度”状态的根本。

1.“已知”与“未知”:贴近与拉开兼顾。人们对信息的认知总是经历了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路径。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广大大学生之间适度认知距离的调整,集中体现为处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上。首先,从教育传播的内容上,适度认知距离把握的关键是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情况将“已知”内容与“未知”内容进行适度搭配。“已知”的内容,其作用是“贴近”大学生,与大学生形成“共同语言”;“未知”的作用是求“新”、求“异”,与大学生的期待视野拉开距离,使大学生产生认知的期待与兴趣,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在教育过程中,若认知距离的“度”把握不当——教受双方之间认知距离过大,教育内容完全陌生,会导致大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而若认知距离过小,所教授的内容都是大学生已经熟知的,那么教育传播既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又会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从教育传播的方式上,适度认知距离的把握,关键是将大学生“已有认知图式”与“新的认知图式”进行适度搭配。在教育中,我们要贴近大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适应他们的认知习惯,便于他们理解掌握教育内容;但这种“贴近”同样要注意度的把握,若一味采用他们所习惯的认知图式,则易于导致“审美疲劳”,使其失去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适度搭配,既拉近与大学生的“认知距离”,又适当拉开“审美距离”,从而使他们始终保持较强的教育(传播)期待。

2.“应知”与“欲知”:引导与满足并举。在教育中,如果无视大学生的认知需要,与他们的认知距离过大,就不会引起他们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若过分地迎合学生的需求,与他们的认知距离过小,又会导致教育者“意见领袖”地位的弱化,削弱思想政治应有的引导作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应知”与“欲知”矛盾的解决,须把握“引导”与“满足”并举的原则,处理好合理“把关”(应知)与满足“需要”(欲知)的关系。在教育中,要认真甄别学生的正当需求,予以满足,对于不正当、不合理需要则要加强引导,及时纠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他们注重个体意识的表达和个体价值的实现。针对大学生社会特征方面的新变化,开展教育时,我们既要注重整体的教育传播和氛围的营造,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主流舆论,同时也要改变过去只重视“人的社会性与共性”,忽视“人的个体与个性”的片面做法,在教育中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类”来看待。在调查、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信息需求开展教育传播活动,发展个别化教育,使教育传播活动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对于大学生中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正当需求,则要适时明确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加大对其教育引导的力度,实现其自我修正。

(二)适度情感距离的把握策略

1.“迎合”而不“媚俗”。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从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的群体特征出发,在传播视角上,由过去的“俯视”改为“平视”,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在传播角色上,要由过去的“祖师爷”逐步转变为“良师益友”,使教育者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讨论者,一位帮助发现不足的参与者,一位协助解决问题的咨询者,而不仅仅是拿出真理的教育者;在传播平台上,要通过传受双方角色的相互转换、信息的不断反馈,搭建起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传播“话语”的表达形式上,要避免一个声音说话的注入式传播,而是采用面对面的互动式传播,从而使大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传播心理与行为,进而自觉地认同和内化教育要求。当然,在“迎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过程中要注重度的把握,如果过分迎合大学生的趣味与情感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媚俗”。因此,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大学生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增加大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把关”力度,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性”。

2.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可以通过“诉诸情感”的方式,也可通过“诉诸理性”的方式来进行。“诉诸情感”就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是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词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诉诸理性”就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诉诸情感”的方式往往更能够打动受教育者的感情,容易改变其态度,而“诉诸理性”的方式则能够使教育对象认识更加深入,容易改变其观念行为。通过心理学的研究,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支配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人容易受情绪或气氛的感染,而有些人则易于接受道理的说服。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内容的性质和教育的目的——是理论性说服教育,如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等,还是态度性改变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等,又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不同的性格、经历、教育水平等,来合理地选择表达方式。

(三)适度态度距离的把握策略

1.以认知为切入点,促成态度的“同化”。人的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往往通过认知过程逐步理解教育内容,进而形成新的态度或改变以往的态度。通常情况下,如果受教育者在认识上被教育者所同化,其态度往往也会被同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说的与大学生想知的结合起来。如果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而是直接表明教育者的立场和倾向,不但难以实现说服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强烈的对抗,拉大了原有的态度距离。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

导时,要变“明示结论”为主要特征的“显性教育”为“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的“隐性传播”,使他们在接受教育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认同和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观点,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基异”而“求同”,实现教育引导目的。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影响大学生的态度,必须遵循异中求同的原则,才能找准引导的切人点和着力点。“同化评定原理”表明,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与自己原有观念一致的信息,而且有与他人求同的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实现对大学生教育引导的目的,教育者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思想和态度上的“异”,——即“基异”,然后在这个“异”的基础上寻求与其“同”的一面,这样才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教育者对大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直接予以否定,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心理抵抗甚至拒绝,从而导致态度距离的进一步拉大;而如果教育者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正确的部分,从中加以引导,然后让他们自己对原有的错误认知得出否定的结论,其效果会更加明显和长久。

【作者简介:王保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系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