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2-12-27
大连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本着练好“内功”、强化“外功”,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开展。
——练好“内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是牢固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大连理工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深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实施大类培养,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努力构筑全新的创新教育体系。
二是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围绕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深入开展责任担当教育,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追求;开展创业指导,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三是大力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密切关注就业弱势群体。学校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建设,扩展校内外结合、专兼结合、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组织系列指导讲座和赛事活动,开展宏观主题式和个性化针对性就业指导咨询;建设完善校部两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协会。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贫困生等就业弱势群体开展专门指导,强化就业帮扶,重点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定期主动约谈就业困难和未落位毕业生,量身定做帮扶计划。
四是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建设。我校将“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全过程,引导毕业生树立“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引导毕业生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引领科技与时代发展的重点行业和单位就业。每年组织数百名在校生利用暑期开展“报国企业行”社会实践活动,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重点建设的地区和行业中进行访问、参观及调研;每年评选“服从国家需要优秀毕业生”并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
——强化“外功”,以就业市场建设为中心,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是开展“外联”,东北五校联合、在连高校联合共建就业市场。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东北地区重点高校成立了“东北五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联合在连13所高校成立了“在连高校就业工作协作会”,积极开展校际间横向合作,实现就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形成了地区性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
二是建设“高端”,引导毕业生高层次就业。学校确定了“立足辽宁、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建立以大连及东北、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地区,以石化、航天、通讯、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为毕业生就业重点行业的”总体思路;密切联系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特大型行业集团到校招聘,精心打造“百家名企进校园”等活动;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设稳固的地域性和行业性的实习就业基地。
三是深化“服务”,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整合“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管理”、“大型双选会服务”、“就业指导网站”四个信息化平台,提供高质量的招聘会组织和就业信息服务,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扩大在就业市场上的宣传力度并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需求信息。学校每年举办数场大型招聘会、几十场中型组团招聘会、400余场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邀请到超过1500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