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制度与机制:美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摘要
发布时间:2012-12-2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煤炭高等教育》  2010年第2期

摘 要】:从文献看来,研究者们对于高校办学特色大致从本质、属性及实践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概括地讲,高校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竞争优势、高价值、历史传承性等特征。本文从制度和运行机制两个层面分析美国高校办学特色得到的结论是:一个合理的制度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合理的制度下只是有可能形成高校的办学特色,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还需要一套成熟完善的大学运行机制;高校办学特色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看到其产生的复杂性。

关键词】: 高校办学特色;制度运行;机制

一、什么是高校办学特色

从本质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二是,办学特色是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主要表现在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明性、教育手段的先进性等方面。三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出“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办学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

从属性上看,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一是,高校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先进性和发展性。二是,办学特色的特性表现为: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也有人认为,高校办学特色表现为独特性、层次性和传承性。三是,高校特色属性表现为: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四是,大学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四个方面。五是,办学特色则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传统和优势、风格和特征,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性办学特征。其构成要素应包括办学理念、治学方略、培养模式、学科水平、教学方法、管理机制、校园文化、人才特色等。

从实践的角度,周达军对浙江海洋学院办学特色进行了阐释。(1)办学理念:认识形势,科学谋划;(2)学科建设:主动设计,以特制胜;(3)师资队伍建设:广纳贤才、优化结构l(4)人才培养:面向海洋、注重实践;(5)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凸显优势、服务海洋。

以上研究表达了研究者们的不同视角。从已有讨论中我们看到,任何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大学组织制度,而且在办学实践中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从组织制度和组织运行机制这两个维度来考察“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我们认为,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独特性。在同层次高校中地位上特殊;(2)竞争优势。特色从根本上是一种比较结果,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有特色的办学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不可替代性;(3)高价值。谈特色不能不看其价值体现什么地方,而且这种价值是不同于一般价值,具有高价值特征;(4)历史传承性。任何特色都需要土壤,即学校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条件适宜就会生根发芽。

 二、美国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制度分析

在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即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从制度上看,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被定义为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而外在制度则是被定义为外在地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内在制度主要是大学内部的规则和约束。从外部看,强调自由和民主,追求民主也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它扩散到大学组织,理所当然地成了美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制度基础。

1 外在制度

美国高校处于一种自治、竞争和开放的大环境中,这就使得这些大学不同于其他国家大学的生存环境。在自治方面,美国高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有权作出聘任、晋升和解聘教师的决定。此外,在招生、课程、学校等方面,学校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在竞争方面主要表现在:竞争消费市场、竞争劳动力市场、竞争办学经费。在学校内部也存在着竞争:学生为名次、教师为续聘、晋升和终身聘用而相互竞争。在开放方面主要表现在为:(1)兼收并蓄各国之长,广泛吸收各种人才;(2)对社会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种强调自治、竞争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美国大学独特的制度环境。

法律的“不干涉”制度。1819年联邦最高法院对达特茅斯学院案的终审裁决,坚决维护了校董会代表的社会各界人士管理大学和学院的权力,也对政府控制所有高校作了限制,这鼓励了美国的多元化办学行为,为美国高校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创造了外部法律环境。

政府资助制度。著名的《莫里尔法案》于1862年通过,它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美国大学成功走上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使美国高校将自己的知识优势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促成了大学组织服务社会功能的形成。威斯康星大学在大学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与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威斯康星大学的畜牧科学、生物科学和细菌科学等学科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哈佛校长埃利略特认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成功在就在于它把大学送到人民当中去。这也是政府资助大学的结果。

2 内在制度

内部董事会制度,它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伊利诺大学的董事会成员在全州范围内直接选举产生,按立法规定,其职责是负责筹集经费和决定经费的使用,制定大学校务的一般政策并把这些政策交由行政部门执行““。在美国,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地方当局资助还是州当局资助的高校,它始终是院校扩张的重要工具。根据董事管理制度理论,外部人士代表更大的利益——公立机构中公众的一般利益、私立机构中特定群体和支持群体的利益,或者这两种利益的结合,他们是长期的照看者,最终为院校的命运负责}作为一个组织,他们通常是院校的合法拥有者或合法经理人。

大学组织架构的“双院制”,如哈佛大学,它的学院群有如一个金字塔结构:本科生学院是金字塔的底座,专业研究生院则构成金字塔的上半部分。哈佛大学的12个学院中有两个本科生学院——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和10个研究生学院,其中哈佛学院毕业生有60%续攻研究生学位。大学坚守自身传统。洛克菲勒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型大学,保持学生少而精的传统,它不搞本科生教育,也不单纯培养硕士生,而是直接招收本科毕业生,经过7~8年的教育,培养医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它的在校生来自美国16个州及35个国家,人数总共只有134名。而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大学则是人数多、系科全、摊子大,不仅传统学科应有尽有,而且还附设了医学院。

三、美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

1 大学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

康奈尔大学校长怀特认为下述四个方面体现出该校与传统大学迥异的特色:一是,康奈尔大学的所有学科及课程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二是,康奈尔大学在校生须参加手工劳动,在帮助学生实现自助的同时,引导他们获得有价值的教育经验;三是,所有知识领域都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四是,教育的真实目的及全部意义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哈珀对芝加哥大学提出三条重要的办学原则:一是,不懈地探索每一知识领域;二是,采取切实措施使知识服务于人类;三是,拓宽大学的入学渠道,加强大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正是哈珀的这一独特的办学思想导致了他后来的“学院分段”的实践,产生了副学士学位。这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大创举,推动了美国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的发展。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的“多元化巨型大学(multiversity)”观认为,“它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机构,它不是一个社群,而是若干个社群——本科生社群和研究生社群;人文主义者社群、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社群;专业学院社群;各种非学术人员社群;管理者社群。它的边界模糊,一起延伸到历届校友、议员、农场主和实业家——而他们又都与大学内部的一个或几个社群相关联。他这一办学理念使得美国研究型大学现代化和群体化,而且通过具体的计划使学院类型多样化和普及学院教育。

2 大学的学术自治机制

大学自治源于中世纪学者行会的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惯例,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认为,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享有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团体和任何个人,如统治者、政治家、政府官员、教派官员、宣传人员或企业主干预的自由。博克列举了学术自治的好处:一是,自治使校际之间的竞争能够产生,并成为大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二是,自治和竞争导致学校反应能力的增强;三是,自治制度鼓励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大学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自治促进了高等教育多样化,有利于满足社会各种不同的需求;五是,自治制度具有“内在固有的保护性质,可以防止大学只受某一集团控制的危险;六是,自治制度具有“防止严重错误判断的内在机制”;七是,自治能防止政治骚乱的扩散。

3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并举机制

美国高校对学术负责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即评议会(或教授会),它受董事会委托,拥有制订学术政策与规章制度和管理学术事务的全权,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校历,决定课程计划,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录取标准和学位标准,校内各种设施的使用,确定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聘任和晋升有关的人事政策。评议会通常根据本身所负的职责划分成议事委员会、学术政策委员会、教师发展委员会、调查委员会等。这种具有实际操作权力的机构,而且受董事会委托,它保证了高校教师的学术自由,同时也对学术事务负责。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推动下,学术自由有了其自身的内涵:教授有权探索知识,不管这种探索可能导向哪里,但同时他又有责任完全地和准确地报告研究成果;教授有在其观点和材料不受审查的条件下招考的权力,只要他不超出大家公认的其所属的那个专业领域:教授有不受束缚地在公共场合发表讲话的权力,只要以个人的名义而不是作为其所属大学的代表。同时,我们也由此看到,学者共同体在获得学术自由的同时,他们又有不可推卸的学术责任。

4 传授什么知识:课程调整机制

杰弗逊在1825年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设置了一套“平行”课程体系:学校设立古典语言、现代语言、数学、自然哲学、自然历史、解剖与医学、道德哲学和法学八个学院,学生入学时,可自由选择一所学院学习;但学生一旦进入某个学院,不允许再选择课程,必须修满学院规定的所有课程,才能获得学位。这里的“平行”指的是古典语言和现代学科并存的“平行”课程。这是对于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及时调整。哈佛大学为了给学生确定一个知识广度的最低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在五个领域修满规定学分: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分析和道德领域、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1824年创办的伦塞勒多科技术学院(RensselaerPolytechnic Institute)就只设置一些实用课程,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具有其特色的,它为美国科技教育乃至产业革命都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美国教育专家喀布指出:“正如同有了哈佛,才有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有了伦塞勒多科技术学院,才有了美国的科技教育。”而《耶鲁报告》则“反其道而行之”,坚决维护传统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这就是美国大学的个性与特色。

5 谁来传授知识:保持大学优质师资机制

艾略特认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他呼吁要普遍提高教师待遇,特别要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人才到大学任教,他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提高教师工资,把教授的年薪由三千美元提高到四千美元,而当时美国主要大学教授的年薪都在三千美元以下。美国高校的“非升即走”的教师队伍运行实践,促成了一个活的教师培养、成长、退出机制。如哈佛大学广招一流教授,实行的就是“非升即走”的教师任职制度;一个助教授如果在5~6年内还晋升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虑另谋高就了。要想得到终身教职,非得熬到正教授不可。  

6 高校治理机制:权力约束与利益平衡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中的“双院制”是其独特的管理风格:校监委员会(The Board of Overseers)和校管理委员会(Corporation)。校监委员会的重要职责是监督和检查,由30名成员组成,其成员多选自毕业的校友,主要负责定期举行会议,对大学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就有关大学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提出建设,支持大学的重要活动,而且这个组织的成员多为校外人员,涉及面广、人员多、任期短,以保证其富有活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校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1名正校长、5名副校长、1名附属学院的院长、1名司库(会计)和1名秘书,它统筹学校基金、掌握教师任命权、决定员工工资并修改学校章程,日常管理权也由它行使。“两个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构能够有力地维护学校的利益。在两者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和其相互促进的支持下,哈佛的运行机制是正常的和良性的,而并不是靠对校长的人品押宝。为美国MIT设立了两个机构——专利委员会和专利管理委员会来处理学术知识的商业开发过程不同阶段的问题。专利委员会负责确定发明者、在有资格的群体间进行分配、对发现的创新性和发明的科学新颖性发表意见,并且设置发明者将获得的经济回报率。专利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也是为了使学院所有专利的商业管理政策一体化。从哈佛大学的“双院制”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利处理机构设置看来,美国高校对于大学组织内部的权力强调的是制衡,而且权力要用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分析与结论

一是,一个合理的制度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办学实际上是一种集体行为,要使集体行为转化成具有独特性、高价值、竞争优势的办学特色,而且保持其历史传统,离不开规则的约束,制度的限制。这种制度包括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

二是,在一个合理的制度下只是有可能形成高校的办学特色,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还需要一套成熟完善的大学运行机制。从上文介绍美国高校看来,校长的办学理念、高校的学术自治、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并举、课程的及时调整、保持优秀的资质、权力约束与利益平衡的治理都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元素。

三是,高校办学特色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政府、社会、高校、市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看到其产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