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2017年01期
摘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流的大学文化对“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我国要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的大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多元文化的理性交流,彰显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的高等教育强国梦。
关键词: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灵魂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十三五”开局前夕,国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该方案明确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表明了大学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是“双一流”建设的灵魂。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师生们受到熏陶、感染、影响和激励,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大学文化是一流大学的灵魂,一流大学必定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因此,立足现有的发展基础和潜力,遵循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建设一流的大学文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关键,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既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充满认可自然形成的过程,也是对不同文化交融充满敬意自觉提高的过程。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和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师生们对中外文化的整合与反思,既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也蕴含了对近代西方优秀文化价值的接受。大学作为文化育人的机构,要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所产生的高度自豪感,也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文化力量。因此,增强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在相互碰撞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重要保证。
(一)“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未来发展远景,是国家倡导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也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大学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坚定文化自信,以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为使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发出中国高校的最强音。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正确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表明了“双一流”建设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大学文化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使得广大师生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形成大学文化的主流价值。实践证明,任何一所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和主流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广大师生精神生活的肥沃土壤,才能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英国教育杂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6年5月初公布的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百强,这5所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这5所大学一直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做到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布实施,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创建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自由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决定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趋势。面对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冲突和融合的现实,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和价值冲突尤为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方案为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制定了宏伟的蓝图,建构了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培养高度的文化主体意识,充分认识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的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只有充分发挥师生治校办学的主人翁精神,不断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才能在漫长的文化建设中保持自我、吸纳外来,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为基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一流大学文化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了最稳定、最持久、最具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也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可以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一流大学文化的生命之源,规定了“双一流”建设的“初心”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表现为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也表现为历代先贤身体力行的具体历史实践。从古到今,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体现为以民本、和谐、仁爱和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荣辱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等等,这些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也是世界各国所认同的文化精髓,更是高校应该传承的大学精神。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优秀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思想在凝聚共识和汇聚人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培养一流人才等方面将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术氛围、人才培养等都无不兼容于大学文化之中,高等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输送到大学生的血液里,根植到基因中,不断强化中国特色,融入中国元素,达到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说,缺乏一流大学文化的支撑,“双一流”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一流大学文化的成长沃土,注入了“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源泉。大学文化以民族文化为土壤,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它既是大学历史、校风、学风、教风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大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其中“崇尚人文、注重品德”的科学理念是中国大学文化早期的珍品。著名教育家张之洞、蔡元培、张伯菩和梅贻琦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思想,以及他们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精神及管理理念,为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真正的一流大学蕴含着深厚独特的文化,这要求大学既要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注重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和创新,让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在现代大学文化的生长中不断发扬光大。
二、注重多元文化的理性交流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条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双一流”建设战略明确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改革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大学要主动对接并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构建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和高端人文对话机制,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中国模式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置疑,全球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落实的新的文化整合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完成对于整个世界文化普适性构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高等教育间的相互借鉴与依存、大学的全球合作与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国际交流合作已超越教育政策层面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面向世界,在文化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继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吸纳人类优秀文明,以不同文化对话增强国际影响力,从而彰显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在对全球化的深切认识和批判中,不断延伸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勾画中国大学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格局。
(一)注重多元文化的理性交流是大学文化的时代命脉,是“双一流”建设战略实施的重要条件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高等教育全球市场为我国大学文化发展提供了经济、物质、科技、技术、人力等重要保障,同时也带来文化体系之间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我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多元冲突的格局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激荡和交融造成了普遍价值冲突的状况下,我国大学文化更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本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大学文化立足现实的反思与革新。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是要“全盘西化”,不是简单的“与国际接轨”,而是要理性交流与合作。实践证明,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全球莘莘学子心之所向,主要源于一流大学教师在国际上招聘、学生在国际上招收、办学在国际上开展、科学研究在国际上进行,既拥有高度的国际化视野,又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文化交流中坚持理性取向,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保持多元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张力,进而达到国际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智慧与经验。
(二)多元文化的理性交流是大学文化的双向互动,为“双一流”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逐渐扩张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可以通过知识创新及其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共享,带动各国大学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从而提高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作为一种过程,总是通过经济的强制而牵引人们走入一种文化普适性的构架之中,而这一种普适性构架又总是以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秩序和价值标准作为基本点,不断地冲击着本国现有的文化体系。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国际文化交流既要重视纵向继承又要注重横向借鉴;既要营造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又要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转换过程中,我们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国际间多元文化的理性交流,才能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全球重组的趋势中获得后发优势。实践证明,“双一流”建设战略重点要支持一流学科与一流学者设立和参与国际性学术组织,依托海外友好院校建立中国学术研究中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近年来,高校师生出国交流机会明显增多,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规定,国家每年公派国内大量的优秀师生到国外访学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促进了中外大学文化的融合和我国大学文化的传播。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大学2016年开学典礼上,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留学生代表白若汐发言时说,来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是实现她的“北大梦”;而在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湖南农村的何江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他将自身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村故事”带到了世界一流大学。这表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独立性、包容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既强调大学文化的本土价值,又要使这种价值适应整个现代化进程;既摆脱全球化给大学文化造成的压力和焦虑,又要将压力和焦虑整合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通过高等教育领域内多元文化传承、融合和借鉴,借助多种形式和多种视角的平台,提升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向世界输出并引领全球变革与发展的新教育理念,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三、彰显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学作为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必须适应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彰显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是“双一流”建设中确定发展坐标,寻求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国大学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和确立自己的“魂”,把“中国特色”注入大学建设的“魂”中,体现一流大学的文化自信,这是“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和创新,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因此,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除了应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科研成果外,还必须保持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彰显文化品牌和文化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一)彰显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是“双一流”建设的助推器
为积极探索21世纪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的大格局中。
1.我们要正视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一是重政治,轻文化。我国教育长期有重政治的传统,使大学文化的发展染上了很浓的政治色彩,时常让文化淹没在政治之中,其结果削弱了大学文化的政治功能;二是重科学,轻人文。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倡导学术自由、德才兼备、通识教育等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精神。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培养“四有”人才的科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文化思想。但在实践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轻道德等现象仍凸显;三是重载体,轻内容。我国普遍重视大学文化的载体建设,忽视内容建设。我们看到大学校园里,有大楼,缺大师;有校园,缺精神;有活动,缺内涵等现象仍存在。教师群体出现了学术不端、学风浮躁、学术投机等功利性现象;学生群体出现了“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和“价值真空”等消极的精神状态。在大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力量的现象;四是重统一,轻个性。集体主义是中国大学文化的一个特色,也是与西方国家比较的一个特点。但我国大学过分强调集体性,忽视了个性的培养和张扬,导致缺少个性的大学文化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千校一面”现象的源头。
2.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特有优势:一是拥有深厚的优秀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大学不仅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和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不断实现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二是突出明确的主导思想。我国大学有着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的主导思想,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培育青年学子的健全人格,养成他们服务社会的品格与能力;三是发挥高效的组织管理。我国大学文化组织严密,领导有力。与西方国家大学文化发展的无政府自由状态不同,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有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系统,既有党团组织,也有学生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目标驱动,汇集共识合力成效显著;四是蕴含丰富健康的活动。我国大学文化主要以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心智、发掘自我潜能、提升自我人格为目的开展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雅。为此,中国特色既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品牌和实力,也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源泉。
(二)特色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制定和实践中国特色发展战略已成为一流大学文化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
“双一流”战略的运行过程,不仅仅是各项评价指标的对应,也不是其他世界一流大学的复制,而是要着力构建具有中国一流大学特色的大学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的:“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同的大学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而特色文化是大学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和大学道德的重要标识。我们观察一下世界一流顶尖大学不难发现,他们在社会和科学领域上的贡献都与特色文化有关。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它在科学上的成就与它特有的文化—“美丽的心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核心要素,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着力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迈进,“双一流”建设战略势必打破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身份壁垒,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具有文化竞争力的大学带来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要研究世界一流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建设规律,以全球的视野审视我国大学的文化资源,深化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改革,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在“双一流”建设这个全新的征程中,我国大学要紧扣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形成一流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担负起涵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使其内化成大学的气质与性格,外显于大学的办学与实践,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引领者,从而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最终形成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