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0-24
秋高气爽,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天津召开。开幕式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即赶往天津医科大学,与来自7所高校的数百名学生座谈,就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关心的就业、科技创新等话题交换了看法和意见,勉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座谈会上,他鼓励同学们自由提问、畅所欲言。以下为他与大学生们的对话交流。
信息产业和能源产业应是未来发展的排头兵
天津医科大学学生: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以何种产业作为排头兵?
韩启德:这是个大国首脑都曾试图回答的问题。我们国家在制定科技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八大方面。至于排头兵我看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产业,尽管这一观点在科技界不太被看好。我们回头去看这几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我们人类生活方式,包括学习思维产生多大的影响?我认为,需求是最大的推动力。
另一个领域是能源。现在人类的担忧就是化石能源很快会耗竭。目前替代的能源,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替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又不可能重新回转到陶渊明时代,所以我觉得能源根本性的改变在于核能。虽然有人推测在三四十年内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有可能,甚至全新的技术也可以产生。我觉得我们需要研究科学史,研究整个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带来的一些变化。这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南开大学学生: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在提升,成果在增加,但是同学们不重视成果的转化,该怎么办?
韩启德:恕我直言,让大学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不太现实。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有创新,如果有好的思想,能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当然好。但是大学生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书本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包括了解社会、感悟人生。
我们的弱点是缺乏创新突破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天津理工大学学生: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做哪些改变?
韩启德:中国大学生首先要自立自强。中国学生学习很不错,那些去美国的研究生很快就能出成绩。美国人说,中国来的学生知识掌握得好、勤奋、能抓住要点出成果。我去留学时,我的教授给北大写信说,你们的学生像个图书馆,什么都知道。其实我的知识也很浅,可是跟美国的博士比起来不差。所以不要以为我们中国的大学不行。我们的弱点是缺乏创新突破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如果在大科学家统领下,我们能跟上;自己搞原始创新就差一点。从大学到中小学都有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从小学起该怎么改进。大家一致认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太大,但是不考试怎么办呢?高考还是最公平、公正的办法,没有别的办法代替。
但是高考考什么很重要,语文考试比以前好多了,事先准备的套路不好使了。每次高考,上午考语文,下午我就去看各地出的题目。比如说今年北京的考题,居然考中国把乒乓球冠军全拿了怎么办?你没法准备。还有的是给你文章,叫你评论,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我给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提个建议,在大学大家不要过分追求分数,而是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多研究人生在世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这比课堂上讲的内容要重要。我们的教学改革要有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教师积极参与改革,一个是学生主动学习。
天津大学硕士生:您对研究生是如何指导的?
韩启德:我首先声明已经不带研究生了,因为在具体的专业学问上没有很多时间投入。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领域,3天不看书就落后,再带学生就是误人子弟。我现在有那么多行政事务,又当了科协主席。我反对学风浮躁,就要从自己做起。我已经好多年不招学生了。当然我喜欢跟青年学生交谈。前天晚上我还去心血管研究室和博士生、硕士生们座谈。也有同学问我,如何做得更好一点,我说具体的已经没有办法指导你了。
我和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要有激情,要保持对科研的兴趣。我现在不做科学研究了,有感悟的时间了,体会反而越来越深。你刚才问到研究怎么能更多地创新,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就是选择做什么最重要。再具体地说,要根据我们选定的问题来寻找方法,而不是手里有什么方法就选什么课题。没有从事过研究的本科生不会有这个体会,做科研时间短的学者可能也没有这个体会。我本人做研究15年,慢慢有了一些体会。我们很多工作为什么做不到一流?就是因为我们常常是找课题来适应方法,而不是深入地研究、寻找方向,确定题目,由此去建立方法;已有的我拿过来,没有的我去发展方法。在某些领域你没有用这个方法搞过研究,往往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怎么做好研究,牵扯的面也很广,每人都有不同情况,首先要有激情,要有一流的学术理想和追求。
不到基层锻炼是不可能做顶梁柱的
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学外语的硕士毕业去高校没机会,只能去高中甚至初中和小学,对此挺困惑。
韩启德:其实中小学老师实在太重要了!我们跟院士们座谈,我发现很多人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中学碰到了好老师,给他一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大学老师。
我的爱人杨老师是北大西语系毕业的。1967年毕业后因为我在陕西临潼的乡镇卫生院工作,她也要求到附近一所铁路中学教英语。40年后考察碰到了她当时的学生,说:“杨老师,您当时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们一生,您说学外语就是等于多长一双眼睛看世界,以后我们学外语很努力。”当时我们俩人感动得流泪。感觉当中学老师太好了。你想想,正在成长的人,他一辈子都能记得你讲什么。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天津外大的毕业生能够到中学里,带出一大批中学生成长、成才,这所学校了不得。当然外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只要你学得好,用武之地很多,去一所好的小学当老师也不亏。顺便说一句,我们的高等教育正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所以我们要放下身段,去基层扎扎实实干起。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
不久前我去安徽参加执法检查,到了凤阳县的小岗村,看到一位大学生在那里搞起了一个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他是学农业的,运用他所学的知识使专业合作社得到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收益,他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在肥西县另一个村,看到当地给18名大学生村官弄了个创业的流转地块,他们在搞现代农业发展试验。有一位跟我说,3年了不愿意离开,想继续干。他感到可以大有作为。
我们国家再过10年、20年,掌握我们国家命运的、做大事业的人,必须是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对基层社会有了解的人。你不下去,不到基层锻炼是不可能做顶梁柱的。现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给大家很多机会,我觉得有志气的年轻人就应该选择到基层去。到基层会碰到各种困难,有很多人难免埋没在基层,关键是要自强不息。
回想我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到基层,必须服从分配,没有选择。我到黄土高原的农村当医生,一干就是10年。我在上海第一医学院也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留在大医院可以成为很好的专科医生,但是当时不行。我在基层10年里没有浪费光阴,那里更需要我。回想起来,了解了中国最基层的农村情况,对我世界观的影响,对我现在工作能力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
天津大学学生:您能否对我们大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议和要求?
韩启德:恕我直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没法制定,我从来没制定过,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更不可能。你怎么能预见呢?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你是怎么计划的?我说没计划,让我今天干这件事,就争取干得最好。现在有机会做什么事我就做得最好,下一步做什么我不怎么考虑,考虑也没用,没机会或做不好只会增加痛苦。我的经验是,你只要把现在该做的事做好了,你自然会有新的机会。我不太同意,小小年纪缺乏阅历,面对将来社会机会那么多,不可预知因素那么多,就要制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很多念MBA、管理之类的就愿意搞这样一套一套的理论,我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