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第7期
为厘对持续的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创业、开展创业教育正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2010年教育邗公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创业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同时,大学生也非常认可创业的可行性与意义。但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却较低。2009年,相关部门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7个地方政府部门、117所高校、15922名高校学生(包括部分已毕业学生)、30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所提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虽有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完善相关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需重新审视并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目标和体系。将草根创业精神融入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草根创业教育模式是一条可行之路。
草根创业教育贴近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特点,面向基层特别是中小企业、农村的需要,根据实际条件开拓创新,以草根精神不断进取,探索发展之路。融入这种内涵的创业教育会更显生机,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自强不息、自立成才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的知识含量。目前,一些高校已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如温州大学实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草根创业模式,以建立创业工作室形式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高成功”的特点,获得了社会和大学生的认可。
草根创业教育强调本土性、实用性与创新性。本土性是指创业教育要立足于城乡基层,根据地域、文化、经济特点,开创教育与区域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之路,帮助大学生从服务于地方的小工厂、小农场、小公司、小商场中寻找发展机会。实用性是指大学帮助青年学生学习并获得对开创未来生活与创业及选择职业有用的知识、技能。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课堂式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实践式创业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但这些探索多集中于“985”和“211”高校,而我国大部分毕业生是在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如何引导这支数量多、区域广的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践,走自我提升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之路,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要开设与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农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密切结合的实用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经济的科技含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能使高等教育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创新性是大学生草根创业教育的精神实质。关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根本特征是创新,企业家不仅要敢冒创新的风险,而且要勇于承担失败的风险。我国大学的创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或冒险精神,这正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而这又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要启迪和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到创业者的行列,开启成功的创业人生。
帮助大学生从“小”、“实”做起,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紧密结合,是破解当前基层、农村人才不足的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径,对促进实现全社会、全地域发展有重要意义。大学创业教育要抓住这一富有活力的生长点。探索发展草根创业教育模式,使创业教育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作者简介:胡海建 肇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