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高校如何帮学生选对专业
发布时间:2012-05-21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人民日报  2012-05-17

2012年高考临近,如何选专业让学生和家长很犯愁: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信息不对等,错填误报;大学专业即使不喜欢、不适合,却再难回头。

按学科大类招生,对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按大类进行招生,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待学生对专业作充分了解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这样的做法被认为是高校“通才教育”的尝试,也能为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然而,一些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试点却已宣告退出。招生新探索为何被中止?学生报考困惑,如何解决?

——编 者

高考在即,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所高校在多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1—2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这种招生方式,被认为能有效防止新生与专业“盲婚哑嫁”。

事实上,广东开展大类招生较早的高校是广东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商),该校2008年起即在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试行大类招生,但试行两年后很快停止,2010年又回到按专业招生。广商的“倒退”并非个案,日前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的全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招生工作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一些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试点已宣告退出。

大类招生遇阻,冷热专业严重失衡,按成绩分流招致学生不满

2008年、2009年,广东商学院连续通过大类招生方式,分别招生1000多人,两届合计近3000人。

“前两年上公共课、专业通课,到大二下学期要分流专业时,问题出来了。”广商招生办主任余晓征说,学生选择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很明显。热门的专业,想去的学生扎堆;而一些听起来不那么热门的专业,又乏人报名。

校方急了。如果尽数满足学生的意愿,将与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产生矛盾,有的专业学生过多、教师不足;另一些专业学生太少,老师课时不够,收入会减少。而且,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必定饱和,导致就业困难。如果给专业设定人数限额,就意味着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选择意愿,势必伤害一些不能如愿的学生的感情。

没办法,广商只能狠狠心:先通过模拟填报志愿,对学生的意愿做一个大摸底;根据学生的意愿分布,考虑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和最大容量,确定具体的招生人数;学生正式填报志愿;最终根据学生志愿、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和各专业招生人数,来分配学生的去向。

“这样一来,又给学生分了层次等级。”余晓征坦言,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到自认为冷门的专业,都有一定的怨言,有些甚至自暴自弃。

在学生管理上,也有很多问题。广商教师陈小璇撰文提出,首先,二次选择影响学生关系。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专业分流后重新组合的专业班感觉陌生,新班级缺少凝聚力;寝室安排也面临同一问题。其次,辅导员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新分专业后,辅导员不得不重新熟悉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

种种问题,最终导致广商萌生退意。

初衷是提供理性思考空间,结果鲜有深究专业内涵、以兴趣决定选择者

大类招生的问题关键出在专业分流环节。原本希望给学生提供理性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却出现学科两极分化等弊端,导致改革半途而废。

“多数按学科大类招生的高校,根据学生前一到两年的学习成绩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细分的专业分流。这样会导致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聚集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长期下来必然导致冷门专业越来越冷,热门专业越来越热,使部分学科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与学生人数不相匹配,形成恶性循环。”一所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处处长介绍,有些财经类高校的热门院系本科生人数多达五六千人之多,而一些冷门院系则门庭冷落,加剧了学科间的结构性矛盾。

陈小璇分析,由于专业教师对学生在专业上指导不够,导致学生在重选专业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道听途说,以师长们的选择为标准、以就业为导向,对相对优势专业趋之若鹜。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高校中,暗箱操作让专业分流可能变为“拼爹”。一些财经院校负责人坦言,按大类招生以后,“每到专业分流,来自各方的干扰很多,让学校感到压力特别大。”

广东一所高校招生就业处处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一些学生家长能量很大:学生入学后学习不努力,成绩却照样很优秀,能够顺利转入理想的专业。”因此,这位处长从当初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最早支持者”变成现在“最大的反对者。”据介绍,“暗箱操作”曾在广西某高校引发过激烈矛盾。

高校如此费力,大类招生是否就能起到防止“盲婚哑嫁”的作用了?余晓征说,实践来看,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意向时,实际上还是看专业是否热门,甚至取决于专业的名字是否好听、时髦。真正深究专业内涵,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的人,“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

推进大类招生需办学、教学各方面配套跟进,高校应正视社会需求

南京一所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表示,大类招生从人才培养的趋势上看值得推进,一些高校出现“退回老路”的情况,主要是教学观念、操作方式等原因引起的,这说明还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有配套措施跟上。

“有一些高校虽然实行了大类招生,但是在学科建设上并没有变化,学生选专业之前以上公共课为主,无法体会到平台建设及专业培养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专业招生的非热门专业生源更为稀少。”这位处长认为,教师也应注重大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调整、教学手段改进及学生引导上积极主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科大类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张男星认为,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符合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办学规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进行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大类招生促进了招生与培养过程的一体化,会给高校办学改革带来原始动力。就高校教师而言,在对其专业利益有所触动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从学科交叉综合的角度,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张男星说,大类招生中存在的诸如学科冷热分化及“暗箱操作”等问题,只是将原来客观存在的问题放大化了,需要客观对待。

此外,教育专家还指出,按学科大类招生再细分专业时,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等面临重新调整,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学校的管理连续性等都将面临考验,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各种问题,还需要从学生心理引导、教学管理衔接等方面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围绕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争议,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必须由“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卖方市场”向“你学什么我教什么”的“买方市场”转变。“按学科大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在倒逼高校深化改革。如果高校不能顺应甚至漠视这种需求,考生和用人单位就会选择用脚投票。” 徐从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