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的文化性格与中国大学的文化功能
发布时间:2012-11-2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2012-11-27

自中世纪肇始,大学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机构,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大学之树常青的奥秘之一,在于大学之文化性格。大学的文化性格是大学组织在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渐沉淀而固化形成的内在品质,具体表现为文化气质和文化功能。大学一方面以其内在的知识属性深刻地诠释和研究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因其外在的社会属性而成为文化选择、保存和传承的重要社会器官。

大学文化性格的解读

鉴于大学的深厚传统和中心地位,对其文化性格的解读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首先,作为知识生产中心和学术研究场所的大学需要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其内在性格;其次,大学还是国家教育组织和社会核心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共时性的视角下思考其外在身份。

从大学的历时性发展来看,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具有普遍性。首先,这源自于一个历史事实:大学脱胎于中世纪欧洲的修会学校,是教会传播宗教思想、培养人才的机构。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古典文明的衰落和北方蛮族的破坏而长期文化黑暗、社会动乱,为了拯救欧洲文明,同时也加强自身的精神统治,基督教创建了当时唯一的教育机构——修会学校,旨在通过传授知识和研究经典完成基督教义的广泛传播。由于基督教的世界精神和神学研究超越世俗的文化特性,中世纪大学初步奠定了求知无国界、研究无藩篱的文化性格。其次,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还取决于其从事的工作——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由于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知识生产的规范性,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通过全面的观察、合乎方法论的思考以及作为客观性训练的自我批评来表达求知热情、展现科学精神的传统,并形成了稳定的认知范式和价值取向。这种文化性格不会因政权的更替和生产的发展而消失或改变,在宗教神学退出世俗生活,封建体制崩溃,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之时,大学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内在气质。

从大学的共时性存在来看,其文化性格则具有特殊性。大学不仅是实现人类基本求知意志的学术组织,也是被赋予了社会责任的国家机构。自中世纪以来,大学先后经过了“象牙塔”、“研究所”、“服务站”三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发展阶段,至今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核心组织,扮演着重要的公共角色。鉴于国家间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大学所扮演的公共角色不尽相同,其文化性格也自然有所差异。大学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器官,是知识发展与科学创新的策源地,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程度提高的动力之源,因此其文化具有民族自觉性和社会引导性。正如英国哲人霍尔丹勋爵所说,“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的文化性格与民族性格不可分离,如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知识价值观塑造了法国大学的风骨;深邃的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康德哲学催生了德国大学的自治观念;悠久的博雅教育传统和经验主义哲学观则赋予了英国大学的学术尊严。由此可见,大学的文化性格还取决于大学之人的文化传统。

中国大学的文化功能

大学的文化性格是大学基业常青的源泉,是大学生存样态延续的文化基因。功能与性格是一体两面,性格是本质属性,功能是这种属性下的外在社会表现,对功能的解释从反面证明了大学内在的文化属性。

首先,依照内在的普遍性视角,大学是拥有自由思想、自治理念的学术园地,具有文化自主、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国大学要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维护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学是知识分子自由探究的知识殿堂,要坚守思考的独立和学术的自治。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学必须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学术理念的创生,并作为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生产者与改革者,以自身的交往能力为依靠对知识进行协调与联系,对文化进行评价与传播。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学术传统,学术传统是学术制度建设的基础,反过来学术制度的建设则有利于对学术传统的呵护。因此,中国大学在传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理念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制度的设计与建构。

其次,基于大学文化性格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身份的赋予性,中国大学应当立足特定文化传统与文化形态,在所处的文化体系与时空坐标中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发挥功能和承担责任,不能罔顾精神和历史的差异,在歧义纵深的世界文化体系中奉某个暂时流行的舶来品为圭臬,而是要时刻保持历史的清醒与文化的独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其建立和成长都有赖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推动和支持,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场域中履行职责。具体而言,现阶段的中国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作出表率作用和突出贡献,并通过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生产,保障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