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文化需在本质上真正回归
发布时间:2013-09-04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08-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作为文化载体,大学自然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塑造的功能。而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的现代大学,更应当进一步唤起自身的文化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引领社会文化的使命,并力争有不同凡响的新举动和大作为。

众所周知,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大学对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养一样,是其与生俱来的功能。大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大学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大学。要全面认识大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与融入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两个看似方向相反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学科分裂和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传授给大学生广博的知识。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是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大学的文化本质表明,大学教育不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因此在现代社会,大学是每个现代主体“进入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从一开始就赋予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以核心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既不是对应用学科、管理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以及各种应用知识的简单贬低或削弱,也不是在现有知识传授体系原封不动的基础上,添加某些“通识教育课程”,而应当使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所有专业和所有层面,建构起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氛围。

我们应该看到,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学生就已经在被一步步地“格式化”,这使得他们缺乏多样性的创新素质。而大学在整个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就应该要注意克服和避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格式化”倾向。国家和社会最期待和刻意要培养的优秀人才,并不是专业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缺少见解、创新乏力,只会人云亦云的学生,而是能真正适应和支撑社会发展与创新,并能引领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虽然社会对经职业训练出来的“螺丝钉”人才也有着很大的需求,但他们往往只能是现有就业岗位的消费者,很难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以及富有创新活力与潜质的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长期践行的一大命题。达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短期内可能不会马上见效和大面积地获得成功。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地探索,持之以恒地践行之。

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国际化为例,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所谓大学国际化,更多的是指现代大学开放合作办学、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与措施。大学,尤其是文科类、外语类大学的“办学国际化”,其核心竞争力目标不妨这样设定: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力图通过国际化办学,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熟悉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熟悉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能够通过换位思考促进国际理解,并能以不同的身份代表各自的利益探讨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俯视全球的高度、目及未来的旷远,而不是将视野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国家。

总之,大学,尤其是文科类、外语类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具有独立人格,胸怀大志,能够适应、推进乃至引导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

大学需要文化,文化也同样需要大学。应该说,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越来越直接的社会服务已成为大学发展、引领文化的三大引擎。大学的三大职能和发展、引领文化的功能相互支撑、互为依托,共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确实是到了需要从更宏观、更深层次把握和思考自身目标和功能的时候了。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服务、促进并引领社会发展。具体可体现在五个方面:发展人本身的知识能力;加强“能力的构造和优化组合”;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来促进人类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谐;引领最主流文化,提高大学文化的导向水平;培育学术文化,回归大学的创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