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站 2011-11-15
【摘 要】:根据广东地区三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创新导师管理制度等,是加快“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激励校内外导师积极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双导师制
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扩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需要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目前,高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尚缺乏系统完善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影响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探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对于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促进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象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强调两种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并更加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依托具备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高校进行,其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在各个培养环节都需要突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能力提高为核心[1]。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科学研究资源,学术创新能力强,但是,高校并不具备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需要的专业实践条件,并且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研究人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因此,高校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适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事业等实际部门紧密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立研究生实践基地,依托“双基地”、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一方面,依托高校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如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那么,依托“双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就是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得到很好的实施,即如何评聘高素质的校内和校外导师,双方能否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本文基于依托“双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路,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情况,对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三所高校的二、三年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分析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三校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40份,其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问卷375份,校内导师问卷245份,校外导师问卷102份,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问卷18份。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对“双导师制”均持高度认同
问卷调查表明,有81.1%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7%的校内导师、75.5%的校外导师和86.5%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较好的指导方式为“双导师制”(如表1所示),表明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均对“双导师制”高度认同。而且,被调查者对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也有基本一致的意见,大部分参与调查者均认为,校内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并应参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承担主要职责,并应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指导学位论文工作。这表明,一方面,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优势,需要有适当的工作分工、有所侧重;另一方面,校内外导师都应当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校内外导师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指导对于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表1 校内外导师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调查统计结果(%)
内容
| 意见
| 研究生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管理人员
|
指导方式
| 双导师制
| 81.1
| 63.7
| 75.5
| 86.5
|
校内导师的作用
| 培养全过程
| 57.9
| 62.5
| 60.8
| 75.7
|
制定课程计划
| 37.9
| 53.5
| 63.8
| 67.6
|
指导专业实践
| 24.8
| 38.0
| 28.4
| 43.2
|
指导学位论文
| 56.3
| 60.0
| 62.7
| 67.6
|
校外导师的作用
| 参与培养过程
| 20.6
| 35.1
| 30.4
| 32.5
|
制定培养计划
| 29.0
| 32.3
| 36.3
| 21.6
|
负责专业实践
| 81.7
| 66.5
| 67.7
| 81.1
|
指导学位论文
| 20.7
| 29.0
| 54.9
| 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