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他的课有一种“魔力”
发布时间:2012-01-13    文章录入:    点击:[]

——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向明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1-12

“真正具有崇高的品质或许是艰难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崇尚崇高、追求崇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向明说起自己的教学成绩和感受,用语朴素而耐人琢磨,一如他给别人的印象。

王向明,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他的思政讲座受到同学们热烈的欢迎。他还在全国妇联、信息产业部等国家机关以及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多场理论和德育讲座,受到了广泛好评。

然而,这位在教学领域成就斐然的学者当年却差一点没有考上大学。

王向明1957年生于云南昆明。童年曾被感染小儿麻痹症,由于医疗条件所限,留下了后遗症。所幸,家人良好的教育并没有让他的心理也留下后遗症。“我从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而自卑过,这也并不是什么天性使然,教育太重要了。家人从小把我当作普通孩子来看,全面培养,使我养成了很好的心态,知道自己应该自强不息,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王向明说。

多年来,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他从来没有受到过照顾,相反,在一个完全正常的竞争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他的经历有了更多的曲折。

1977年王向明参加高考。分数远远超出录取线,但是“政审”和“体检”让他一直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1978年,他又一次参加高考,又一次超出了录取分数线,又一次迟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直到当年11月,大学已经开学两个月后,王向明才接到招办的身体复查通知,终于走进云南中医学院开始大学生活。几年后,他以33门功课平均94.4分、实习成绩全优、毕业论文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6年,王向明考入清华大学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学位班,由此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业之路。之后长期在云南中医学院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教学。2002年,他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两课”教师。

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王老师最感念的是他在清华大学的导师林泰教授和攻读博士时的导师许征帆教授。王老师说:“对我而言,林教授还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导师,而是真正像父辈一样关心我成长的人。是林老师把我带入了‘两课’教学研究的殿堂,也是林老师鼓励、推荐我考博到人大。他注重把马列主义与现实的社会思潮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以及他的讲课方式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谈到许征帆教授,王老师同样充满了崇敬:“许教授特别主张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其学科底蕴之深厚,真的让我领略了什么叫‘高山仰止’。尤其是导师恪守原则的道德为人、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深切关爱都使我终生难忘。比如我讲课时引用马恩的原著,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导师严格训练的结果。”

做学问、做人、教学,将两位导师当作模范的王向明自己也成为学生的“模范”。很多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但是王老师的课程却有一种“魔力”,始终让同学们热情高涨,备受欢迎,他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引起众多媒体关注和报道。

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一盏灯。而每一次备课、讲课都是王向明“充电”的时候。“教学这东西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永远不敢说你已经教得很好了。”他觉得大学生的思考能力相当强,所以备课十分认真。讲台上“信手拈来”的背后,有着大量辛勤的汗水。他平时读书很多,非常善于学习,“随便一个东西,只要我发现它对自己的教学有益,我就把它加入到自己的课堂中,从而加大课程的知识含量。”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王向明把自己的课程定位在“育人”上面,希望听他讲课的学生能有所收获,特别是从思想方法和情感认知方面。“如果学生在思考事情的时候,能够于不知不觉中应用这些方法;在情感上,能够接受我的观点,我就很高兴了。”

教学也好,和同学相处也好,王向明非常强调情感上的接纳,他说:“情感上的认同是理性认同的前提。我不想告诉别人去做什么,生活要靠自己去悟。我最多讲一些观点和体会,只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