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09年第17期
黑龙江科技学院 桑玉军
行业背景地方高校是指在世纪之交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由国家行业部委办学的高校划转教育部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这类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主要面向行业办学,学科专业行业优势突出。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这类高校以更名为标志逐渐“非行业化”,表现出“奔综合化”的趋同性。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阶段,这类高校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坚持传承与发展的统一,在秉承办学历史中打造精神文化特色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这所大学的象征,影响着这所大学的发展。因此,高校的特色发展要体现在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上。对于行业背景高校而言,受行业办学环境的影响,都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办学精神,这种独特的办学精神成为行业高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要正视自己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在总结自身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出既符合学校办学历史和现实、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规律又能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认同并能切实贯彻到学校一切办学活动之中的办学精神,使这种办学精神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黑龙江科技学院因煤而生,依煤而长。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七次更名、四次迁移、三次拆并、六次变更隶属关系,经历了创业中的艰辛,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拼搏,奋进中的辉煌,走出了一条艰辛曲折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办学精神,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意志、办学传统和办学个性,产生了深邃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2007年学院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认真挖掘提炼这种办学精神。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集思广益,在尊重历史,传承办学历史的基础上,把这种办学精神凝炼为“自强不息、创业创新”。60多年来,无数科院人秉承“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长期奋斗在祖国的煤海矿山,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功底、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扎根煤炭生产一线,立志报国,以“用得上、靠得住、有本事、讲贡献”的实际行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新时期,学院正以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把矿业工程特色学科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矿业工程主体学科专业为基础,集成机、电、建筑、化工、材料、信息等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投入,打造“大矿业”特色,显著提升学科专业实力和服务能力,使学科专业“立地扎根”。同时,按照“扶优扶特、差异发展”的思想,对采矿、矿物加工、安全、化工等学科专项投入,加快建设,使其在某些领域跻身国内先进水平,能够“顶天”。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高校要使服务社会的功能产生显著的成效和广泛的影响,必须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特色,重点突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突出“大矿业”特色学科集成的优势,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一方面,与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及所属四大煤业集团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一大批煤炭企业建立校企研发中心,以煤为重点,把课题做在千尺井下,把论文写在百里矿山,为煤炭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获得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另一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黑龙江四大煤业集团中、高层技术管理骨干60%是学院的毕业生,学院也被誉为“黑龙江煤炭工业的脊梁”。学院还依托矿业特色学科优势,建成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为全省煤矿培训矿长9200余人次,为省内100多个煤矿开展了安全评价和生产能力核定。依托成人教育,主动送教育上门服务,开展继续教育,为地方煤炭企业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落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