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学术速成”成文科研究顽疾 评价体系重量不重质
发布时间:2010-12-0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文汇报 2010—12—6

一名40多岁的文科学者刚刚评上教授,他的学术成果单上赫然写着:发表论文1000篇,出版各类著作100多本;一个影视学院的教授,一年可以把五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每本书有20多万字……这是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学者们见怪不怪的成果产出速度。

相比理工科教授热衷于争课题、抢项目,如今的文科教授们忙于炮制论文、出版著作,重量不重质的功利化评价体系下,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近乎绝迹。“学术速成”,正在成为大学文科研究领域的一大顽疾。

学术研究成流水作业

复旦大学一名社科领域的青年学者告诉记者,有的教授从已经发表的文章中选出几篇拼凑成一本书出版,就变成了专著;有的教授把研究生组织在一起写书,一人写一章,一个月就能写出一本书——主编是教授,研究生都成了编写人员。“学术研究成了拼装车间里的流水线作业。”

眼下,大量低水平、重复的论文充斥文科研究领域。沪上某高校管理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关注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的静脉产业,是一个新兴研究方向,从2002年发表第一篇文章起,国内一大批重复概念的文章相继发表,以至于能够查阅到的文章都是重复的,真正有见地的文章很少。

“追踪热点和应景的研究多,为了更容易被杂志看中,根据当下研究热点炮制论文的也不在少数,研究立场也随风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朱春阳曾经很困惑:1996年之前,我国学者对西方报业集团的研究以批判为主;而当1996年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之后,还是同一批学者,却大谈报业集团的好处。“后来我搞清楚了,批判的框架来自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而建构性的框架来自于媒介管理学,但是你的立场在哪里?这种跟风式的研究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却让年轻的学子陷入巨大的困惑。”

对待课题,同样速成。由于高校注重申报课题而不是完成课题,很多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申报上。一名青年教师看到,身边有的课题大户到课题结题时,就拼凑一些文章用课题经费出书,然后请来相关专家评价,以应付考核。即便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多从西方研究学者那里借理论标签。

一家核心期刊的杂志编辑感叹,在一个“学术速成”的年代,接到的大量稿件都是拼凑的,没有对学术的敬畏,校园里弥漫着一股浮躁的学术风气。

评价体系重量不重质

在上海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聂永有看来,“学术速成”现象呈蔓延趋势,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和职称晋升,普遍是看量化指标。这样,成果的数量以及档次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干快上,追求“短、平、快”成为很多人的必然选择,大量的学术垃圾应运而生。“大家都比谁的数量多,谁踏踏实实做谁倒霉。”

复旦大学一名社科专业的讲师告诉记者,职称评定中,一般以论文数、项目数、专著数、奖项数排队,迎合这个评价标准,篇目数量上去了,待遇就有了。结果,学者们关注的是论文的数量和发表论文杂志的档次,是不是核心期刊成为投稿者最关心的事情。事实上,所谓的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水平未必一定高,但简单的分类造成大量的投稿涌向那些所谓的核心杂志。而在缺乏有效监督措施的背景下,一些纯粹以敛财为目的的杂志反而如鱼得水。据了解,特别是在一些二、三线的高校,对核心期刊的考核特别看重,对发表文章的奖励可能和一个教师的年薪相等。本专业的国内顶级刊物的一篇文章,有的高校可以奖励10万元。

朱春阳看到其中的一个怪圈,发文章越多,越有名气,也就占有越来越多的学术资源,发文章就越容易,这样就陷入了考核机制中的循环怪圈。

朱春阳说,医科有相对客观的标准,如果只有一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的影响因子在40以上,就认定有评定高级职称的资格。但是文科评价没有相对客观的标准,没有对质量和研究能力的评定,数量成了唯一的标准。

“以前说,写一本书,吃一辈子,现在如果是写一本书,早就完蛋了。”朱春阳幽默地打了个比方,“孔子在今天也评不上副教授,因为他述而不作,论著都是后人帮他整理的,按现在的体制,只能追认他教授了。”

学术研究需有敬畏之心

复旦社会学专业有一个教授,曾经十年时间只读书不写作,让不少复旦青年学者羡慕和赞叹。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十年磨一剑,现在基本上绝迹了。聂永有曾经到日本访学,东京大学一位知名教授拿给他的成果清单仅仅是一张A4纸,但是每一篇都是业界公认的有分量的论文。如果你告诉他,有学者一年可以写几十篇论文,只会让人对你的学风产生怀疑。

朱春阳认为,当前学术界的学术研究本身不规范。在国外,论文撰写和论文刊登是有周期的,杂志的审稿也是很严格的,一篇论文的审稿周期长达一年是很正常的。特别是一些速成的所谓成果,周期一长,其研究价值则大打折扣。

聂永有认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必须进行重新思考,摒弃单纯以量化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鼓励研究者静下心来,系统地研究一些真正有学术价值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有一些高校作出一些改进,比如把评估周期拉长,不是一年一评,而是三年一评。但是整个文科生存环境仍然是以论文数量和成果快慢来考核的。

“笃定做学术的,一定有一份坚守。是要成果多还是要成果好,学者可以做出自我选择,但是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有内在沉淀的文化,大学应该提供一种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让学者没得选择。”朱春阳说,一方面在自己学术成长过程中要有一个标准,一方面又应该对我们宽容,使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研究下去。独立思考,不跟风,坚守自己的学术研究取向,是青年学者学术健康成长的根基所在。

朱春阳说,在一个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时代,“学术速成”的诱惑很大,唯有心怀对学术的敬畏,或许才能求得一方让心灵安宁的学术净土。(记者 李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