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试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10-10-1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年第4期

作者:薛玉香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基础建设工程,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也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的水平体现在学科的水平上尤其是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主要要素包括学科的方向、学科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其中: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的确立是基础,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学科建设的目的。随着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地方性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就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关于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根据国家教委科技司编写的年度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地方高校是指非国务院部委所属和非国家教委直属的地方性高等学校。按照学校规格不同,地方高校可分为地方重点院校、地方一般院校和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学校类型不同,地方高校可分为地方综合大学、地方工科院校、地方农林院校、地方医药院校、地方师范院校以及地方其他高校。地方院校往往具有办学竞争力不强、学校知名度不高、办学信息滞后、办学经费紧缺、办学效益较低等特征。路甬祥(1996)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一文中提出,学科建设的第一原则是面向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与全球性经济竞争的大目标;第二原则是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第三原则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级人才和接班人;第四原则是运作机制应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学校的传统和基础衔接。应处理好四大关系:第一,分门类学科发展与综合交叉的关系;第二,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第三,学术带头人与梯队结构的关系;第四,学科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和学校学科的总体布局。组织与实施的方针为:第一,规则、评估、聘任,客观规划与评估主要责任应在学校和系;第二,学科建设的执行人、执行单位,应该在二级学科,在研究所;第三,学科带头人很重要, 赋予所长以权限和有效的所务会议组织形态也很重要。落实到基层:第一要把学校能投入的这部分做大;第二要注意抓住重点,保证那些学科规划符合学科建设原则目标、学科发展方向,符合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学科梯队和学术带头人有水平,条件成熟;第三要进一步调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提高学科内部的竞争与投入的观念与意识。李新荣( 1998)认为地方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突出特色、社会需求、师资队伍建设、择优、竞争与滚动等,为此需要理顺管理队伍、加大学术研究力度和学术梯队建设。聂社军( 2002)认为地方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该是建立在院校的自身特点之上,应该坚持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地方经济相衔接,要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培育构建,局部突破,凸现特色。为此,提出了加强地方性高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管理创新,从制度上和机制上给以保障。聂社军(2008)又撰文指出,由于对院校科研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地方性高院校学科建设低水平重复或徘徊的局面,应以科研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抓手,夯实学科建设的内涵,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曹建(2005)撰文认为,地方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都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吴福儿(2003)提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应当成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需要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加强学科的评估工作等,形成评估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评估工作的评估体系。吴福儿(2006)撰文认为,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地方性高校只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学科,而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强校的基础、提升院校地位和形象的重要途径。上述研究者先后分别就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的重点,以及相应的策略和措施都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也指出了当前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些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地方性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建设实践业已起动,相应准备大有不足因为社会某种特定需求的强力吸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的政策要求,或是学校领导在与他校办学经验的比较中发现自身于此的落后,甚或是职能部门“据理力争”、“数度游说”等等,本省绝大部分高校都进行着学科建设。但正是由于具体的学科建设活动不是在对高校办学规律的精确把握,或是对它于高校改革与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之后展开,因此,也就出现了“说干就干”的行动与相应准备不足的矛盾。

比如,不是把学科建设作为关系学校根本的建设或是改革发展的龙头,而是把它等同于提高教学质量或科研水平的专项工作,因此,既未能通过知识政策逐步实现学科制度化(以制度化使学科充分体现大学学科的本质) ,也没有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变革,使学科成为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仅仅让学科成为独立于原先组织形式之外的建设对象。因此,学科建设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地方性高校大都存在重视单个学科建设而不重视学科群建设的现象,即是表现形式之一。还有,由于在实践过程既缺乏宏观的全面把握,也缺少微观的操作设计,也就出现阶段性、随意性特点。就像笔者熟知的某省属重点大学,围绕“申博”进行的学科建设

几近十年,但至今全校很少有人明白,到底是按一级学科还是按二级学科进行建设,哪些学科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哪些学科是一般性建设学科等。也正是相应准备不足,从而导致了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其他诸多问题的存在。

2. 提升内部底子薄,适应外部能力弱

为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本省的地方性高校都有很强的建设意识和开放意识。在硬件建设、大规模“扩招”基本完成之后,大部分高校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部建设和实力提升上。而且,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处于经济发达省份的省内地方性高校其开放意识、改革意识等,已大胜于以往和一些内地省份的高校。但在“万马奔腾齐发展”态势之下,本省大部分地方性高校都面临“提升内部底薄,适应外部能力弱”的窘迫。一方面深知发展中有很多事要做且可以做,另一方面真正想做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学科与先发的综合性大学距离较远,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也少有优势。一方面是过多关注驾轻就熟的“一亩三分地”的积习未改;另一方面面对强烈的市场需求而手足无措(既少开拓、适应市场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也缺适应并走向市场的机制体制等) 。

3. 重视知识生产,忽视知识传播

学科应该也必须是大学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共同载体。由于在本原上学科总是与知识生产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得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只局限于知识生产功能而忽视知识传播功能。比如,在“学科”与“教研室”建制共存的高校,“学科”对应的科学研究、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而教研室对应的是本、专科教学,也即“学科”主要承担知识生产职能,“教研室”主要承担知识传播职能。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和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也就出现了许多地方性高校特别明显的倾向:“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教师主要从事科研究、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而研究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学型”教师主要从事本专科生的教学工作。而这种倾向(有人称之为“合理的能力分工”) ,既不利于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作用的全面发挥,更严重影响了本专科学生的教学质量。

4. 内部要素不协调,管理极限常显现

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事业单位与学科组成了矩阵结构。在这种结构组织中进行学科建设,既要符合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又要顺应行政管理的基本规范。否则,就很难取得理想的绩效。学科建设的内部要素,至少包括高校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经费、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方向等,学科建设中的行政管理,至少涉及学科政策、力量重组、队伍优化等等。而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每每面临内部要素的缺这少那,如建设经费十分有限、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学科领军人物极其缺乏、学科方向难以明确等。常规管理掌控较难,比如,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科组织涵盖面过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信息闭塞等原因,教师获取课题、项目尤其是重大课题、项目机会少、难度大,因而,学科组织往往按“小课题”的方式构建,有限的学科力量分散在若干个“小课题”中,使得学科政策的效益极其有限;由于师资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使得一些在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甚为有效的人员(力量)组织方式,在地方性高校能够发挥的作用却极其有限;由于原有政策和机制的惯性,使得以围绕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利益调整为手段而进行的队伍优化难度较大等。

5. 学科特色不明显

相当一些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不顾学校具体情况,不考虑地方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一味追求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上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从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看似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实际上忽视了原有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重点院校相比,学科实力越来越悬殊。

6. 学术队伍整体素质缺乏竞争力

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在地方性高校的学术队伍中往往存在下列问题:一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灵魂核心,其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与由国家出资办学、重点扶持、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的重点大学相比,地方性高校由于是地方政府出资和管理的,一般以教学型为主,其中许多院校是由专科升格而来,办学历史不长,在高校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以量的扩张为主,学校本身要培养出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困难重重。而由于没有较强的学科又难以引进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由于近几年的发展中过多地注重量的扩张缺乏对结构的把握,使得学科队伍专业结构残缺不全;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明显偏小;从年龄结构上看,往往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情况,而一般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佳贡献年龄区域为25~45岁,其中出成果最高峰的年龄是37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最佳贡献年龄区域为36~50岁。

7. 科学研究相对薄弱

地方性高校由于学科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加上学科队伍整体竞争力较弱使得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鉴于地方性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成为基础研究的重点和基础,也难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且地方大型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又往往与国内重点高校合作,加上当前大多数地方性高校在科研动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的对科研的目的认识不深入,不少教师的科研动机局限在为了晋升职称、评奖等的需要而发表一些论文,或者单纯注重科研成果数目,而不大注重科研成果水平,或者有的只考虑学校或教师的研究兴趣与力量,片面追求学术价值和意义,不考虑市场需求,导致科技成果与现实市场需求脱钩,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没有兴趣,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生产力,等等,从而使地方性高校的科研能力逐渐减弱。

8. 学科建设经费不足

地方性高校由于系地方投资,其学科建设的经费主要依赖当地政府的投入。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地方政府经济实力较为强大,财政支付能力强,对所在地区的院校建设经费的投入相对要多一些,但与国家对重点高校的投入力度相比仍显不足;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因地区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很难对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有较大的投入。因此,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普遍偏少。而有限的经费又要用于人才引进、学术交流、设备购置等,加上部分学校因追求小而全,致使有限的经费被分散,使相当一部分院校学科建设难以启动或难以为继。

三、解决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建设实践的学术含量高校学科建设,无论是宏观规划中对其地位作用的认识、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程序的设计、手段的采用、政策的制定,还是建设实践中的队伍组建、成果产出、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学科布局、结构调整等,都与学科建设理论、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直接相关。而理论准备的程度直接关系建设实践的“学术含量”和成效的水平档次。

例如,学科方向设置就是一个学术性和技术性极强的问题,没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见地,未能与学术同道保持正常稳定的联系,并使学术性与技术性统一,这个问题就断难很好解决。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地方性高校进行学科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主政者要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学科建设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领导者相关的理论水平提高,从而确保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实践能够在较高水平的理论指导之下进行。

2. 做好规划设计,力求高起点着手建设

如前所述,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根本性的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龙头,换言之,学校建设搞好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成功了。而在当前本省部分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实践中,一是没有把它放到这样的重要位置来认识,二是实践操作中存在随意性、阶段性的问题,因此,对学科建设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浙江工业大学在学科建设中,之所以能够先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对全校学科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知识政策逐步实现学科制度化,再以“人人有学科、人人进学科”的组织方式将全校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相对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之中,尔后,根据学校规划、学科发展水平和外在要求进行分层分级建设,并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浙江省人民政府确立的全省首批10个“重中之重”学科,该校拥有7个) ,这主要得益于先规划设计后着手建设的理念。宁波大学近几年有很好的学科建设成效,也与此大有关联。

3. 注重机制体制调整,突破管理政策极限

浙江省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历史多有三五十年,而进行学科建设(或者说重视学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只有一二十年) 。这种时间上的差异,一方面说明高校对办学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有一个渐趋深入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昭示原先不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制度设计未必能够保证或促进学科建设(部分事实即是如此) 。因此,欲求学科建设的理想绩效,在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机制体制调整很有必要。例如,由“教研室”到“学科”,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易,实际上涉及目标定位、组织方式、建设内容、运作程序等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如果不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调整,而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纵然是建设者有很好的用心和最大的努力,也很难保证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上文谈及的,如果地方性高校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工作不到位,师资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整体素质不能迅速得以提高,那么,以小课题为主要组织方式的结构形态就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就算有最科学、最合理的人员组织方案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如果原有的矛盾协调机制、利益分配体制、人事管理制度等不调整甚或改变,不仅新兴、交叉、边缘的学科建设难以进行,即便是在以原有教研室为基础的学科中进行方向调整、人员重组、利益分配等也是难上加难。

4. 分层建设,整体推进,保持学科利益最小扰动

因为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故而,我们主张,此种建设必须是全方位的,也即必须是涉及全校所有学科的,而不是像目前有些学校那样,部分学科建设另一部分学科不建设(或者说,要求所有学科都要建设,事实上只要少量“重点学科”像模像样建设,大部分非重点学科只是装模作样建设) 。而要对所有学科进行建设,这除了观念和制度体制设计上进行调整甚至改变外,与学科建设相关的政策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比如,变很多高校学科建设政策中都存在的以正面号召和引导为主、只赏不罚的做法为鼓励、鞭策并行、赏罚分明,尽力使学校所有学科都能自觉地把学科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也只有当所有学科都真心实意地进行建设,才能有整体良好的效应和氛围,才能求得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并保持学科利益的最小扰动。当前,一些只有少数学科在像模像样进行建设的学校,之所以建设步履艰难或绩效平平,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未能形成整体氛围,单个或少量学科建设中的横向干扰多于积极支持(在当前的背景下,正式场合一般不会有直接的干扰或冲突,但态度乃至行动上的不积极就足以让在建的学科困难重重、步履蹒跚) 。

5. 重点建设少量领先,追求学科发展最大效益

在主张高校的所有学校都进行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客观地承认,就绝大部分地方性高校的实际而言,学科的底子较为薄弱,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欲求所有学校都有长足的发展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如此,就有必要根据内部的可能或外部的要求进行筛选、调整甚至重组。而要做好此项工作,一方面,有赖于高校领导的胆魄,因为筛选的结果是使少数几个成为重点而使更多的学科成为非重点,调整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重组更有可能改变原告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还要求学校领导有高水平的识见,能够在学校的诸多学科中判断出哪些学科富有发展潜力哪些学科投入后最有绩效等。但无论何,对学科的筛选、调整乃至重组都必须做,因为哪怕是最好的学校都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科都成为优势或一流学科。如果地方性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不去做或不做好此项工作,而听任所有学科自由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以为,对一般地方性高校而言,有少数几个学科在省内、国内领先即是成功,欲求大部分学科都取得成功只能是美好的祈望。

6. 校企联合共建研究基地

仅靠地方性高校来建成一流的实验室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地方院校没有那么多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即使建成了相应的实验室,由于地方院校科研、师资等力量的限制,很难发挥其相应的作用。而通过科研项目为纽带,将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与地方性高校的人才、科技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研究基地,既可以减少地方性高校在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投入,也能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环境,从而提高人才的价值,并能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 依托地方经济特色确定若干重点学科建设方向,逐步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地方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形成与规模效益,对地方经济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积极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因此,地方性高校要积极寻求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同地方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有效结合点,选择好若干个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的重点学科及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集中学校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加以投入,优先扶持,开发运行一套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服务产品包括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由此培养出一批能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配套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集聚人力、财力、物力并联合地方科技力量,对地方企业相关科技难题进行攻关,以满足地方经济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培育出学校的品牌学科、亮点工程,使之成为能较大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重要支撑。

8.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重点学科实力

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起点低,要引进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通过重点学科方向的确立、通过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通过与地方企业的紧密结合,地方性高校要集中力量引进符合重点学科方向的真正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保证引进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施展才华。引进方式可以多样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团队引进,从而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团队,提升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重点学科的实力和地位。

9. 强化管理,以评促建,保障学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由于学科建设是一项靠多部门协同作战才能搞好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强有力的协调管理体制。如果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掣肘,只靠学科自发成长,就很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学科。因此,要保证学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并层层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把好质量关,通过科学的评估营造学科自我加压的良好的建设氛围,不断修正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以评促建,保障学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总之,地方性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扬长避短,在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中准确地定位,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