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11-02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没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大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和坚持学术立校、培育英才、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体现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培育英才——适应社会需求以实践为主渠道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办学理念是大学人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本质上是指要把一所大学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而其核心则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大学教育教学的第一要义。上世纪60年代,我校积极倡导“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方针,奠定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加强基础,增加实践,培养能力”,明确提出“实验实践不断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确立了“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推进人才培养实现“三个转变”:由过窄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规格向“合格+特长”转变,教育观念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培养智力和创新能力转变,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学校以“高素质、三创型、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紧紧抓住“观念、机制、平台、氛围”四个关键要素,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理念和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建立了灵活多样的跨专业选修、转专业制度,特别是通过强化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联合培养,着力培养敢创新、会创造、能创业的拔尖人才。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优质资源的保障,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优质的办学资源,通过科学的体制机制,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而面对社会对人才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必须整合校外优质资源。为此,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实践为主渠道努力培养英才。
一是科研促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学校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全部与教学打通,面向本科教育,建立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使学生充分受益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资源。学校从2002年开始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300万元,近5年的专项投入达3000万元,立项5000余项,40%以上的在校本科生可以申请项目,锻炼创新和科研能力。2011年,我校2009级本科生魏俊扬作为我国CAD机械设计项目唯一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优胜奖,受到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同志的接见。
二是充分利用校外高新技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有着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与众多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336个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和22个校企高端联合实验室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与企业联合设置工程模块课程,如腾讯模块课程、三星模块课程、Google精品课程等,学生在这些基地既可以锻炼工程与综合能力,还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9年,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创办创新班,学生在校完成公共课和基础课后进入研究院,在研究过程中完成专业课和毕业论文。三年来,创新班学生已有25人次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署名论文17篇。其中一名大三本科生以并列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构建泛基因组序列图谱》,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概念,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奇迹”、“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Nature》杂志发表专题文章,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来考虑这种培养模式。
三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从1983年起,学校就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从1998年起将社会实践纳入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08年寒假,我校数千名学生深入28个省区开展“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并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亲笔批示和高度赞扬,认为这“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人民、民族的关心和热爱”。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与国(境)外60多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学位项目、交换生等多种联合办学模式,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合作高校的高度赞赏。学校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3+1+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的2007级数学专业的学生,全部以优异成绩按时硕士毕业,并且都获得了准精算师证。其中一名学生在大四的期末考试中,被教授们共同评出了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个101分的答卷,该考卷已作为模板珍藏在该校图书馆。
学术立校——促进学术发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是在一个很高的学术起点上办学的,建校伊始,学校就拥有一批高水平学者,包括在建筑、造船、飞机设计领域卓有建树、被誉为“水陆空”专家的罗明燏教授等。在建校不到10年的时间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俄汉翻译电子计算机、华南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1958年的《人民日报》将其称为“尖端的科学技术成就”。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学校有15项成果获奖。
改革开放开启了科学研究的春天,学校按照“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坚持把科学研究同人才培养相结合,同时为经济建设服务。上世纪80年代,学校把主要科研力量集中到当时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四院一所”(无线电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材料研究所、轻化工研究所和建筑设计研究院),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科技开发和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华南地区的学术重镇。实施部省共建以来,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逐步完成了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转变。2008年,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的发展理念,把学术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基本导向,通过实施高水平学科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位一体”建设,着力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体系和以学术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学术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近1.3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十几年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八名和广东省高校首位,有效专利持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建成12个国家级和73个部省级科研机构。2012年,学校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500强。
我们准确把握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本质特征、内在要求和价值导向,从各方面努力促进学术发展,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根本保证。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我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同时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强校之路。学校早在1956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特色。我校是全国首批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目前拥有15个类别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领域25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已经超过30%,并作为全国首批、华南地区唯一一家高校,列入工程博士培养试点单位,建立了完整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术发展的根本在教师,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保证。我们通过创新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体制,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学的学术、研究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三者协调发展。1999年,学校适应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规律,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在国内较早实行了“大师+团队”的队伍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学术组织的目标集中、资源集聚和优势集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学校通过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在光电显示材料与器件、生物医学工程、造纸与环境污染控制、亚热带建筑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发展了一批能够衔接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方向,培育了一批创新群体。例如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团队,以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和吴硕贤院士领衔,承接了一大批重大工程设计任务,包括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和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还有我国近200所大学校园的设计,开创和发展了新一代“岭南建筑学派”,赢得广泛的学术声誉、社会声誉和世界影响。
大学学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和充分发挥学术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我校从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入手,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单独设立了公共教学团队,并且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对教学团队的教师提出30%的科研工作量要求,而对学科团队则提出30%的教学工作量要求,鼓励和支持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和“教师型学者”,有效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加强基础研究,既是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校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加大基础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1999年,学校从美国引进著名高分子光电材料专家曹镛教授,发展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这一前沿领域,至今已建成达到国际水平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解决了蓝光和红光聚合物发光效率低、色纯度差的国际难题,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现在国外同行正在密切跟踪他们的研究,而不是我国跟踪国外。
追求卓越——强化内涵建设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大学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应能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要实现这种适应和引领,最直接的途径是服务社会。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服务社会,逐步形成了“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模式和特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华南地区第一所系科丰富的工科大学,上世纪60年代,学校提出了结合华南亚热带经济办专业,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思想。1978年之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内较早经受了两种体制交替带来的阵痛。为了冲破封闭的办学状态,我校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有效途径,提出“服务面向重心下移,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上升”。新的发展模式的建立,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1992年,我校率先开展共建和联合办学,取得了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体制的重大突破,这一模式从此在全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到学校视察,指出“共建二字的发明权在你们这里,发源地在这里。共建现在不但在你们这里开花结果,而且在全国开花结果。我们找到了一条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办大学的办法。”通过共建与联合办学,学校面向交通、汽车、电力、环境、信息等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了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也由以工为主,逐步向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迈进。
以进入“211工程”、“985工程”为契机,学校把产学研合作上升到战略层面,从体制机制和组织方式上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由过去以个人为主、单兵作战,逐步向学校战略、集成创新转变。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适时建设与之对应的学科专业,逐步构建起了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的协同创新机制。2008年底,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学校迅速行动,制订了《支撑珠三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集成化、针对性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发展现代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行动计划实施3年多来,我校在现代服务业、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成立了一批研究院,并与教育部、广州市政府共建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校以广东与教育部实施省部产学研合作为契机,以向企业科技特派员为带动,在深化校企之间传统的“技术和成果结合纽带”的同时,加强校企之间的“智力和人才结合纽带”。自2008年以来,组织560多名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进驻440多家企业,是全国派驻人数最多的高校。与此同时,学校以产学研创新联盟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2005年省部产学研合作实施以来,学校牵头或参与组建了28个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了41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与广东60多个专业镇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例如:2009年学校获批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研究中心,以此为依托,联合28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领域的著名企业、18家三甲医院、1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两年来,通过发挥医、工、研、企协同创新优势,联盟参与单位围绕人体组织功能精确重建过程的急需技术和医疗产品开展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联合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等12项重大项目,建成5个产学研创新基地、3个临床转化基地和5个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对我国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由东莞市政府投资,建立了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包括我国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前沿研究到产业化和临床应用的医学转化平台。
服务社会——探索体制模式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
建设一流大学,是我们民族的理想、国家的战略,也是历代华工人的愿望。早在1960年,我校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根据以工为主的学科特点,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多科性工学院”,追求卓越,矢志不移办一流大学,成为学校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一方面积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同时坚持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从1999年至2008年,学校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基本完成了由多科性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半开放式向开放式大学的转变。2008年,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了“集中精力抓内涵建设,加快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决策和部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和培育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创建一流。在完成三大转变的过程中,学校形成并始终保持了两大鲜明的办学特色,被社会誉为“华工模式”。
一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培育英才,注重加强实践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很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毕业生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名片。在我校20余万毕业生中,企业家和工程师是最大的群体,珠三角地区60%以上的厂长、经理和主要技术骨干是我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学校多年保持着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超过20%的工科类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被誉为“社会欢迎的优质产品”。近年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更使我校的学生走向世界,在国际知名大学中成长成才,彰显了华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是始终注重强化社会服务,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触角前伸、重心下移,主动衔接和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统计,华南理工大学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建立的各类平台数量、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数量以及技术转让收入等指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广东省高校的首位,学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我校的办学特色,从体制机制上来源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而在学科结构上则来源于学校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理念。学校把建校初期以工为主的学科结构作为办学的基本架构,始终保持了工科在整体办学中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但是学校也认识到,学科结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和支撑,作为非行业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适度推进学科的综合化。学校在坚持工科优势的同时,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抓住机遇调整学科结构,强化理工结合,积极发展人文社科。学校把学科水平和办学水平置于国际范围、国家层面、研究型大学群体、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尤其是现代产业体系四个坐标系来检验,坚持发展了四个学科建设理念:整体上以工见长的综合性,在学科高原上建学科高峰,整合资源建设学科群,积极发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目前,学校的学科结构涉及11个学科门类,其中人文社科学科的比例占三分之一,形成了综合性办学格局。在综合化过程中,学校的工科水平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更好更快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与工科结合和学科群建设,理科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人文社科学科也得到长足发展,在现代服务业、现代传媒技术等领域迅速形成了华工特有的人文社科优势。目前,学校的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等5个学科群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排名,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
对于已有近千年发展历史的大学来说,60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于华南理工大学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一甲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华南理工大学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着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勇前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王迎军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