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高校三种育人制度的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江苏教育》  2013年第6期

摘 要:当前高校的三种育人主体即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在学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三种育人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最优化育人的理念进行了探讨,提出最优化育人模式建构的原则和要素基础,构建了四种“理想型”的育人模式,以期更好地指导学生工作。

关键词:学生工作;育人制度;最优化育人模式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很多育人主体,如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校领导,甚至学生本身。但综观当前高校整个培养体制,与学生直接相关并且作用最大的莫过于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三种育人主体。然而,不同的育人制度或育人模式常常遭遇现实的诸多困境,如角色不清、内容冲突、价值矛盾等。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最优化育人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学生培养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从工作对象看,三者服务的对象都是学生,只是辅导的学生数量有较大差别。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或几个班级,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导师辅导几个学生,他们辅导学生的范围是层级包含的,辅导员的年级包含班主任的班级和导师辅导的学生,班主任的班级包含导师辅导的学生;从工作内容看,三者都承担学生工作,负有育人的职责,但辅导员从宏观层面统筹学生工作,集中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级常规事务;班主任从中观上细致深入地管理学生,主抓学生的学业和班级建设;导师则是微观层面具体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三者的工作是从粗到细,是面和点的关系。

一、高校现存育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主体的角色冲突

有的高校辅导员既是年级辅导员,又要参与院系党团建设、公共课教学,基于“研究型辅导员”的高要求还要学做科研,多重角色不仅加重了辅导员工作负担,还易导致其角色混乱,工作抓不住重点;因为班主任和导师都是从专任教师中选聘,有的教师既要做班主任又要做导师,既有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又要带本科生、研究生,既要带低年级的学生又要指导高年级的学生,这样教师角色多、负担重,不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二)育人内容的边界冲突

虽然都从事学生工作,但分工相似外又各有侧重,这样就会出现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进而引发工作“灰色地带”,出现“擦边球”现象。以思想价值观教育为例,辅导员专管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人生价值观有“近距离”的指导优势,并且思想类的教育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它的培育需要随时随地、随事随人。

(三)育人理念的价值冲突

首先,辅导员有其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如严格的行政领导,注重规模效率,而班主任和导师可能采用学术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不同的育人理念难免引发冲突;其次,对班主任和导师来说,琐碎的育人工作不仅消耗掉其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专职教师往往撇清班主任和导师之责;最后,“管得多”的辅导员与“管得少”的班主任易有权力之争,“德高望重”的专任教师看不起“学识浅薄”的辅导员。

(四)育人条件的现实冲突

2008年教育统计数据曾计算高校师生比在1:17以上,据保守数据计算,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专任教师和普通本专科生的比例分别是1:10.47和1:16.58,与2010年基本持平。师资匮乏,学校就增加育人主体所辅导的学生数量,如有的辅导员要负责管理两个年级600多学生,一个导师指导30多名学生;此外,育人主体的角色界定、人员选聘和工作评价机制没有完善的法律规章,在育人制度的实践中易出现随意性,行事无法可依。

二、最优化育人制度的探索:原则、要素和模式

学生发展理论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不仅讨论一般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且讨论认知和智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伦理和道德的发展及具体行为的发展,诸如职业选择、饮食习惯等问题”。探究最优化的育人理念,建构最优化育人模式,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帕累托最优理论强调公平和效率,育人制度的最优化设计一定要建基于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兼顾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最优化育人模式的架构原则

以服务学生为工作的目标和基本立足点。高等教育有三种社会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需要人才去实现,社会服务的执行需要人才作为承载者。当然,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教育规律的根本要求。所以,不管推行哪一种育人制度,还是其中两者的结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把为学生服务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明确育人主体的角色定位。对于高校三种主要的育人主体,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其角色定位。在高校,有的教师除了是辅导员、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还是学校或院系的行政人员、研究生导师,多重角色下难免会造成冲突和混乱。一般来说,一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单一,越能够把工作做好;并且,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主体应正确处理自己所任角色之间的关系,工作不可利益为上,行易弃难。

坚持育人资源的有效配置。学生培养工作不是只依靠育人主体就能顺利展开的,社会是关系的组成,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与育人主体的有效配合,还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身心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育人工作需要统整各方面的资源以致优化配置,兼顾不同教育相关者的需求以致达成教育成效最大化,否则将出现教育资源浪费、育人工作一盘散沙等问题。

加强不同育人主体的交流与协作。三种育人主体的工作内容相似又各有侧重,辅导员主要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年级日常事务管理,班主任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和班级建设,导师则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再者,三者除了管理人数上的差别,还表现为管理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三种育人主体还可能存在权力大小、职级高低、资历深浅等问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为了避免冲突,急需三者经常深入和真诚的沟通交流。

(二)最优化育人模式架构的要素基础

师生比例。《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社教政[20052]号)规定年级辅导员按1:200配备,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合理的人数上限最好不要超过300人;班主任主管一个班级的学生工作,合理的师生比约为1:30,但如果学校因为师生比例悬殊而加大班主任辅导的学生数量如70人,这样则不能发挥班主任的育人优势;就导师而言,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应为5至6人,最多不超过10人,否则也不能达到导师制的最佳效果。

育人主体的素养。一般认为辅导员技术含量低,因而在选聘辅导员时不慎重,常常出现教师或学生临时顶替现象,为适应“专职”辅导员和“研究型”辅导员提出的高要求,在选聘辅导员时一定要严把准入关;就班主任和导师而言,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容易形成“榜样力量”,可以起到“无声”的育人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针对班主任和导师“空挂名”,优秀教师不愿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或导师等问题,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

育人主体的工作量。有的辅导员需要承担两个年级近600人的管理工作,同时还有教学和院团委工作,专任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从事行政工作、班主任工作、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指导,多重角色的扮演极易引发角色混乱、角色流失和角色负担过重等问题,也不易发挥角色的优势。所以在进行角色分派和工作分担时,一定要考虑工作量,坚持“不超三”的原则,比如一个专任教师既有教学和行政工作,还有班主任和硕士生导师工作,最好把其工作量控制在三个以内。

工作内容的对立性和相似性。行政人员常忙于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思维容易行政刻板化,不能给学生细致贴心的辅导,近年高校也有提倡行政领导不兼做学生导师。对辅导员来说,大量的年级事务和行政事务已让其分身乏术,仍需完成教学任务。行政和教学是两份不同要求的工作,大多数辅导员还是难以胜任的。同时,要注意由工作内容的相似性引发的冲突。班主任和导师的工作内容有极大的相似性,主管学生的学业、身心健康、未来规划等,这样就容易引发工作边界问题,出现“共管”矛盾和“擦边球”现象。

教育的层级性和连续性。以四年制大学为例,每个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引导,但并不意味着更换不同的“引路人”。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的发展也是一个前后相续的过程,教育的层级性和其连续性是不可分的,并且以连续性为基础。长期浓厚的师生感情很容易让师生共同面对新问题,所以四年内高频率地更换育人主体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也是有违教育规律的。大学四年内的学生工作中,在坚持原有培育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配其他育人主体,比如在高年级给学生配备导师。

(三)四种最优化育人模式

根据最优化育人模式的原则和架构要素,本文提出四种比较理想的育人模式(以本科四年制大学为例)

A模式:“新型”辅导员模式

辅导员按1:40左右比例配备,一般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或相关专业背景,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职业修养和科研能力,可以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实行四年一贯制,不频繁更换。辅导员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业学风、心理健康、人生发展、情感以及常规事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新型”辅导员制不再按年级配备辅导员,响应“专职辅导员”和“研究型辅导员”的要求,对其专业素养和学历有较高的要求,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和理论建设,同时也给刚入职的高学历人才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但在实践中需注意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及博士的价值疏导,防止出现“挂名”问题。

B模式:辅导员与“新型”班主任协作模式

辅导员按1:200左右比例配备,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可以有部分行政工作但不从事教学;班主任从专任教师中选拔,按1:30比例配备,有较高的专业和职业修养,没有繁重的行政工作,从事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两者任期均为四年,不频繁更换。辅导员从宏观上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级常规事务以及学生团体活动;班主任侧重于细致深入地主管学生学业、班级学风建设。“新型”班主任制是在传统班主任制基础上,减少班主任的非学术性工作,如院校文件宣传、党团建设、贫困生评定等工作,班主任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主管学生学业和班级建设。该模式突出班主任优势,但在实践中需做好班主任选聘及与辅导员的合作,防止出现“挂名”、“两张皮”现象。

C模式:辅导员与“新型”导师协作模式。

辅导员要求同B模式。“新型”导师分配制分导师和导生两部分,导师按1:6左右比例配备,从专任教师中需安排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职业修养,有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工作任务,不承担行政职责,任期四年,不频繁更换;导生是导师门下高年级优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到时主要就学生的学业、思想价值观、个人发展等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引导,优秀导师培养出的高年级学生在导师的监管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新型”导师制使用了“学生导师”的培养办法(导生制),即导师利用自己门下高年级的学生或研究生辅导低年级的本科生。这种模式发挥了高年级学生同低年级学生年龄和经历相仿便于沟通的优势,促进两者共同成长,但“导生制”的实行需要导师严格监督管理,恰当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D模式:“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要求同B模式。导师按1:6左右比例配备,从专任资深教师中选派,有较高的学生修养和职业素养,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不承担行政职责,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开始配备直至学生毕业。辅导员从宏观上主管学生思想政教育、年级常规事务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班主任从微观上主管学生学业、班级班风学风建设;高年级导师则从应时角度处理学生相关事务,例如考研、实习、感情、毕业论文和就业等毕业发展问题。“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充分考虑了毕业生的需求,给其配备资深的专业导师和人生导师,进行应时指导。多维度细微的分工指导,便于给毕业生提供全方面的指导,但仍需注意运行中三者间的分工与合作及教师的职业素养,尽心致力于学生服务。

本文构建了四种比较理想的育人模式,目的在于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实践中需要高校依据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育人模式。当然,学生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几种育人个体的努力,大到社会、国家,小至学校、家庭,具体到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育人“相关者”。学生的发展是一项协作工程,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周国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