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浙江工业大学:培养“双专业人才”瞄准创新
发布时间:2010-04-3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4-30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药学类+工商管理一体化双专业的大三学生郭斌斌收到了杭州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习邀请函,今年暑假他将成为该公司的质量控制实习生。在浙江工业大学,像郭斌斌这样的学生还有268名,他们都是该校基于学科开放交叉的一体化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受益者。

市场呼唤复合型人才

不久前,浙工大“地方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浙江省150家知名企业就当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匹配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迫切希望引进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中91.2%的企业对复合型人才表示极大兴趣。而从浙工大近年来推出的国贸3+2、软件工程2+2、化工+国贸等复合型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类似的复合型人才,而在校学生也希望学校开出更多的复合型专业可供选择。

于是,浙工大打破学院界限、专业界限和校园界限,推出了三种以开放为特征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开放竞争的理工实验班,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基于学科开放交叉的一体化双专业,培养工程复合型人才;立足校企开放互动的教改联合体,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其中一体化双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创新。

一体化双专业实现1+1>2

经过近一年的论证和准备,浙工大从2006年起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跨学科构建双专业,并在培养方案中对双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以强化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已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化工+计算机、药学类+工商管理、计算机+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四个一体化双专业,全校现有大二和大三共11个班级的268名学生在读。

按照规定,学生在读满一年或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后,可以申请修读一体化双专业,申请的学生要通过选拔才能进入一体化双专业班级学习。

为什么一体化双专业就能实现“1+1>2”的效果呢?化材学院化工+计算机班大二学生周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原先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课程体系外,新模式额外增加了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和交叉课程体系,共68个学分,这些都是最精华的课程,而且学科间的交叉融会性好,比单纯学第二专业要好得多。

“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小班化教学,教我们的老师不仅懂双专业的理论,而且一般在企业有相关的科研课题,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信息学院计算机+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宋旦说。

对于一体化双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在有限的学习年限内将知识有机融合,促进素质的综合和思维的融合,是难点,也是重点。浙工大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践环节整合、指导力量强化、教学制度配套等5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比如在教学制度的配套上,浙工大对修读条件、学分设置、文凭颁发等进行了创新性处理,只要学生修满一体化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并符合学位证书授予条件,可在其母体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注明修读“×××第二专业”,这也给修读的学生吃了“定心丸”。

双专业有机复合仍需探索完善

一体化双专业不同于一般的“第二专业”,它更强调两个专业的有机融合与交叉,课程之间的紧密性非常高。因此,对于正在探索实践中的一体化双专业来说,如何做好一体化双专业的培养体系是重点更是难点。浙工大校长张立彬说:“我们强调要融入专业知识的整体性、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和思维方式的融合性等三个理念。从目前实践情况来看,开设跨学科课程、主题式课程是将不同学科知识复合的有效组织方式。只有在交叉点、复合处下了功夫,并取得一定成效后才能称得上在知识上开始了复合,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更高层次的复合应是在打破学科体系基础上的融合,这是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

一体化双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在目前还没有毕业生的情况下,浙工大正着力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由于都是小班化教学,所以学校在有限的资源中腾出更多的教室、实验室,配备更好的师资以及优化排课方案,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和实习的情况,并且作好学生毕业后的动向跟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一体化双专业的培养体系。

浙工大教务处处长徐维祥说:“学生毕业后,浙工大将对企业、毕业生的反馈情况作深入研究,如果培养的学生普遍受企业欢迎,那么学校将把一体化双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推广,如增加招生人数、增加专业类型等,从而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培养的人才受不受欢迎,企业最有发言权。杭州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杨说:“企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非常欢迎浙工大药学院药学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