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完善实践教学锤炼“卓越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2-01-0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01-04

实践教学计划完全单列学生提前进入生产一线

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实践教学不断线,完全单列的实践教学计划,覆盖全校70%以上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60多家精心挑选的大型校外实践基地,一年追加的实习费用补贴就达500万元,以班级为单位成建制的顶岗实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北京工业大学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与探索。

自1999年在全国首次提出“实践教学一条线”以来,北京工业大学一直以为社会提供质量合格的“人才产品”为目标,不断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据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介绍,学校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教改思路,将实践教学计划完全单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大一时学生都须参加的实习,再到之后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建立了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全过程的实践教学制度。

2010年,北京工业大学成为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目前共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专业参加该计划,基本覆盖了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战略性新兴学科,为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又一次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该校校长郭广生表示,“卓越计划”的实施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突破口,为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将力争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并以此为契机,努力让普通学生都成为一流人才。

当前,如何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已成为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北京工业大学除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加强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批工程实训平台、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等教学实践基地以外,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平台建设的眼光投向了校外,投向了企业。

2010年,北工大与北京地区一批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包括大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以及相关人才聘用等内容。学校不但精心挑选了60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大型校外实践基地,还针对学校专业门类众多、实习单位行业差别大的特点,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视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差异,兼顾在校学生的选择和特长,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所学专业,该校在实践教学中还注重强调真实环境体验,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与未来的工作提前接触。2011年7月,该校与北京京仪世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首批安排了33名学生到技术中心、电子、自动化等分基地顶岗工作3个月。这种强调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该校建筑学院2010级研究生李旋说:“通过实习,能够真实地模拟专业工作的环境,全程参与企业的工作,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规划,可以提前安排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