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8期
【摘 要】本文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大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多样化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毕业设计的有效补充,可以克服传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若干弊端,利于优秀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展现,营造宽松、舒畅、高效的人才培养环境。
【关键词】毕业设计;多样化;思考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外皆然,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学校对毕业设计都非常重视,在设备条件上不断加大投入,在过程上严格检查,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一、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行途径
(1)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工程训练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当前,国家级和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正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其影响力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体现。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参加的学生更是与日俱增,需择优选拔。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论坛和工程训练比赛定期举行。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将国家级或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作为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来执行。用学生的实践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用项目总结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论文内容和格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毕业设计,以作品公开展示和现场汇报的形式完成答辩。
(2)结合各种设计大赛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全省或全国性的挑战杯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正有规律有秩序地开展。由于就业、求学和兴趣的驱动,参赛人员日益增多。将这些大赛内容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参赛项目进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进而撰写毕业论文。把论文与参赛作品共同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由于研究时间加长、投入增多,加之参加竞赛的多数学生是出于兴趣驱动,因此学生乐于投入精力,易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3)通过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较强。经引导和正确选题,他们完全具备发表较高水平论文的能力。学生撰写论文的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素质和兴趣;另一方面是来自继续求学,尤其是国外求学的需要。为了被所申请的学校录用并获得高额奖学金,对计划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可以申请用他们的论文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一举两得,学生易于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灵活的毕业设计周期。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周期。即使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也可以提前到最后一个学年或更早些。事实上,除考研学生外,其他学生在第7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时便可以开始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而第8学期也不必是单纯的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学科前沿课程或讲座课程(选修性质),从而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的现象。对以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等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其开始时间更是灵活机动。
二、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可操作性
(1)先从外界条件来分析。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的推进,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视。通过利用教师的科研条件,并借助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较早地开展实践性锻炼。教务部门使这些实践环节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在了本科培养方案中。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例如在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评比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这就从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政策激励等外部环境上为学生营造从事实践活动的和谐氛围。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学院,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学院还建有本院的创新实验基地。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并为全国交流提供平台。2009年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2010年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学校明确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付出时间并提供条件,亲自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性实践活动。
(2)再从内部条件分析。学生也非常渴望得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便为就业、升学(尤其是异国求学和保研)奠定重要基础。学生在自己的推荐信中都希望有对实践能力的描述,因此学生对这些实践性活动格外积极。
在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机会,并且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响应的情况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就具备了改革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亦即可以开展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使得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环节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以便对传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机补充。教学管理部门向学生公布可能的毕业设计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也可选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这样,学生处于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规定的形式和题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多样化毕业设计的特色
(1)利于个性化毕业设计教学,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毕业设计形式,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孕育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2)抑制论文抄袭或网络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因为学生所从事的毕业设计内容符合其兴趣,学生处于主动选择。不像传统的毕业设计那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规定的任务和程式化的过程,无奈之中便选择了抄袭。
(3)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其他实践性项目,从事这些项目的同学可以一举多得。
(4)毕业设计成果可以和未来创业项目相结合,迅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就业。
(5)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985工程”和“211工程”所奠定的学科平台基础,开展高水平毕业设计研究。这也符合实施“精英教育”的理念。
(6)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更长的时间里有对应的指导教师。
四、实施多样化毕业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
(1)多样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形式、内容和周期的多样化,使得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难度增加。教务部门要认识到多样化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尽快出台配套的管理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通过总结经验,尽可能地对不同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制定出实施细则。
(2)多样化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对毕业设计进行评价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评价结果更是学生就业和升学的有利砝码,因此学校和学生都格外重视。但是,多样化毕业设计使得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不同,过程也不同。
为此可以把各种毕业设计质量指标分解成多项可以相互比较且易于操作的要素。例如文献应用、理论水平、知识运用、实验和实践、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写作质量、创新等。为减轻评价强度,可以由学生提出或导师推荐申请优秀毕业设计,再由答辩委员会对申请的毕业设计进行专门答辩,参照上述可比要素以确定优秀者。对有全国性交流平台的项目,例如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科技竞赛等,将这些交流平台的评审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没条件参加全国交流平台的,可以在校内或学院内举行作品展示,由参观者给予评价。既检验了毕业设计成果,又锻炼了学生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今后个人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多样化毕业设计是传统毕业设计的重要补充,可以在这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营造因材施教的育人环境。对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树立正确的学术风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实施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增加许多繁琐的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为此要付出更多。
【作者简介:陈希有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