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0-06-03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0年第6期

1997年,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工程训练中心11所重点高校的项目立项为主要标志,揭开了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工程训练中心基地建设的序幕。在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质量工程”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级项目经费支持下,高校工程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推动了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贯彻“工程回归”的理念,以大工程背景为出发点,突破原金工实习体系,既有目标统一的设备配备方案,又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多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逐步转变为现实,并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1.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建设

我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借助高等教育改革所提供的机遇,经过不懈地改革和探索,在下列八个方面的内涵建设中做出了突出成绩:

1.1工程实践教学理念获得重大进展

1)在实现“工程回归”的认识上,总结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新型的工程实践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为主力,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贯通,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提出了实践的主要内涵:实践是内容最丰厚的教科书;实践是贯彻素质教育最好的课堂;实践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践是心理自我调理的一剂良药;实践是完成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3)积极倡导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贯通,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工程类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养,而人文社会学科学生加强工程技术素养培养,并使之发展为一种全国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向。

4)通过工程实践教学的天然优势和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意识等工程意识。

5)提出了新型的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其实践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很快成为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6)创建了以机电工程为主要背景,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以模块式选课为基本特征,整体开放、资源共享,服务学校、面向本地、辐射全国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7)理清了知识、思维、实践、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关联作用:只有通过知识的认知作用,思维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探究、实现与反馈作用,素质对健康人生的综合保障作用,才能更好地发现和发展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1.2课程建设向高质量和宽范围发展

 1.体现高质量

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方面:2004年,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实习”课程首次跻身于国家精品课程行列;2005年,天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实习”课程和昆明理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山东大学“工程材料”课程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和天津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又有3门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此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一批高质量的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2.体现宽范围

各高校利用丰厚的优质资源,发展出一批新型的必修、选修和培训课程,例如:“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基于Pro/E的CAD/CAM”,“表面贴装技术”,“工业系统概论”,“电子工艺实习”,“实验室科研探究”等。

3.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课程建设为例

在1996年中心成立前,共有6门课程:“金属工艺学”(理论课:2门);“工业系统概论”(理论课:1门)、“金工实习”(实践课:2门);“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课:1门)。中心成立后的13年中,利用逐渐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发展到目前拥有近30门必修、选修和培训课程。中心重点创建了2门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实习”和“实验室科研探究”;3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

1.3教材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在全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教材的体系、内涵、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经过国家级专家组评选,全国工程实践领域仅有5部入选;而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全国同领域入选的教材数量猛增,共有60多部。这足以说明,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省市地方院校,工程实践教学领域教材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在教材的发展上,不仅有纸质教材,还有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如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等。

1.4省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5年,在一批高校的工程实践教学领域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江苏大学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有一批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成果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奖励。

1.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6年,全国有11所高校的综合性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2007年,另有11所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08年,又有11个工程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

1.6教学名师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工程训练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本科生组成。目前,各校师资队伍的学位与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逐步发展为以博士和硕士为主。师资队伍的提升,也使我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在省市级和国家级名师奖的评审中不乏获奖者。自2006年至今,在全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已有多人获得省部级教学名师奖,有2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7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团队首次进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山东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团队进入国家教学团队。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工程训练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1.8突破原金工实习内涵,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将机电常规实习实验转变为在大工程背景下,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环境和管理等综合性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

(2)将常规技术训练转变为部分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的技术集成训练,以及集先进制造技术与工业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

(3)将学习技术技能和转变学生思想作风为主体的训练模式转变为集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并实现模块式的选课方案,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正逐渐形成体系与规模。

(4)将基本面向理工和经管类学生转变为面向工业工程、工艺美术、医学、建筑、新闻等尽可能多的学科,使工程实践成为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

(5)将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转变为包括高年级在内的工程训练和研究训练,发展了针对本科毕业设计,乃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高层人才培养。

(6)由单纯重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转变为同时重视教学研究与科研开发,用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实验技术与实验方法的升级。

(7)有一批学校的教学对象由针对本校发展到立足本校,服务本地区,面向全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8)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施教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中心网站,不仅实现了学生网上选课,教学信息交流与动态刷新,而且实现了校际间的网上资源共享。

2.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质量工程”的有关精神,我们积极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其归纳为“五个可持续”和“五个相结合”。

2.1五个可持续

1.领导重视可持续

我国的工程训练中心发展到现在,尽管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发展不平衡,但为工程实践教育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要保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领导的重视。这是因为,实践教育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领导的持续重视,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可持续

除了常规的训练设备外,近10年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装备,使工程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然而,中心的规模愈大,设备愈先进,维持运行、维修和更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也就愈高。

3.课程建设可持续

随着实践教学资源的发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课程建设也要提高到相应的地位。只有建设出相应的系列课程,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课程建设的发展,又可以推进教材的建设。这样,就可以使中心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4.教学研究可持续

训练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既要有阶段性,也要有长远目标,而长远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来实现。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才能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找到下一阶段工作的主攻方向,保证中心建设全方位向前推进。

5.师资队伍可持续

中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必须造就一支职称、学位、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来进行。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可以系统地考虑中心的眼前建设与长远发展问题,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2.2五个相结合

1.突出教学

中心无论有多少项工作,面向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学工作必须放在首要和优先的地位。中心的教学工作,涉及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因此,各部分的教学人员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精通业务,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2.重视科研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的三项主要任务。科研是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其中,有部分科研成果经过转化,可以直接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大学的科研工作,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3.适度生产

训练中心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拥有比较好的制造设备和工艺方法,有些设备水平并不亚于一般的企业。如果这些设备只用于本科教学,就可能存在浪费。如果将空余时间利用起来,进行科研加工或实现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既可以提高一线教学指导人员的技术水平,又可以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4.加强培训

大学的对外培训是履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除了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外,还有责任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学校的有关领导等。训练中心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履行社会培训的责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培训中心自2003年开展Pro/E高级软件培训以来,共培训兄弟院校学生约15 000人。

5.与国内外企业合作

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经费投入,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宽些,争取在与企业合作中获得双赢,这对中心的发展将很有好处。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努力,逐步发展了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体来看,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在实践教学改革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只要我们坚持“五个可持续”和“五个相结合”,训练中心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清华大学傅水根李双寿武静李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