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8-11
作 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建峰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专家、学者一直从不同视角予以解说。鉴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提升与学科专业之间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必要对学科专业结构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学科专业结构及其是否优化,对高等学校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优化学科专业过程中,应关注这种结构的内涵,注意新兴学科专业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并通过特色诉求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经过资源整合,中国许多高等学校在实现了“规模效应”之后,学术界、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即实现了“规模效应”之后,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路应定位于提升内在实力上,应在强化内部实力,提高内部质量上下工夫———我们不妨称之为“练内功”,并希冀通过“练内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众所周知,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也是高等教育主体———各个高等学校生命力、竞争力强弱主要原因之所在。关于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学术界展开过长时间的、热烈的讨论,各主管部门也采取过不同措施(比较著名的当属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评估”)。笔者认为,伴随高等学校整合的完成,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势必将高等学校“练内功”提到议事日程。可以预测,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及其竞争实力的高下,一定取决于高等学校自身内在、“内涵”实力,而非规模大小、学生人数多寡。换句话说,未来对高等学校的评价、评估,“内涵”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外延”。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高等学校“内涵”重视与讨论。毋庸讳言,高等学校的“内涵”也是一个丰富的概念,涉及高等学校的方方面面: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学生来源、课程设置、学科专业结构等等。人们习惯于把高等学校称为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结构是否优化、合理,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笔者在此仅就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略陈己见。
鉴于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性,学术界不可能对此不闻不问。通过文献检索可知,进入新世纪之后,关于学科专业结构的研究论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研究。研究者往往以总计所在院校为案例,剖析学科专业的结构、质量等。与此相关的各种讨论具有工作指导意义,属于微观研究、实证研究。另一类则是理论研究。此类研究涵盖内容相对比较宽泛,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主张优化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1],将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许多学者讨论了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指出学科专业是高校的竞争力之一[2]。此类讨论涉及培养口径,主张学科专业建设与就业密切结合,强调了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教育结构应与经济结构相适应”[3],许多学者指出了学科专业设置老化、重复等弊端;也有人从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角度,探讨学科专业问题;还有人强调学科专业的发展应朝着“交叉”、“复合”型方向发展,借以增加学科专业的内涵[4]。总之,相关论述林林总总,最大的缺憾是少有探讨学科专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使有所涉及,大多浅尝辄止,为我们留下了较大的研讨空间。
之所以讨论学科专业结构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因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提升与学科专业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与高等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诸多要素: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水准的提高、办学模式、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等等,都与学科专业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赖于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完成向大众化转型的高等教育既给高等学校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使高等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既是高等学校自身实力的竞争,也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学科专业的竞争。有学者指出:学科专业“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另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学科专业领域。”[5]1笔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竞争正在从泛泛的、“隐性”的竞争向公开的、具体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竞争过渡。正因如此,学科专业才称为“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提升这种竞争力必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舍此别无他途。
一、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一般性内涵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已不需要进一步讨论,需要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实现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优化主要应包括哪些内容等等。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大致由三大要素构成:该学科专业的内部结构,并在实践中具体化为教学与研究方向(或曰专业方向);师资队伍及其结构;基础设施———所谓“硬件建设”,如图书资料、试验设备、必要的场所(空间)等。只有这三大要素都达到了优化水准,学科专业结构才能实现优化。
最能够体现学科专业优化与否的要素条件是内部结构。众所周知,学科专业内部一般由若干具体的研究、教学方向构成(有人称之为“专业方向”)。这些方向制约着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学科专业内部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至关重要。比如,英语专业,如果内部结构仅仅是一种“万金油”式的“大英语”,没有其他专业方向,不仅属于结构欠合理,也降解了学科专业的竞争力;竞争力低下的学科专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绝无益处可言。时下许多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或欠合理,主要是内部结构单一,过于宽泛,缺乏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进而导致学科专业“淹没”在同类学科的“海洋”中。我们所倡的优化主要应解决这种结构单一、简单等问题。如何改进呢?除了事先合理设计规划外,还主要依赖于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的配套与优化,必须依赖这些基础条件实现结构优化。
一所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内部结构能否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结构优化是关键环节。因为学科专业内部结构无论设计的多么美好,最终一定要由教师———教育主体付诸实践。所谓研究、教学与教育方向的设置,必须以师资队伍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以说,并非许多高等学校没有注意到学科专业的内部结构,只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难以改变目前的学科专业结构简单、单一的现状。我们不妨仍以英语学科专业为例略加说明。如果师资队伍人才济济,知识储备丰沛,依据社会需求和师资队伍结构,设置、开设一些有针对性、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专门化、专业化的教学教育和专业方向,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各种专业翻译等,彻底改变“大英语”结构单一问题应不成问题。因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既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前提保障。当然,关于师资队伍问题远不止学科专业结构,还涉及高等学校许多方面,笔者暂不讨论。
相关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硬件设施”(包括财力、物力支持)对于学科专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因为许多学科专业对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依赖性乃至不可或缺性,对学科专业的生存有决定性作用。比如,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英语专业对多媒体设施的依赖,各个新兴学科专业对图书资料的依赖,以及某些学科专业对实验、实习、实践场所的依赖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说明,学科专业必须建立在相关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些基础的、物质的条件,不仅学科专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不可能形成我们所说的优化的内部结构,高等教育质量自然无从谈起。
关于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有学者曾提出学科专业交叉、学科群等观点,旨在突出学科专业资源的整合,增强新建学科专业以及老学科专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但这种学科资源的整合只能局限于某一所高等学校内部,充其量是一种“有限度”的整合,对于某一所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这种整合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实施,许多学科群是某一院校的学科群。至于跨院校、跨行业、乃至跨地区的学科专业资源整合,笔者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深入讨论价值意义不大。
二、学科专业的“新”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
伴随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科专业的发展必然呈现动态趋势。例如,今天高等学校的许多新兴专业:计算机(包括软件)、网络技术、动漫、电算化会计等即是科学技术催生的新兴学科专业。可以预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会有一些新的、今天无法预知的学科专业问世。于是,新兴学科专业结构与高等教育质量关系、矛盾自然会不断涌现。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将始终面临新兴学科专业与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讨论新兴学科专业结构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也将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命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持续性的问题。除了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催生的新兴学科专业外,一些新增、新设学科专业及其结构是否优化、合理,也与高等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一个人所共知的普遍现象是,当下中国各个高等学校都热衷于开设(增设)一些新兴、时髦、“热门”专业,其中不乏盲目性、随意性和“一拥而上”、“贪大求全”等现象也比较普遍。比如,英语、计算机、法律、财经(会)等学科专业差不多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共同拥有的学科专业。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近700所本科高等学校中,同时设置法律、会计、经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超过二分之一以上。有近90%的高校都设置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136这种“千佛一面”的重复设置以及学科专业趋同化、雷同化等倾向造成了双重性后果: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制约了学科专业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述,学科专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主要依赖于自身结构的优化。某些学校,设置新学科专业时缺少必要的条件———师资队伍、图书资料、试验设备等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支撑,属于“匆忙上马”,结果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了新兴学科专业的声誉,并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学科专业结构没有达到优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科专业的“新”仅仅是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结构的优化,更代表不了内在实力的更新;学科专业的真实内涵并不与新旧成正比。有人曾提出学科专业创新的观点,笔者对此毫无疑义,但这种创新必须是内涵的创新或更新,而不应是名称、符号的“创新”。就目前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和整体结构,一方面,我们应倡导一种积极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重组上,使老学科专业焕发青春,使学科专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今天中国许多高等学校,新兴、新设、新增学科专业与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形成了一种悖论关系:社会对新兴学科专业有需求,高等学校仓促上马一批新专业,由于许多高等学校新兴学科专业缺少必要的积累和必要条件,导致教育质量136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下滑;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的不能违背的规律,但学科专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比,总有滞后之嫌。显然克服类似悖论尚需时日,学科专业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既兼顾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又能保质保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确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学科专业的设置必须无条件服从高等教育质量,如果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那么,这种学科专业设置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得不偿失。比较理想的路径是,专业学科设置时强化结构优化意识,通过优化的学科专业结构,实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目标。
三、高等教育对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特色的必然诉求
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优化一定通过特色得以彰显。如前文所论,时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化、雷同化、同质化、重复设置等弊端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诚然,克服这些弊端不能寄希望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甚至需要“综合治理”。但笔者认为,消除这些弊端的最佳方略之一是强调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的同时,突出特色。其实,所谓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特色优势。特色和质量永远成正比,高等教育尤其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专业特色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从宏观层面审视,学科专业特色主要通过布局体现出来。而微观层面的特色,则应通过个性化、差异性、不随波逐流等理念得以体现。关于学科专业特色问题,最常见、最流行的提法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人新我特”。这种提法诚然没有错误,但仔细考量,便不难发现值得商榷之处是过于宽泛,属于“普遍真理”———一般性原则,对任何院校都适用。这种“普适性”的提法在某种程度上降解了特色的价值意义,人人都适用实际上等于人人都不适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及其特色的形成,最基本的前提是应具备这种“普遍真理”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更应强调学科专业的个性化、差异性等理念。学科专业结构的个性化、差异性既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具体化的概念。如果一个学科专业及其结构不具备个性化、差异性特点,与其他同类学科专业相比毫无突出之处,特色便会大打折扣。人们批评的学科专业雷同化、同质化等弊端恰恰反映出学科专业结构个性化、差异性的缺失。所谓个性化、差异性在实践中必定体现为“与众不同”。时下中国许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朗的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明确,随波逐流,盲目打造新的学科专业,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适用、课程设置等内容完全一样,特色阙如。某些或某个优势学科专业往往是长期积累、积淀的结果,甚至成为一所高校的“品牌”,这些“品牌”学科实际上形成了个性化、差异性的具体标志。在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中,首先应拒绝“平庸”与“平常”,追求“少而精”,力戒“大而全”,与其有一个平庸的“面”,不如拥有一个精致的“点”;与其被动追随风潮,不如寻找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生长点。比如,许多高校都在大力开设应用学科专业,我们能否换个思路,在这些应用学科专业中开辟应用学科中的新的专业方向,使自己的专业学科从“外观”,到“内容”都体现出“与众不同”。我们不否认,个性化、差异性的产生也与师资队伍、各种基础设施、物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如果思想认识和理念的滞后,也会阻碍学科专业结构特色的形成。我们赞同这样的说法:特色“即新生长的学科专业在一定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或是互补的,或是其发展方向明显有别于其他院校同类学科专业的,或是有明显办学优势”[6]。
结合本文所探讨的核心问题,由学科专业特色角度审视,我们必须注意学科专业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今天中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数量已经实现了“规模效应”,但其结构、内在质量,让人无法恭维。学科专业数量与质量之间不成比例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营造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讨论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科专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关注学校的定位、可言学术实力、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特殊地理环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与布局,以及学校的财力、物力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限于篇幅,笔者将另文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民选,谢仁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教发展的战略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1):
[2]宋亚平.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2):
[3]李 英,赵文报.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9):
[4]许丽英.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9(2):
[5]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4).
[6]周德俭,等.拓展学科专业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03, (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