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1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9期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调节心态,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教学方法是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来开设。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思考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面对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的严峻现实,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课程教学因其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具有正面引导等优势,目前被普遍认为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1]有些高校包括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或专题讲座。但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明确的问题。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应该贯彻“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遗憾的是以往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不够。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一些问题的看法和需求,笔者对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武汉等5省市的14所高校从大一到大三的2651名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与定位(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途径的有效性、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和作用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4个方面共19个题目。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是:大一学生1 045人,大二学生718人,大三学生724人;理科生1 528人,文科生959人;男生1 172人,女生1 315人。一共发放问卷2 651份,回收有效问卷2 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81%。

根据调查的结果,笔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与定位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争论的焦点,有的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和学科化,即将其作为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有的则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因为课程化只能解决知识上的问题,不能解决情感和行为上的问题,而目前有些已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往往把心理学知识课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属性和作用是什么,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课程的性质、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的目的等方面考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目标等与课程定位的有关问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或方法很多,但在大学生们看来比较有效的途径或方法按其所占百分比的多少,依次为心理素质训练(23.2%)、心理咨询(18.8%)、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8.3%)、自助心理调适(14.6%)、学生活动(13.3%)、心理救助热线或网站(7.4%)、心理危机干预(4.6%),其中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被认为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三种有效途径。

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调查发现,51.4%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不是最有效的;22.3%的学生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作用很大;17.1%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另有9.2%的学生模棱两可。

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将该课程与体育、英语等课程相比,43.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重视,30.8%的学生认为有点重视,3.9%的学生模棱两可,仅有4.1%的学生认为高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就意味着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重视不够。但绝大多数大学生们却非常需要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调查结果表明,32.2%的大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必要,46.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7.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只有4.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课程性质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课程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哪些特点是开设一门课程首先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特点和该课程自身的特性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调查结果表明,近9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2.6%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公共必修课,48.0%的学生认为应是公共选修课,还有4.8%学生认为应为专业必修课,4.6%学生认为应为专业选修课,也就是说2/3左右的学生都认为该课程应该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将该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时学生们存在分歧,各有40%左右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导致分歧的原因是:(1)在问卷调查的随机访谈中发现,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但由于现有的必修课程大多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担心设置必修课反而增加了考试的负担,因而赞成依个人需要去选修该课程。(2)在现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确实采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2]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学生认为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比较合适。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特性,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32.4%),其次是一门体验型(27.6%)课程,再次是操作型(18.0%)和知识型课程(14.1%)。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仅是某一类课程而是一个课程体系,它既包括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课程,又包括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活动课程,也包括隐性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环境课程,是一门以学科课程为基础,以活动课程为主体,以环境课程为保证的课程体系或综合性课程。

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认为首先是调节个人心理状态(23.9%),其次是优化心理品质(17.8%)、疏导轻度心理问题(11.0%)、开发个人潜能(10.6%)、适应社会(10.1%),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9.9%)、预防心理疾病(9.8%)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巧(7.0%)排序靠后。另外,大学生认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依次为:调节心态(26.5%)、完善自我(22.3%)、健全人格(15.7%)、改变不合理认知(11.5%)、适当的行为表现(6.2%)。从大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目的来看,大学生的回答非常一致,即调节心态和优化心理品质。这是他们所期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他们所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相吻合。许多研究者都提到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防心理疾病、疏导轻度心理问题和优化心理品质等目标。[3]孔学东等也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服务对象是绝大多数正常的学生,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4]要达到调节心态和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仅仅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设置活动或创设情景,通过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以达到调节心态的目的。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门集知识、体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心态和优化心理品质,具有这样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目前各高校的做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讲“基础心理学”、有的讲“青年心理学或大学生心理学”、有的讲心理健康教育、有的讲心理咨询,还有的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学习指导、生涯辅导等;有的做专题讲座,也有的以组织学生活动如素质拓展训练、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节或周或月等宣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究竟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健康心理学类的内容最受欢迎(19.3%),其次为人格心理学类(13.5%)、社会心理学类(11.9%)和心理咨询类(10.4%),对其他的课程内容如人生哲学(9.9%)、心理治疗(9.6%)、基础心理(9.3%)、心理病理学(8.5%)、发展心理学(7.4%)等,学生的喜爱程度较低。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16.1%)、人际关系(15.3%)、自我认识(14.0%)、压力应对(11.0%)、职业生涯规划(8.7%)、人格心理(8.5%)、生命教育(5.3%)、学习心理(5.2%)、性心理(4.8%)、身体健康(4.7%)、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3.6%)、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3.0%)。

从调查结果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们的看法比较分散,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人喜欢和需要。这表明:(1)凡是能够起到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作用的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2)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3)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教授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实,多数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解决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合适的教学内容到底是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近些年研究者们探讨比较多的课题,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6]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7]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8]以及我们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9]等。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而多媒体辅助(12.9%)、专题训练(12.2%)、系统讲解(11.2%)和学科渗透(9.5%)等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评价则较低。

在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中,大学生认为课外的公益活动(26.6%)、素质拓展训练(26.0%)和假期社会实践(21.9%)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活动,而体育锻炼和社会调研活动则分别占14.5%和11%。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则与张大均2008年[9]经过实验验证而提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整合教育培养模式相一致。

就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相比之下,倾诉法(9.7%)、专题讨论(8.6%)、反思(8.2%)和讲授法(6.8%)等则不太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与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杨秀清提出,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座谈、案例分析、心理剧、团体训练等形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吴晓艳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演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方法。[11]这就意味着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运用是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估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一直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多年来,研究者试图寻找一套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但进展缓慢。姜道春、薛德根曾提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的转变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现由考察内省材料、参与表现、受教育前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多方面相结合代替单一的考察知识。[12]孙福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13]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就评估方法而言也是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心理测验(22.1%)、日常行为观察(21.4%)、学生自我评价(18.6%)、同伴评价(15.5%),而教师或家长评价(6.3%)、作品分析(6.6%)评价的有效性较低。

就评估指标而言也是多元化的,大学生认为评价自身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依次为:人际关系和谐(20.4%)、适应社会和生活(18.9%)、自我观正确(16.5%)、人格健全(14.5%)、情绪稳定(13.7%)、适当的行为表现(8.4%)和客观辩证的认知能力(7.7%)。但具体的教学评估指标还需要更细致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此外,笔者还调查了有关该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1)课程开设时间,1/3以上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好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80%学生认为该课程持续时间最好为1—2年;(2)课程所占学分,近90%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占2个以上学分;(3)班级人数,2/3以上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佳班级人数为30—40人。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2]吕斐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8).

[3]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03,(6).

[4]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5]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6]段康.试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2000,(4).

[7]岳素萍.心理健康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4).

[8]吴彩霞,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0,

[9]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

[11]吴晓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阴山学刊,2009,(22).

[12]姜道春,薛德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13]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