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误用、滥用及其矫正
发布时间:2010-11-18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5期

【摘要】: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是解决高等教育评价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国内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应用水平一直比较低,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的观察,总结、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运用水平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作为解决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手段,对于评价目的的达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尽管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问题很早就引起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1],但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实践中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误解、误用甚至滥用评价方法技术的现象相当普遍。研究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辨识、分析并认真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使用效果,对于运用评价手段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完整把握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内涵在现代汉语中,方法和技术都是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包括物化了的工具、设备等[3]。从操作层面来看,高等教育评价技术是一个包含特定评价活动所采用的程序、工具及其操作要求的综合性概念,其选择和使用与多种因素有关。有效运用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解决评价问题,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评价方法技术的内涵,合理处理与评价方法技术有关的各种问题。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都会涉及下述五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方法技术的功能问题,即一种特定的评价方法技术被开发出来旨在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取得什么效果。其次是方法技术的作用对象问题。任何一种特定的评价方法技术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对象,不同的方法技术往往适用于处理与不同对象相关的问题。第三是方法技术的作用媒介问题,即借助什么手段、采用什么工具处理评价问题。第四是怎样使用工具的问题,也就是工具的操作要求,包括工具的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伦理要求等。第五是方法技术的使用意图问题,即使用者试图运用特定的方法技术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一种评价方法技术的实际效果。实践中,评价者关注的往往是上述第一、第五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考虑甚少,由此导致评价方法技术的价值大打折扣。实践中多数评价活动效果不佳,相当程度上源于对评价方法技术的片面认识。

二、合理选择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价值方法技术作为处理问题的手段有其自身的价值。一种方法技术解决特定评价问题上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是其自身价值的反映。在高等教育评价领域,评价人的方法技术不同于评价物的方法技术,对院校的评价不同于对教育方案或教学行为的评价,每一类评价方法技术都有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这类价值属于工具价值。比如,起源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院校鉴定和专业鉴定方法旨在维持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质量标准,课堂评估旨在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结果评估则试图评判高校教育的质量,它们各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是不能彼此替代的。技术学研究表明[4],方法技术在政治、文化、伦理上并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特定的社会文化或人的价值观。比如,科层管理方法技术推崇的是效率、理性、等级和服从,民主管理方法技术推崇的是平等、参与、协商和自由,它们各自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方法技术所负载的这类价值属于内在价值。比如,院校鉴定、专业鉴定方法强调同行监督、外部控制,课堂评估则推崇教学自主、学术自治。任何一种评价方法技术都具有特定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实际运用中会造成相应的结果。

方法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其运用从属于使用者对方法技术的认识和价值选择。使用者的认识水平和主观意图影响其对方法技术的理解、选择与使用,影响方法技术的效用。要使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发挥预期的作用,需要处理好其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使其与评价目的相一致。如果对评价方法技术的价值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结果。比如,旨在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评价,运用强调管理者权威、依赖外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技术显然是不合适的;旨在增强高校适应社会需要能力的评价,单一的同行评价方法显然不是理想的选择;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传统的纸笔测验方法显然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自觉认识评价方法技术的价值意蕴,合理选择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价值,是有效达成评价目的的必要前提。

三、恰当选用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实践中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繁多,这些方法 技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将一种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与另一种区分开来,为使用者提供了选择的依据。分析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技术关注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工具不同,遵循的使用规则也不相同。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评价者往往试图运用某一类甚至某一种方法技术解决所有的高等教育评价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单一化、简单化技术处理的做法,显然难以完成复杂的高等教育评价任务。

根据评价活动主要依赖定性方法还是依赖定量方法,大体上可以把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区分为量化评价为主和质性评价为主两种类型[5]。量化评价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它的价值,主要以数学方法的运用为特征;质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作概念、程度上的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主要以定性分析方法运用为特征。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量化方法技术的误用和滥用。许多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畸重量化评价,片面强调量化评价方法技术的使用。事实上,由于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很难完全用量化方法描述评价对象的属性和特征,高等教育的丰富价值也很难通过抽象的数字得到说明,因为用于描述高等教育的许多数字本身并不能具备其显示的精确性。比如实践中常见的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评价采用的百分制,最后用一个抽象的数字表示评价结果,看起来似乎很精确,实际上是用抽象的数字遮蔽了高等教育活动中丰富具体生动的细节,妨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丰富性复杂性的认识。在许多情况下,采用量化评价方法仅仅是为了方便处理数据,对于理解和改进高等教育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类似做法往往使人们原本寄予厚望的高等教育评价活动失之于空疏无用,甚至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依托指标系统的量化评价方法技术运用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评价活动都采用量化指标为评价对象打分或分等排队。事实上,量化评价方法技术主要适用于总结性评价,即在某项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以判断最终结果达到预定目的的程度或所取得的总体效益,甄别、鉴定评价对象的优劣,区分对象价值的高低。这类评价往往用数字或等级表述评价结果,以方便管理者使用。而以增进高等教育价值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其服务对象是直接从事工作的人,它需要在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实施之前或过程中进行,主要通过对教育活动参与者感兴趣的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改进工作,往往用分析性的语言报告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在形成性评价中,对评价对象打分或进行优劣分等排队并不是必须的,有时甚至可能是有悖评价目的的。上述两类评价目的不同,评价覆盖的范围、关注的重点、评价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方式、评价结论的表述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许多评价者试图用总结性评价方法技术达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6]。实践证明,评价方法技术选用不当,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依照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技术,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四、准确判断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效用在评价实践中,选择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了解可供选择的各种评价方法技术的效用如何,搞清楚它们在达到评价目的方面做得怎么样。评价方法技术自身的价值与其实际实现的价值并非一回事。从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起源来看,任何一种方法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与特定对象有关的问题开发出来的,都有关于对象的基本假设和有效使用的条件要求,只有当它被用于处理与其关于对象的基本假设相一致的问题,并满足这一方法技术的操作要求时,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而从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来看,现有评价方法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特征,特定的评价方法技术与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特点以及评价要完成的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即特定的评价方法技术用于处理特定的问题,有特定的使用范围,需要满足特定的使用条件。如果不结合评价的目的、不考虑评价对象的特点、不根据操作条件的要求使用评价方法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运用的效果,并不能通过其自身得到足够充分合理的说明。

从实践层面看,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选择和运用,往往受到使用者认识水平和主观意图的强烈影响。使用者的认识水平和主观意图直接制约着评价方法技术的使用方式及其效果。在我国,通过组织控制能够获得预期的结果,是教育质量管理实践关于质量进步机制的一个基本假设。评价作为管理手段引进我国教育系统后,尽管人们毫无困难地认识到它具有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功能,并且特别强调发挥评价的这种功能,但在我国的国情背景和教育管理体制中,评价被依照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理解和诠释,并很快被结合进管理体制,成为教育各层次组织实施管理控制的工具,强化了各级组织对其内部活动和组织成员行为的控制,教育质量的提高被认为是通过组织控制实现的。其实很容易观察到,在我国,评价手段日渐普遍的运用,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改变了组织或组织成员的行为,但却少有证据证明评价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广泛运用的评价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作者参与的一项对上海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领导调查的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认为评价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效果“一般”或“较小”[7];另一项调查表明,教学评价不仅被认为并不优于传统的期中教学检查方法,而且成本更高[8]。如果由此得出评价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没有什么价值,虽然言之有据,但显然失之偏颇。因为造成这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评价方法技术本身,而在于评价者对高等教育质量进步机制认识不充分,对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不合理。由于评价方法技术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得出该方法技术价值不高的结论,甚至否定高等教育评价意义的极端现象,在实践中并不少见,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纠正的一种倾向。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性事务,它与使用者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偏好密切相关。在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传统上对于各种评价方法技术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基于通过组织控制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这一假设,是以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依托的。在这样的背景中,各种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表面上看是改进和提高质量的工具,但实质上是实施组织控制的工具。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立场上看,我国高校各种质量评价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方式,显然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进步机制不一致,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当代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体系中,人被看做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组织成员对教育质量的贡献大小,主要不在于管理者为教职员工提供什么样的工作规范,而在于学校的组织管理制度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什么样的动力、机会和条件。高等教育质量进步是一个依靠高校、依靠教职工自觉努力才有可能发生的过程,只有当评价方法技术真正成为帮助教职员工提高教育质量的工具时,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9]。

五、充分利用丰富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储备情况制约着评价手段的选择,因而影响着高等教育评价实践的效果。系统了解、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状况,是有效利用现有评价方法技术资源的前提。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积累:以纸笔测验为代表的传统学习者评价方法技术相当完备;西方发达国家新近发展起来的以表现性评价为代表的真实性评价方法技术方兴未艾;在美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评价方法技术[10-11],如院校鉴定、专业鉴定,计划评审、同行评审、课堂评估、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广为传播;从企业管理领域借鉴的评价方法技术,如绩效评估、增值评价等影响日增。应该说,现有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还是相当充裕的,其中,学生评价[12],院校评价和培养计划评价[13],课程、教师和教学评价[14]资源尤为丰富,为我们合理评价高等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

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上述丰富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事实上很少得到开发利用,甚至很少受到关注。丰富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基础和现实中单一的评价方法技术手段形成强烈反差,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遗憾。充分发掘、合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资源,是低成本、高效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水平

的一条捷径,值得认真研究。

六、积极开发新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在当代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演变成为异常复杂的专业性活动,目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了解还相当有限。合理评价高等教育,需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证据,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技术。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的长期实践表明,无论是为了发现高等教育的价值,还是为了增进高等教育价值,依靠个别的、单一的方法技术都是不够的。方法技术多样化是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来看,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效益和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是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的必要基础,但目前相关的评价方法技术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亟待研究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社会学习方式的变化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信息与通讯技术改进高等教育的效用、远程高等教育评价等,都是高等教育评价已然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发展、丰富高等教育评价的方法技术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还面临着三个独特的挑战,一是对从国外引进的评价方法技术进行本土化开发,二是对从工商业领域引进的评价方法进行教育化开发,三是解决高等教育评价新问题的方法技术创新化开发。

高等教育评价思想方法不是本土文化的产物,而是从西方引进的,它们最初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问题发展起来的,其运用受到教育文化、教育体制、管理体制、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于解决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问题,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使之适应我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事实上,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西方高等教育系统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技术确实很少使用,或者即使使用,其效果也相当有限,甚至得不偿失。比如,形成于美国的表现性评价方法技术设计实施非常复杂,对评价者、评价时间、评价条件等资源的要求很高,这种高成本的复杂评价方法技术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也许不是大问题,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如何使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再如,课堂评估是美国学者针对高校教师的特点专门开发的以评价为手段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在美国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鉴。笔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长期向国内大学同行推荐,国内也有系统介绍[15],但迄今为止鲜有高校大规模采用,实践中只发现个别运用的案例[16]。如何使形成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有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频频见诸文献的一些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主要是从企业管理领域引进的,如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绩效评价等。这些评价方法技术的认识基础、方法原理、工具及其运用的技术和伦理规范等,都是针对企业情况而言的,并不是为了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要使这些方法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预期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教育化再开发,以使其适应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和高等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学生、教师及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变化?网络化环境中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和表现?如何评价信息化社会的高等教育质量?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开发才能解决的新问题,也是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富明.关于高等教育评估方法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6(1).

[2]孙小礼.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研究提纲[J].哲学研究,2001(2).

[3]吴国盛.技术释义[J].哲学动态,2010(4).

[4]葛舒荃.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分析[J].南京:江苏科技信息,2010(1).

[5]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沈玉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思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

[7]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55.

[8]北京师范大学“高校教学评价现状”调研组.我国高校教学评价活动现状调查[J].高教评估,1991(3/4).

[9]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4).

[10]Banta T W, Associates. Making A Difference: Outcomes of ADecade of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 San Frans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11]Banta T W, Lund J P, Black K E, Oblander F W(eds.). Assessmentin Practice: Putting Principles to Work on College Campuses [M].San Frans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

[12]Heywood J.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 2nd Edition.London:John Wiley & Sons Ltd,1989.

[13]Kogan M (ed.). Evaluating Higher Education [M]. London: JessicaKingsley Publishers,1989.

[14]Centra J A. Reflective Faculty Evaluation [M]. San Frans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15][美]托马斯•A•安吉洛, K•帕特丽夏•克罗斯.课堂评价技巧:大学教师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6]陈晶,周起钊.北京大学教学评估的一个新进展[J].高教评估,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