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这与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对大学科研的侧重有关.也与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科研与教学人员薪酬及职称制度、大学教学评估制度、媒体和公众对大学的评价有关。构建二者新型关系的设想:在体制层面,推行多元的经费筹措、评估和考核制度;在学校层面,践行大学多元发展的理念;在教师层面,鼓励教师多元发展。
关键词:大学;教学;科研;新型关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重心、科研条件等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正如scott所言,“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所产生的这些新环境在一般和特殊两个层面上都对高等教育形成了影响。在一般层面上,它们影响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的状况;在特殊层面上,它们影响教学和科研的具体实践①。”笔者认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功能和取向已得到极大拓展.构建二者的新型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科研的地位激升,教学被置于次要位置,教学与科研关系呈现失衡的态势。全国各类大学,不分研究型还是非研究型,都大力提倡科研;所有教师都大做科研,当教学与科研在时间、精力上发生冲突时,保全科研、应付教学成为一些教师通常的做法。
大众化时期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既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②。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培养规格要求,在培养途径上.可以采用教学与科研适度结合或适度分离的方式。但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大多采取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原因
1.政策导向
1949—1966.年大学以教学为主。1961年9月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当,以利教学。”可以说,至改革开放前大学几乎不做或者很少做科研,基本以教学为主。当时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中科院系统,国家的科研任务基本集中于科学院及各地分院和各个部门办的研究所③。1977年之后开始强调大学要重视科研。邓小平恢复工作后第一次公开参加的重要活动就是1977年8月上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教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现在是科学研究太少”.“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必须搞科研,要承担相当多的科研项目,规划中要明确大学不要办那么多厂,多办些研究室,要出科研成果,这是大学的任务”④。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一个重要方面军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科研任务,为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做出成绩。要不断总结和积累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鲜经验,为迅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贡献力量。”这标志着国家对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不再是所有大学都以教学为主,而是重点大学要努力办成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进“211”、“985”工程,这两项工程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强调凸显了科研在大学中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政策导向及出发点来讲,国家要求重视科研,是讲重点大学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结果却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科研独大.教学居后。
2.制度根源
制度惯性与制度逻辑是大学教学与科研失衡的根源所在。
一是国家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国家重点投资的专项经费数额巨大,以“985工程”为例.以1‘798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预计在300亿以上,最先入围的北大和清华各自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20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结束后,十几所大学把奋斗目标定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依靠的是学校的科研水平:“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高校主要凭科研实力争取。拨款制度已经成为大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风向标”。
二是科研与教学人员薪酬、职称制度:大学将教师的考核、晋升、分配与科研挂钩,有些学校甚至将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唯一标准。教师的声望和价值,主要靠学术成就、研究成果来体现,教学成果对其影响较小:作为“经济人”的教师要实现总收益的最大化,会主动地选择做科研。
三是大学教学评估制度。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本意是为了加强全国高校对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视,却以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衡量了所有的大学,其结果反而促进了科研。
3.社会评价
一是媒体对大学的排名。2008年,网大教育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与学术相关的指标占到57%(其中,学术声誉15%,学术资源20%,学术成果22%;)⑤,这远远超过美国最权威的大学排行发布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遁》(uS.News:md Wc)rld Report)规定的相应指标。排名体系过于强调学术,给占全国高校最大比例的非研究型大学造成了所有高校都需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模式的错觉。
二是公众对大学的评价。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人大众化阶段,但是部分公众依然想当然地认为,凡是科研出色的大学办学水平就高,凡是科研上出色的教师教学也一定成功。实际上,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表明,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三种情况.并不是说科研一定与教学呈正相关⑥。
三、构建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新型关系的举措
在高等教育领域,探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课题,却是一个极易集聚纷争与矛盾的话题。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分离还是结合都不准确,应该构建二者新型的关系框架。
1.推行多元的经费筹措、评估制度
推行多元的经费筹措、评估制度,这是基于体制层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构建。
当前,大学理念和制度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约主要集中于教育标准的单一性,即以“一把尺子量天下”,以研究型大学、学术型人才为唯一追求。高教发展规律寓示两者之问的关系不仅由大学自身发展逻辑决定,更是在外力的干预下不断调整的,其中制度的影响首当其冲。作为不同层级制度主体的政府和大学,应该在制度的制定中贯彻多元化的理念,大力推行多元化的拨款、评估制度,为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完善的大学经费筹措制度。第一.建立全新的经费筹措制度。借鉴国外大学的经费筹措经验,可以考虑建立的嗣度有:受益者补偿教育成本;发行债券,缓解大学经费的暂时紧张;加速科学技术转化,出让专利产品;募捐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大学公司。直接走进市场;通过大学互助,实现大学资源共享。第二,完善大学分类拨款制度。我国可分为两类:维持性拨款(如按人头的教学拨款,基本不存在什么竞争)和提高性拨款(如重点建设拨款,强调的是教育资源向研究型大学倾斜)。实际上,政府的拨款和评估都应该以高等教育分类为基础,按大学类型采用不同的拨款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型大学拨款和评估应偏重科研指标,对非研究型大学偏重教学指标,使各类型的大学只是与自己同类型的学校竞争.在公平和效益上都能兼顾。
二是建立合理的大学分类评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成为未来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参照国外的经验,应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学校设计相应的差异性指标体系进行大学分类、学科排行、专业排行以及地区排行,保证评估对象的可比性、评估指标的差异性,凸显大学和学科特色,形成多元化的办学层次,实现多样化办学目标。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指标项目要突出其完整性、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被评估学校的内涵;权重要合理;评估方法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有一批高等教育评价的专家实施评价。
三是建立科学的教师分类评估机制。第一.坚持分类考核,评价要素要科学合理。评价要素要全面地体现教师的综合水平,将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管理部门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在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指标中引入学术活动要素,如任课教师对该课程有关热点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动态跟踪情况等。同时,在评价教师的科研指标中引入教学性因素,如研究方向与所任课程的关联性、科研选题与教学的结合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数量和质量、研究成果导入课堂情况等。通过考评指标的调整,引导教师自觉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第二.重建、优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质量虽然形成于教学全过程,但是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目的,应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践行大学多元发展的理念
践行大学多元发展的理念,这是基于学校层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多元化发展是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学科、多规格的,因此,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也必须有不同的类型、规格和层次。大学的多元发展有以下思路:
一是紧跟世界潮流,采取多元分类模式对大学进行分类统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根据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多元分类模式对大学进行科学分类,采用新型动态分类框架,让高等教育机构的每一个维度的特征都能得到体现和表征.也让高等教育机构的每一点变化都及时地得到反映。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多样化的今天。由多元分类模式取代单一的分类模式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多元因素中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机构本质特征的参数和指标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并依此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成为问题的关键。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多元发展的理念。立足我国国情,根据社会需要和各个大学本身的条件,可以大致将我国大学分为5种类型,详细内容见表1。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并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仍任重而道远。
表1 我国大学类型及教学科研关系
大学类型
| 人才培养目标
| 科研类型
| 教学科研关系
|
研究型
| 学术型
| 基础研究为主
| 偏重科研
|
教学研究型
| 学术、应用型
| 基础、应用并重
| 教学、科研并重
|
教学服务型
| 应用型
| 应用、开发研究
| 教学为主、科研少
|
教学型
| 应用型
| 应用、开发
| 教学为主、极少科研
|
专科及高等职业学校
| 应用型
| 应用、开发
| 教学为主、极少科研
|
二是根据最新统筹分类结果,切实贯彻我国高校多元发展政策。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大学类型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研究型大学应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但偏重科研的人才培养模式;非研究型大学可采取以教学为主、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而且能够促使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越来越分明。其次,在科研的统筹安排上,要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比例。否则会影响大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研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特点,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其他院校主要搞应用、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但是大学系统以基础研究为主。
我国的少数研究型大学,最好以基础研究为主,将应用、开发的研究任务交给非研究型大学。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大学科研竞争上的公平。使研究型大学不会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因为逐利而迷失方向,也可以让非研究型大学发挥其应用、开发的特点展其所长。
3.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
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这是基于教师层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构建。
一是教研系列。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而科研和教学又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师进行的研究与自身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科研T作实际上是在为教学做准备。教学与科研成了一个统一的创造性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很难确定哪一部分是教学,哪一部分是科研,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教学与科研在内在取向上具有一致性。“拧成了一股绳”,就不会出现教学与科研争时间、争人力、争设备、争金钱的问题;对大学而言,科研方向和课题与学校所设学科和专业相一致,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容易协调一致。
二是教学系列。教学水平高而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可以归入这个系列。一方面,教学型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上,大力发挥自己教学水平高的特长;另一方面,将擅长研究而不擅长教学的教师解放出来专攻研究,教学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各得其所,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此类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结构,做到课程结构科学化、教学内容精要化;要控制课程的总学时,保证研究学时的数量,避免由于课程学习负荷过重而影响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要规范讨论课的设置。讨论课的学时比重及具体形式要由主讲教师决定,避免流于形式,使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是研究系列。一部分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放弃传统的本科教学工作,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按自己所在学校的类型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分别从事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一般而言。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系列教师应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目标是知识的增量产出;非研究型大学的此类教师则主要从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作者:肖兴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