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江苏高教》2011年第5期
【摘 要】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科方向仍将聚焦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凝练、创新与发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第二,学术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矩阵状态势,其核心为创新型人才。由此,大学将逐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创新的策源地。第三,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创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学科基地;创新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到底走向何方,既关系到今天学科建设的现实工作,也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慎之又慎的研究课题。根据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围绕“创新”这一核心内容,本文从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现实出发,分析标杆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状况,对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加以梳理和分析,以期帮助大学在学科建设中,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学科建设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力图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创建发挥作用。
一、学科方向仍将聚焦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凝练、创新与发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
未来的20年,是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大发展时期,是大学高水平的提升阶段。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龙头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认识:“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反对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1]高水平大学无疑有自己强有力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大学在追求高水平发展时候,都会着力凝练学科方向,以特色求发展.
分析多所院校的“十一五”规划,关于“以特色求发展”的具体阐述很多,概括起来,即:要强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突出学科交叉,按照“大平台、大团队”的思路,一方面形成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学科、专业单一的状况,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中,非常强调学科方向的重要性,以学科方向规定学科的特色发展。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说:“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所有大学都该变成一流大学。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美国每个州都有一所旗舰式的大学,但更多的学校很普通,却各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并不嫉妒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名校,相反它们有令自己自豪的地方。它们同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排名里,大学就会忘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高水平大学的经验给我们颇多启示,值得深思。基于自身优势、基于社会需要的学科方向的确定是开展学科建设时要首先慎重考虑并且明确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学科方向问题上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原有的一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在整个学校学科的建设格局中一枝独秀、风光尽占,而应有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有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又正在逐步丧失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还有些学科,固守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老”字当头,缺乏新意和前沿性,与国际的研究趋势脱节……
2006年10月27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3]明确指出: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重要措施,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重点学科不仅居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骨干和引导地位,而且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意见》提出要在“服务国家目标,提高建设效益,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一流学科”指导思想下,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鼓励高等学校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在重点学科方向上取得较大突破。
由此,学科方向将会在不断凝练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前提下创新、发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产生影响力,进而辐射更大的学科范围,带动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对学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构成广泛而长远的积极影响。
二、学术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矩阵状态势,其核心为创新型人才,大学将逐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创新的策源地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必须有为数众多的高水平的学术人才。适宜于学科建设发展的人才队伍应该是以高创新能力和强学术竞争力人才为核心的优秀的创新团队,其呈现的形式是网络化的、矩阵式的。
这种网络化的、矩阵式的学术队伍,既包含我们已有的学术梯队的意义,又从观念上打破梯队的模式,追求的是以创新为根本的人才结构布局。在人才网络中,处于核心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是标志性人才,始终充满创新活力。这样,围绕着某一创新核心,自然形成既相对稳定又富有动态性质的梯队。而核心与核心之间、核心与梯队之间、梯队与梯队之间也应加强联系,形成多渠道交融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具体而言,该结构是多核心的,每一个核心被围绕的是相对稳定的矩阵。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可以看到,人才队伍状况最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的学术水平,因为大学的学术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的学术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师资(如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院士等),他们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公认的成就。这些杰出人才能够凝聚团队,吸引最好的学生,营造卓越的学术氛围,推进大学走向一流。像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便是如此。
因此,对学术队伍的建设绝不能采用行政组织建设的模式,而应当以学术为先,依据学术水平编织学术网络,形成别具一格的组织体。比如,高水平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重在给学者以追求真理的空间,保护学术自由,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任何高水平大学都会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学科状况等特定情况来建设师资队伍,没有统一的模式。像伯克利这样的学校会给70%的年轻教师终身教职,而在斯坦福这样的学校里,只有不到10%的年轻教师可以获得终身教职。所以,面对未来学术队伍建设之走向,我们必须改革按“校、院系、教研室或实验室”传统模式建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比如,设置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研究团队,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将决策的重心适当下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二维矩阵组织模式。”
我国高校的“十一五”规划都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对待,“兴校之举,首在得人”,明确提出要引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队伍”。一些大学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形成学科和人才动态发展的和谐构架(中国科技大学); (2)加强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厦门大学); (3)造就适应研究型大学要求和富于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山东大学); (4)推进“三种经历”(海外研修、社会实践、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中国科技大学); (5)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促进大学治理结构的改善(兰州大学); (6)积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中央民族大学)。这些瞄准未来人才队伍发展态势的措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反映了我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指向。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尤其应该特别强调大学精神的建立,要培育优良的学科包容度和学科融合的育人环境,建立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大学的精神胜过任何昂贵的设备、浮华的装表。如果能有这样的氛围,大学一定能够汇聚一批创新人才,这些人才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们的汇聚将使大学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和创新的策源地。
三、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创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精度的观测、探测、监测、模拟和信息管理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科学研究呼唤基地建设。近些年来,学科基地逐步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培养和汇聚拔尖人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面对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情况,学科基地建设需要呈现新的特点:共享、互通、协作与开放的基地建设指导思想,一方面解决科研设备规模大、费用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要求。而那种只囿于自己狭隘的学科范围、“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6]等基地建设的做法已逐渐被摈弃。
为了给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和研究支撑,日本筑波大学在基地建设上有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他们把学校的所有为教育和研究服务的设施、机构统一设置为外国语中心、体育中心、农林技术中心、教育机器中心、加速器中心、低温中心、学术信息处理中心、同位素中心等18个中心。这些中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负责保养、管理教育和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大型、特殊的设施;二是对凡属共同广泛使用的设备、标本资料及有关研究的辅助业务实行集中管理,以提高利用效率。澳大利亚政府也提出“各高等院校的科研基地设施和科研设备应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和设备都要对外开放”。
除财力的大量投入之外,在高水平大学学科基地建设管理上更是在力求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指基地的能力建设。在共享、互通、协作与开放的基地建设思想指导下,既能顺畅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又能适宜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够突出学校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使教育与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涵式的学科基地建设,应成为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基地建设要重基地能力的提高,并发挥基地多方面的功能。
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艾伦·麦克迪尔米德教授曾说:“一所大学的质量既不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教学大楼,也不取决于它的实验室与图书馆。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即使有风景如画的校园和装备精良的实验室,若不能将最优秀的一流学生吸收到其中,那也只是金玉其外。”靠什么吸引学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流大学之所以汇聚优秀的学生,主要是一流教师的功劳,教师通过自身的学术声誉吸引优秀学生,使他们趋之若鹜。教师的学术声誉如何创建?很简单:一流的科研条件!一流的科研条件吸引一流的教师。这形成了一个集优链:一流的科研条件———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莫不如此!因为,在世界一流的大学里,我们一定能看到一大批既充满着激情与兴趣、又能艰苦奋斗的优秀研究生,在杰出的教授指导下,在宽松又自由的气氛里,日日夜夜地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攻克技术的难关。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发明家都由此而诞生。
问题是何为一流的科研条件?依据内涵式基地建设理念,可以从软硬两方面来看。搞科研,没有必需的“武器”不行,但绝不能只重“武器”的精良,软件建设方是一流科研条件的根本。所以,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基地建设理念,强化不断创新的基地建设思想,构建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基地。
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应该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入手。首先,确立科研实体在体制上的地位,与院系平行,独立运作。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创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优势,实现多种科研资源重新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协作与共享的科研平台。其次,打破传统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建立凭课题出入基地的“出入证”制度,引入竞争与创新理念,使组织机构更开放、人员流动性更频繁、内外联合更充分,以新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把优秀人才汇聚于基地。第三,科研重点应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面向改革、面向实际,建立共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模式,摒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服务实践,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中,培养人才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手段,可以预见,到2020年,我国大学学科基地一定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也一定会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
【作者简介:关少化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