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11-12-1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

摘 要】:在我国,高水平大学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主要是由“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以及省重点大学等构成,这些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彰显并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建设制度创新

上世纪末,国家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并从政策倾斜、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等多方面创造条件。各高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各自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那么,应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要素有哪些?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制度创新的切入点是什么?高水平大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了寻求上述答案,课题组就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问题分析、集体讨论等方法进行,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被调查者包括高校校级领导、高校中层管理者以及教学和科研骨干。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是因为他们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高校内部运行机制有较深的了解,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切身的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在国家高强度资金的支持下,部分高校的硬件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行列。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即软件建设尚未跟上,主要表现在教学、科研、师资、管理等软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硬件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且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水平大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制度缺失与问题

由政府推动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迄今为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优质品牌工程。但由于制度的缺失或不当,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就高等教育整体而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以追求效益为标准的价值观已成为社会审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头等尺码,而校的现有资源却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就高校自身发展而言,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尚显单一,科技创新能力还无法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科研成果与教学、产业的结合不紧密;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等等。

由于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高水平大学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们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着眼于创新人才、特别是顶尖级人才的培养,着眼于重大科技创新研究的突破和下一代的科技创新,其高校纷纷将创新人才培养和领先世界科技前沿列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规划,为本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上述问题不仅制约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有违高等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需要。那么,哪些因素制约了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有53.47%的人认为,国家对高水平大学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但大学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浪费现象;有25.69%的人认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太统一,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有18.75%的人认为,高校重大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有2.09%的人认为,高校国际化开放程度不够。由此看来,无论从国内环境还是国际形势来看,高水平大学建设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居安思危则进,小富即安则退。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难得的机遇,应对严峻的挑战,使高水平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力量。

二、改革人事制度,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国家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项目,加大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许多高校也都以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制定、调整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使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就现行大学教师人事制度而言,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缺乏合理的优选和激励机制,教师能进不能出、职称能上不能下;教师职务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压力;职务晋升过程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学术气氛不够活跃,学术研究继承多于创新。另外,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水平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人事机制不完善、人才竞争现象无序化以及缺少国际一流的学术大师,等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成为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瓶颈。

高水平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这些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高水平大学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8.75%的人认为,人才强校战略是高水平大学第一优先发展战略(见图2),说明这一战略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有81.94%的人认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图3)。

由此可见,进一步改革教师激励机制与人事制度,创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

1、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选聘规则与程序,避免近亲繁殖。

原则上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直接留校任教,在外校工作多年后可再选聘本校工作;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空缺教职,并向国内外同行专家征求对侯选者论文、著作以及教学与研究能力的评价意见,要重质量、重品德、重真才实学;建立教师的优选机制,以保证师资水平。

2、要建立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

学校通过建立和改革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薪酬分配、资源配置等措施,形成人尽其才、优选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出尊重知识、学术自由、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履行追求学术、教书育人的使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

3、改革评价考核制度,促进学术团队建设。

高校应革除“只认第一、不记其余”的不利于学术团队创新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体和个人考评制度,引导和鼓励跨学科创新团队、大师加团队等人才聚集模式的建立,以增强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中,单独列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专项,配套相关特区政策,资助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

三、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压力。所谓机遇,是因为确立了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所谓压力,则是指要求高水平大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前沿科学和服务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做出更多贡献、取得更多成果。然而,目前的科研体制以及学术环境仍然制约着科研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仍较薄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还相当少;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性、持续的发展目标;教学与科研投入失衡,科研新成果不能及时充实和反映到教学中去等。如何使高水平大学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研相长,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统一性。

教学与科研虽属不同性质的活动,但两者工作的对象是一致的,即教学与科研都是以知识为活动的主体。教学通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科研通过创新研究发展知识。国外的许多高校很少用固定的教材,几乎都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最前沿性的科研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质疑、争论与解答,进一步推动科研向前发展。教研相长,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结合,使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当中。

2、通过引导性评价、奖励和晋升制度,提升科研水平和质量。高水平大学对教师的科研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通过建立引导性评价、晋升等制度,以及奖励那些做出重大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上水平,提升科研质量。

3、创新科研机制,完善科研管理。落实科研成果的评价、推广应用和奖励计划,是创新科研机制,合理配置人、财、物教育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财物资源利用率,协调教学和科研发展,为多出高质量成果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4、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以学术发展和学科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建设合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制度,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学科梯队的融合与交流,互相协作,促进教学和科研共同发展。

5、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当调整科研布局,开拓社会急需或学科发展需要的新型科研领域。

四、发展重点学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着力点

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发展契机,集中经费和人力,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建设,应将发展重点学科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是被调查者的普遍共识。调查结果显示(,有50.69%的人认为,支持优势学科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具体举措;有38.89%的人认为,招聘国际一流师资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具体举措;有7.64%的人认为,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具体举措;有0.69%的人认为,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具体举措;其他因素占2.09%。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升高校教研水平,推动知识和科技创新,促进人才的培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很广,就重点学科的选择而言,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看学科长期以来形成的基础实力强与否,因为重点学科应当是该类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火车头”,必须能够起到牵引作用;第二,是否符合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为建设重点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国家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重点学科的选择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应避免陷入以下“两个误区”:

第一,“重学位点申报,轻纵深发展”。目前,有些高校将学科建设简单化为学位点申报,盲目扩张学位点数量,忽视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盲目追求扩张学位点,必然会分散学校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导致学校学科发展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后劲不足。作为高水平大学,必须树立学科建设的整体观,切忌重申报轻发展。学位点和学科点的基础条件建设、学科队伍的建设等工作是有限的,是在一定阶段下可以完成的,属于学科建设的初级阶段,而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的前沿研究、学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是无止境的,属于学科建设的高级阶段。学校应从长远出发,确定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在重申报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科的长期发展。

第二,“重设备投入,轻课题研究”。许多学校花大价钱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一放就是几年从不开箱,或开了箱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极其低下,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钱财。硬件条件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大楼何谓大师,同样,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也难以产生出前沿性的科研成果。然而只重投资买设备,缺乏对前沿性课题的持续投入,没有科研项目做支撑,设备投入的效益就无法发挥。因此,高水平大学应该在硬件建设到一定阶段后,把重心转移到加大对自主性课题的投入上来,将重点学科的建设资金投放到一些原创性课题的研究中来,并且允许和宽容研究的失败,实行可持续性科研投入。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第一,破除重点学科终身制,坚持引入竞争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是扶强不扶弱,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无法形成真正的全程竞争,也使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科缺乏竞争,降低了创造性,而且对其他学科也不公平。一些学科依靠前人留下的成绩和优势,会连续不断地获得国家的经费支持,从而使其硬件、课题经费等方面获得远胜于其它非优势学科。这种一味地倾斜使得这些学科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如果总是依靠同样的成果反复获得支持,则会因得来容易而降低创新的积极性。作为一个真正发展起来的重点学科,目标应该是依靠已有的投入,加强科技与知识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向社会寻求进一步的资金支持。重点建设学科的名义终身制和投资终身制会导致群体与个人创造性的丧失,难以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学术大师。

第二,加强自有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强有力的学科团队,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起点,也是学科建设的高级目标。最近几年来,国内大学教师调动频繁,人才价码不断攀升,造成了无序、无规则的人才竞争。这种做法或许能在短期内促进人才交流,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不利于鼓励忠诚教师、不利于形成良性人才引进等的损失则是无法估量。因此,应该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坚持同工同酬、公平竞争。事实上,加强自有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流。中南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胆启用一批自己培养的年轻新人,这些新人如今都是核心领军人物,其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创造条件培养人才是根本,强化团队才可能真正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看准了人才就必须创造条件去培养,要敢于打破旧条例和传统思维的约束,不断推出新人。

第三,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坚持学科建设为本科教学服务。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本科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加强本科教育,有利于培养未来学科建设的接班人,利用学科建设的成就为本科教育服务是后备人才长期保障的重要条件。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的成果要为本科教学服务,不能只限于研究生教育或用于对外接待参观。另外,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本科生的主讲教师,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五、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教育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调整其布局与结构,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卓有成效,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全面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招生收费和就业制度;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积极性明显提高。

但就整体而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仍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步伐。例如,“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从本质上依然没有摆脱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依然存在“指令一出,千校齐动”的运动式工作方式和“一刀切”的不科学现象;学校的“附属性”、“依赖性”仍未改变,学校本质上不是“自主的实体”。要想改变“指令性管理”,提高资源和经费分配效益,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增强高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保障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政府更新观念是管理和制度创新的前提。不能把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政治化,要把高水平大学的学术自由发展与政治需求脱离开来,避免短期行为决策。

1、制定和完善资源分配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改变高校以行政拨款为主的投入方式。

国家应鼓励社会、企业、团体以不同的方式资助学校办学,参与、监督学校管理,改变高校以行政拨款为主的投入方式,提高学校投资效益。另外,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法律或政策,激励社会、企业等为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基地和实践基地,监督地方政府,切实执行国家法律保证教育投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学校人事聘用、岗位设置、教师待遇、学科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招生考试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应减少统一的政策规定,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水平大学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和传统,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要真正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社会广泛参与下,不仅不会产生“一放就乱”的现象,反而会充分调动高校办学的主动性、能动性,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3、查找问题、提升效益,建立科学、有效和公平竞争的评价机制。

高校评价应按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高校不同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规避高校建设同质化、大而全、高层次化的现象。高水平大学的定位应该是在全国同类学校名列前茅,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理念应是精英型教育,它不同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高校,它是研究性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因此,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而言,应当采用世界同类学校和世界同类学科的标准进行评价,以科研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学术力量雄厚为评价导向,改变评价标准的国内化取向,转变以规模数量取胜的粗放式评价模式。4、深化高校内部管理改革。

高校应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探索与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以及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模式;推进科学决策、教授治学的制度建设,推行制度化、程序化的行政管理模式,鼓励和倡导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民主平等的学术争鸣;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现代、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质量监控保证体系。

5、以管理和制度创新谋求高水平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提到办学自主权,容易被误认为是取消或弱化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其实不然。政府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是高校有序运作的必要前提。学校谋求办学自主权的关键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实现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应摆脱大众化的管理和评测机制,在院校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约束机制是高水平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是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陈丽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