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为衡量和考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情况,问卷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设计了8个问题项,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技能”、“技术创新能力”被认为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而“职业道德素质”、“工作积极性”等则显得不太重要(见表7)。研究生攻读学位前后变化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提升最为明显,表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见表8)。培养单位各二级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视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8.7%的单位选择“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27.1%的单位选择“一般”,4.2%的单位选择“较不重视”,说明培养单位各二级学院在思想上均比较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专业学位社会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30.4%的人选择“非常认可”或“较认可”,58.6%的人选择“认可一般”,11%的人选择“较不认可”或“很不认可”,表明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较一般。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师资资源和水平”和“实践教学平台及条件”是影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表7 衡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单位:%
| 专业知识水平
| 实践技能
| 技术创新能力
| 组织协调能力
| 科研转化能力
| 学位论文水平
| 职业道德素质
| 工作积极性
|
指导教师
| 57.3
| 65.2
| 61
| 30
| 40
| 20.5
| 19.8
| 15.3
|
管理人员
| 55
| 67.2
| 59.2
| 29.5
| 38.7
| 25.4
| 21.6
| 16.5
|
研究生
| 58.7
| 69.4
| 62.8
| 32.1
| 42
| 23.2
| 16.8
| 18.7
|
表8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学位前后的变化情况单位:%
| 专业知识水平提高
| 实践技能提升
|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组织协调能力增强
| 综合素质提高
| 其它
|
研究生
| 48.9
| 51.2
| 32.5
| 25.6
| 19.8
| 5.2
|
三、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培养单位不断增加,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培养类型更加丰富,培养体系日趋完善。总体上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社会接受和认可程度逐步提高。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依然还存在双导师制尚未落到实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性环节不够重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论文要求等与学术型研究生还较雷同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1.发挥导师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学位论文撰写阶段会碰到论文选题困难、论文进展不顺利和写作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导师的指导尚不到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有46.6%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的指导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在培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同时还要指导多名学术型研究生,加上教学和科研的压力,指导教师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精力十分有限。校外指导教师则由于不熟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相关规则流程,以及缺乏与校内导师的交流沟通,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程序,真正选拔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同时,应切实加强双导师制度建设,建立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交流机制,定期开展导师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在招生指标或考核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逐步解决指导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性不足、实践性不强、课程量不够、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差别不大等问题。为此,应借鉴美国、英国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课程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在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专业层面,也要兼顾个体层面,适量增加选修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2]。美国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修课程门数和学分数都有较高要求,如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总门数分别为34门和30门,其总学分分别为140学分和115学分[3],远远超过我国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课程门数和学分数的要求。此外,还应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用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课程的适用性。
3.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我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但远不能满足本单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的研究生表示“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实践基地。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4]。通过访谈了解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制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都明确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实践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企业对共建实践基地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实践教学环节依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薄弱环节。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一方面要通过挖潜和扩容等方式不断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努力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加强对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4.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质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指导教师认为生源质量“一般”,有36%的指导教师认为生源质量“较差”或“很差”,说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选择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初衷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有57%的研究生选择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出于无奈,被调剂出来的”。因此,在国家层面,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条件,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加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度,同时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督,杜绝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视为高校创收途径的短视行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一方面在招生过程中应注重对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所长,致力于提高实践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另一方面应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着力提高培养质量,树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作者简介:朱永东,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张茂龙,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