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4期
2009年初,一则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招生计划在原定扩招5%的基础上增加5万名,用于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主要招收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消息以及有关领导的讲话已清楚地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转换与模式重构势在必行。“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1]武汉大学从2004年起全面推行硕士研究生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明确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并建立起“1+4”硕博连读等配套制度,初步实现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心转换与分类培养。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联系武汉大学的实际,谈一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这一根本性变革。
一、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学位制度不健全,硕士生教育部分地承担了博士生教育的任务,定位于培养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形成了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然而,经过30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硕士生教育的原有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实现硕士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
第一,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急需大批教学和科研人才。因此,在恢复学位制度后,国家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博士日益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而硕士已难以适应从事高校教学和高深研究的需要。因此,必须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日益显著地承担着两大任务:一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二是为博士阶段输送具有研究潜质的优秀生源。其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途。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新变化,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第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是高层次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党政部门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种需求的增长集中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联的工程技术学科、文科应用性学科。但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仍然延续着原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的新变化而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而导致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造成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学术型人才供给过剩,就业困难。从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亦可以看出这一问题。以武汉大学为例,2005年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在科研和高等教育单位、升学或出国、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33.11%、17.8%、49.09%;2006年,这一比例变化为29.71%、18.1%、52.19%;2007年,变化为20.86%、15.45%、63.69%;2008年进一步变化为15.86%、17.51%、66.63%①①。从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岗位目标已显著地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向党政管理岗位、企业经营管理岗位。这充分说明,我国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及时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
第三,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生教育面临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高层次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研究生就业去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和谐发展。
第四,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心转换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等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尤其在硕士层次,专业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大大超过科学学位的获得者人数。在发展中国家,硕士专业学位亦获得迅猛发展,赶超科学学位指日可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仅占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10%,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世界潮流,切实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
二、从学术研究到科学实践: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向
与培养学术型人才目标相适应,我国现行的硕士生培养模式特别强调高深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训练,课程设置重视知识结构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是重要环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强制性要求。要实现硕士生培养目标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重心转换,必须对原有的硕士生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和结构性调整,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要求的新型培养模式。
第一,要优化课程结构,从强调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向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交叉性和前沿性转变。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具有异乎寻常的作用,科学而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原有的培养模式下,过分强调专业课程,忽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门数过多,课程内容高度分化、相互重复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相适应,必须建立新型课程体系。首先,要强化和拓展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加强学科通开课的开设力度,将本门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学科通开课,要求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同学习,以便拓宽和夯实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增强知识的延展性和适应性。在武汉大学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4-5门)。其次,要压缩专业课程门数,促进专业课程的优化组合,减少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应用性。最后,要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数,设置大量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类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课。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习的顺序和时间,甚至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已有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
第二,要转变教学与指导方式,从“师傅带徒弟式”向“协作式”转变。在原有模式下,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课程都是由一位教师从头讲到尾,听课的学生也多是本研究方向,甚至是自己指导的几个学生。这种课程教学方式不仅效益低下,而且不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妨碍与相关专业的其他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新型培养模式要求大力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推行研讨式教学法,每位任课教师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个人学习和研究的精华、心得传授给学生,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我国研究生指导方式具有浓厚的“师傅带徒弟式”的色彩,实行的是导师个人负责制,导师和学生的师徒关系和门户意识很浓厚,导师指导小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很小。这种指导方式一方面不利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研究生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脱节。因此,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大力推行协作式培养方式,实行复合导师制,由校内外两名以上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政府官员等担任研究生第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应强化专业导师组的集体指导职能,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门户之见。
第三,要加强实践训练,从校内理论学习、技术开发向校外实践锻炼延伸。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下,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在“象牙塔”内深居简出,闭门苦读,倾心研究,很少有接触生产生活实践的机会,往往写起理论文章来有一套,但对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不熟悉,动手能力也不强。而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走出学校,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线经受洗礼和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此,必须大力推进高校与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培养,建立大量而稳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通过让研究生广泛参加应用性课题攻关、社会调查、挂职锻炼、见习实习等,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适应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武汉大学非常强调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在为期一年的集中课程教学后,专门预留一年的时间让硕士研究生参加科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同时,武汉大学还着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已在武汉铁路局、汉川电厂、深圳市、宁波市、十堰市、襄樊市、梧州市等单位和城市建立了数十个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各院系也都建立了大批稳固的研究生见习实习基地。
第四,要调整毕业要求,从单一性的学术性标准向多样化的标准转变。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长期以来学术性标准一统天下,几乎所有高校都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才能毕业,必须做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学位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这种过分强调学术性标准的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相适应,我国高校必须调整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以强调实践能力的多样化标准取代单一的学术性标准,侧重于考查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而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硬性要求,学位论文也强调实践应用,甚至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发明成果、项目策划书、设计方案、研究综述、文学艺术作品等多样化的形式取而代之。这些思想和做法已在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得到了体现。
三、从观念转变到制度建设: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石奠定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人们总习惯于用原有的学术性评价标准来衡量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为主向应用型为主的转变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诸多观念障碍和制度瓶颈,这就使转变观念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成为关系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变观念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前提。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观念跨度是很大的,如果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观念和相应的培养理念不能得到广大研究生导师和各级管理干部的内心认同和贯彻落实,这项改革将陷入进退不能的尴尬境地。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以解放思想为旗帜,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刻阐释和宣讲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运用新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和衡量新型培养模式。为了推动观念转变,武汉大学自2004年以来召开了数以百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导师和研究生座谈会、管理干部的培训会,通过集思广益和广泛交流,使广大导师、研究生和管理干部充分认识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功能转换和模式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从而初步实现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建立还必须有配套的制度予以保障。在招生选拔方面,要淡化初试成绩,扩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改革复试的方式方法,强调对学生知识宽广度、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而不再以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建立健全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为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制度支持;要建立跨学院选课制、选导师制和转专业制,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多方教益,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增进能力和提高素质;要建立复合导师制和创新实践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学位授予方面,要根据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修改和调整有关规章制度。此外,在大力推进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同时,也必须为少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预留制度通道,以便为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武汉大学目前采用的是“1+4”硕博连读方案,即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中,通过综合考核,确定部分科研潜质突出的学生为硕博连读生;将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课程打通设置和有机整合,硕博连读生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课程学习;课程学习结束并经过再次筛选后,从第二学年开始集中进行四年的强化科研训练和从事科学研究,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