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2-11-1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 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1 年第7 期

【摘 要】:本文基于实践视角,将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聚焦在厘清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变革教学方法上,并就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课程指“课程体系”或“培养计划”,狭义的课程指“单门课程”,与教学密切相关。王伟廉教授认为,“课程主要指向目标和内容,教学主要指向实现目标、传授内容的途径、方法和手段”[1]。因此,课程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涉及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选择等;教学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涉及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这也是英国课程之父泰勒(Taylor)关于课程所提出的两个基本问题,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所以,从课程的这两个基本问题出发,关于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把两个方面形而上地往上追溯,它们同时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包含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三个基本层面。

一、应用型本科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目标?

从整体看,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是特定学科的“专业主义”和狭隘“职业主义”的混合物[2]。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层次逐步分化,高等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化形态,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很难以单一模式适应多样化形态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对传统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本科教育合法性问题进行反思。

如何将本科教育的定位或目标用文字来加以描述呢?现实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表述的。一是从宏观层面上区别于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本科教育目标表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养,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质”[3]。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 Bok)从生活准备角度提出了本科教育的8项基本目标,分别是:(1)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2)批判性思维能力;(3)道德推理能力;(4)公民意识;(5)适应多元文化素养;(6)全球化素养;(7)宽广的兴趣和知识面;(8)就业能力[4]。二是针对专业而言来描述本科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所有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较之更加具体化些,如果结合各高校的具体专业的教育目标将更加细化。

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情况看,宏观层面上的表述在本科教育中基本上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强调思想道德、责任心以及能力等,但是在课程体系以及整个培养过程中往往又忽视宏观“素质”的培养。而微观层面上的目标,如培养某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却又显得十分宽泛,没有明晰不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尚不足以有效指导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

鉴于目前微观层面本科教育目标范围比较宽的现实,为了进一步细化目标,有学者提出的基于“学科—行业—职业”链视角的目标定位是值得重视的[5]。以工学门类的电气信息类为例,它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若干专业,每个专业又有若干专业方向,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它分为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等方向,而每一专业方向又有适合该方向的岗位群,如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有电子检测技术、电路设计与维护等多个岗位群,每一岗位群又有多种不同的工作岗位。由学科到行业再到职业,数量逐级增多,口径逐级变窄,其对应的学科、专业、岗位不同,各高校培养人才任务也就各有差异。研究型大学主要进行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为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专业类院校更关注专业对口,在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职业类院校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针对目前培养目标过于宏观、雷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可以从“学科—行业—职业”链的视角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则应更多从专业方向、职业的角度出发设置专业,确定兼具学术、技术和职业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使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化。唯有找到适合自身参与竞争的市场,高等学校才更具竞争力。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应该关注什么?

课程体系是指大学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大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载体,包含了课程各个层面的性质,把课程的知识、目标、计划、学习、评价诸多要素整合为一体。

课程体系主要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6]。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应该有自身特点,从实践视角看,现行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即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定位问题。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灵魂,培养目标统领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等。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传统精英教育时代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培养模式,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忽视素质与能力教育,培养目标泛化,这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不足。在大众化背景下,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不断增加,但往往缺乏自己特色及其准确定位,影响到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

二是关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比例及功能发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争由来已久。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沿袭新中国成立前学科专业教育“学术并举、崇学为上”的理念,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相对忽视通识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众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等学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严格地说,目前我国众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称之为公共课程,如大学体育、军事理论课程不属于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指向是宏观层面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现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以及教学过程实践取向的不足,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宏观层面素质设定目标相距甚远。

从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看,就应用型本科而言,存在“学科化、体系化过重”的问题。过于体系化的结果使得专业教育的学时数过多,挤压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过于学科化的结果使得应用性不强,很多课程仅仅是“为知识而传授”,而非面向应用所设,难以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应用取向”。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职业性课程更多地被融入课程体系中,随之而来的却是课程知识碎片“拼盘化”现象日趋严重,从而影响着专业教育课程功能的发挥。

三是关注课程选修的自由度和适应性。课程选修自由度是高等学校“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而课程选修适应性标志着课程适应学生和社会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选修课程一般有单一课程选修(任意选修和指定选修)和课程组选修(专业方向模块选修)两类。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受到课程资源的限制以及课程开发理念、管理的影响,使得选修课程实际自由度、适应性受到较大的制约。单一选修课程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开设的众多课程的目标不够清晰,仅仅起到了扩充知识的作用;二是给予学生选课的权限不足,由于缺乏选课的有效咨询,学生不清楚哪些课程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学生实际上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课程,而且将容易获得学分作为选课动机的人也不在少数。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组的开设旨在面向大学生未来就业领域,以“窄方向”解决本科教育“宽口径”教育的初次就业能力偏弱之不足,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但是,由于师资等条件制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一般只能开设2 组,课程面向工作的领域尚不够清晰,课程的应用性特色还不够明显。

四是关注总学分的控制和实践课程教学的比重。不难发现现今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通病是,改革往往是课程越改越多,学分也越改越大。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是普遍受关注的,两种情形在改革中经常出现,一种是实践比例提升十分缓慢,不得不借助延长“上机”时间而改变,另一种情形是借助于“放羊式实习”的膨胀而改变。分析其中的缘由,不难发现改革并没有在课程的有效整合上下工夫。对应用型本科而言,不仅要关注实践教育的学分比例,更应该单独构建起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了实践教学“三层次”构架的做法,即验证操作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其实验项目整合还不够深入,诸如能较好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的类似于工程教育“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不多。

五是关注“实践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 一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考虑。从横向类型的拓展看,可以根据专业定位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的人才目标来展开,不同的定位应有不同侧重的课程环节来保障。从纵向学程的细化来看,每一种定位目标的人才均可采用诸如“平台+模块”,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内外结合、校企结合等细化的过程组织模式。从实践角度看,目前应用型本科中普遍还存在着课程组织模式单一的不足,尤其是校内封闭培养的现象严重,其结果是毕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偏弱,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度不够等。另外,也存在着“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倾向。

不难发现,影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架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来自大学教师的“学术导向”,有的课程开设依据教师学术兴趣,有的课程的设置严格遵循学科理论逻辑体系,即过于强调了课程设置中的“学科化”倾向。二是来自院校自身的“资源取向”,即有什么资源开什么课,没有资源就不开课;三是来自市场的“需求导向”,表现为依据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等开设课程。相对于研究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应突出“需求导向”,而且,这种“需求导向”应该很好地体现在基于应用导向基础上的学生全面发展指向的、充分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上。

三、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教学方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教学艺术,但是在以学术探究为主要导向的大学氛围里,教学方法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大学生生源的变化,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期盼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教学目标、内容等不得不跟着发生变化。因此,大学的教学方法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但是,思想的重视并不表示教师愿意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倾力付出,因为人们对教学方法存在着众多的不同认识,实践中还碰到一时难以逾越的困境。

有人认为,教学方法仅仅是教授课程内容的手段,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几乎无暇顾及教学方法,或者干脆认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方法本身;有人认为,尝试教学方法改革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但是,对于大班教学盛行的今天能否改革教学方法存有疑义,况且改革教学方法,是否也会影响大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呢;有人认为,大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黑箱”,万万不可揭开,否则大学的“高深学问”“学术自由”难免受到外界的挑战;也有人认为,新时期教学方法的提起,与大学教育民主化思潮有关,是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等。实际上,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的重视与课程教学目标乃至本科教育目标的达成密切相连,同时必须与应用型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将很大程度地改革应用型本科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以及忽视有效思维培养的通病,是实现宏观上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支撑环节。

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功效各异,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例如,人们习以为常的“填鸭讲授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以最少的时间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自然在大班教学盛行、知识记忆为重的今天被广为采用,但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是该教学方法的明显不足之处;“问题讨论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对讨论的核心问题具有理解透彻不易遗忘的功效,因而有助于应用型本科培养学生的思维;“实验法”、“实习法”的优势在于学习者的切身参与,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然而,现实是“填鸭讲授法”大量地占据着大学课堂,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很多仅仅停留在教师及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上,教师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积极的从事教学方法改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利益的权衡是必须考虑的。为了改革习惯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每一位教师能完成的,加上教学方案设计的巨大工作量,没有合适的教材等,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缺乏主动性。而教育管理者的兴奋点并不在此,科研排名、资金筹措等自然是重点考虑的方面,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自然是排列其后了。

如果对教学过程作细细的分析,不难发现存在两种极端价值取向,一种所谓“控制取向”,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方法以传授为主;另一种所谓“探究取向”,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过程典型地体现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如“讨论法”“实验法”等。日本金子元久教授认为,大学的教育力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上,事关本科教育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就确实应该引起我们大学校长、教师和管理者的重视了,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将主要集中在厘清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变革教学方法上。作为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着重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要凸显素质要素,并且通过“学科—专业—职业”链思维来细化兼具学术、技术和职业特点的专业目标规格;二是在课程体系的构架中,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来显现素质目标,通过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导向、提升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和适应性、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变革“实践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来显现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特色,以落实专业领域的细分目标;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应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适应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作者简介:陈新民  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