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如何变“输血”为“造血”
发布时间:2022-08-26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8-23

近十年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渐优化;经费投入大幅增加,财力保障得以完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然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仍面临区域间差异凸显、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困境。如何变“输血”为“造血”,使西部高校更好地承担起为西部地区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1.调整政策,催生“造血”机能

记者: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使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些政策收效如何,还有哪些不足?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西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实现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从依靠“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转变,更好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田贤鹏:我国高校对口支援西部计划已实施了20余年,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政策工具类型日趋多元,但激励、系统变革等“造血”工具使用较少;相关政策集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两个维度,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等方面还有待深化;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注重宏观指导与精神激励,缺乏实质性的效果评估与必要的监督问责。建议今后加强政策工具与内容的适切性,针对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等可以为西部高校带来巨大效益的领域,加大能力建设与激励工具的投入,同时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学校管理领域注重增强相关主体参与的自发性与协同性,将“自上而下”的布置落实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主动落实,并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保持良好且持续的资源传递与能力创造,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强化手段,建立支援经费与组织机构的双重保障。政府应围绕高校对口支援制定长期的战略性教育发展规划,不断修改、完善、创新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鼓励更多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投入到高校建设中,努力推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的灵活调整与长久实施。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邹琪:研究发现,2010年提出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显著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下一步,中西部地区一方面应加快调整学科体系建设,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重点支持新兴专业和一流专业的发展,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地区产业优势和产业转型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中西部高校要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主动承担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与当地政府开展如工业技术、乡村振兴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校地合作研究院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未来技术学院,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北京大学教授蒋凯:在支持西部高等教育方面,需要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在具体制度创新实践中,政府应当为西部高校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供制度创新的指引和支撑;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校的转移支付和政策倾斜力度,提高西部高校教师薪酬水平,改善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科研条件,增强西部高校吸引和留用人才的能力;鉴于西部高校吸引和留用人才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实施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增强西部高校“造血”功能;发挥西部重点高校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推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创新和升级转型。

2.引人“有重点”,留人“有机制”

记者:虽然有所缓解,但西部高校仍然面临“留不住人”和“孔雀东南飞”的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咏梅:让教师甘于“留下来”就要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稳定和谐的婚姻关系、自我感知较好的健康状态与教师的幸福感密切相关;此外,在衡量工作收入与教师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时,工作压力、工作生活平衡感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显示,应发工资水平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经济状况差是西部地区高校教师主要压力源之一。因此,提高工资水平、缩小期望值与实际工资之间的差距,可以降低教师对工作压力的感知水平,减少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平衡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潍坊学院发展规划处何珊珊:对西部高校而言,仅仅依靠丰厚的物质条件和东部高校“抢”人才只能“治标不治本”,或许可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短时间任教,但其稳定性、可持续性很难保证。而这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般为学科带头人或核心科研人员,在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一旦离开,就会给西部高校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损失。因此,西部高校应创新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坚持“严控总量、提高质量”的原则,重点引进紧缺人才和团队。同时,也可以组建本土教学科研团队充实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在其指导下共同开展科研教学,将高层次人才流失后的损失降到最小。此外,西部高校要用好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政策,积极与东部结对院校进行师资交流,如选派本土有潜力的优秀教师、科研人才和青年干部到东部高校进行为期1~2年的进修学习,为学校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厦门大学教授王洪才:随着东部高校竞争越来越内卷化,东部高校人才扎堆局面开始出现,这为西部高校引才创造了机遇,这些人才在西部高校将大有用武之地。

然而,目前东西部高校均缺乏对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入研究,传统的人才体制束缚了人才跨区域流动,东部高校缺乏人力资源输出的思想准备,西部高校缺乏有效接收并使用东部人才的机制体制。建议国家建设东部人才输送西部高校的财政支持体系;东部高校实施援助西部高校人才发展计划;西部高校建立人才融合发展机制;东西部高校广泛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借助东部高校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体系现代化。

3.把握内在要素,分类发展有重点

记者:现在大家已形成共识,西部高等教育要发展,实现自身的内生发展是关键。下一步,如何从宏观战略上推动西部高校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西部”“中西部”概念太大,不能发挥“靶向治疗”的作用,“捆成一体”也是制约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瓶颈。要想实施“靶向治疗”,就要将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由“齐步走”调整为“部分先行”。建议在西部建设高教发展特区,即由中央政府参照经济特区的做法,为高等教育发展划定特区,既可以学习深圳模式,也可以学习浦东新区建设,甚至可以学习海南自贸港的做法,建立国家级高教发展特区,让试点地区获得一定的自我发展和探索的政策自由,同时,对于积极追求改革的地区,要追加必要的人力和物质支持。试验区可大可小,如一省之内的“贵阳—遵义”省级试验区,中等范围的云南—贵州试验区、川渝试验区,较大范围的大西北、大西南通道改革试验区等。待积累经验后,可以推第二批、第三批,逐步扩大。我想,这既可成为中国高教发展特色,也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

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姚聪莉: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各省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通过区域内部的整体布局,促进各省份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理性竞争。作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领头羊的四川、陕西和重庆三地,应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建立高等教育发展联盟,通过发展经验借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科研项目合作力度等方式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全面提高。贵州、云南、广西、甘肃等地区应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加强与实力较强高校的合作。而对于长期处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洼地”的宁夏、青海和西藏等地,政府应增加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石河子大学教授蔡文伯:一是大力支持高校对口支援建设,增加援疆、援藏等支援西部高等教育建设的高校数量,依据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的学科特点和意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在教学科研项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流等多方面实施对口支援计划。二是建立健全动态评价体系,邀请国内外行内专家确定高校发展综合评价维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基础的高校进行分类测评、诊断评价与综合评比,并将评价结果与财政拨款、政策倾斜等挂钩。三是把握高校建设内在要素,注重科研成果价值转化。各高校可以采取引育结合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采取动态评定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与科研潜力;大力培育与地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各类专业人才,提高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助力区域经济建设结合市场需求挖掘科研项目,主动与企业联合、与市场接轨,研发创新产品,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联合企业投入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