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杨福家: 如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
发布时间:2010-06-0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财经网》 2010-05-21

《财经》记者对话著名教育家杨福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 )

什么是大学?

【《财经》记者 马国川】记者:这些年许多人都在批评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大师,温家宝总理也在一些场合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直言对我国教育现状有一种危机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福家:其实温总理已经回答了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问题。2007年5月14号,温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于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要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术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这样,真正的大学就形成了,就会有一批有智慧的杰出人才出现,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这段话在本质上回答了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记者:如何具体化呢?

杨福家:关键在于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我们首先要回到基本问题上来,即弄清楚什么是大学,或者说一所大学要有哪些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有型资产”,它比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楼”的含义更全面,还包括设备、图书等等;第二,要有“人力资源”,包括“大师”。“大楼”、“大师”的说法来自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他说过:“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个说法不完整,并不是梅贻琦先生讲得不完整,因为他不是回答“什么是大学”这个问题的,梅贻琦讲这句话的背景,1931年清华大学在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学校已把重点放在引进大师上,而不是过多地关注房子,于是他强调大师的重要性。

除了大师,人力资源还包括优秀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大学有没有优秀学生,以及他们能否在一流教授指导下,在人文、科学技术的前沿探索方面或为社会服务方面,以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夜以继日地努力奋斗,是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几年前我曾夜访剑桥大学,晚上10点,仍有大批优秀学生与导师在实验室科研。我深有感慨,难怪剑桥大学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世界一流大学,这种情景到处可见。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教授曾经说过:“什么叫一流大学?只要在周末晚上去看看那里的灯火是否辉煌”!确实,在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里,我们一定能看到,一大批既充满着激情与兴趣,又能艰苦奋斗的优秀研究生在杰出的教授指导下、在宽松又自由的气氛里日日夜夜地在探索自然的奥秘,攻克技术难关。不少诺贝尔奖获奖者和大发明家都由此而诞生!

记者:一所大学除了“有型资产”和“人力资源”,还需要什么?

杨福家:还要有“文化内涵”,就是要有大爱,包括爱师、爱生、爱国家、爱世界等等,这是学校的一个关键所在。任何一所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例如哈佛大学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思想战胜权威”,前校长萨默斯说过,让进哈佛的每个学生都成才。哈佛大学把所有的学生都看成金子,没有好生和差生之别,问题是让他们怎么发光。萨默斯曾经出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他当新校长不久就有一个新学生来找他,说你是经济学家,应该注重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我发现你的一个数据有错误。一个新学生敢向校长挑战,这就是哈佛的文化。难怪萨默斯说,如果哪一个大学能够有这种文化,它就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美国大学排名第一。哈佛大学过去三年曾和它并列第一,但最近一次又落于其后,原因在于普林斯顿大学有两个指标超过了哈佛大学。虽然普林斯顿大学目前仅有6000多名学生,但是小学校拥有大文化,它可以接纳有精神病的纳什教授,没有让他下岗,这就是宽容文化——“美丽的心灵”。

文化对于学校非常重要。而我们很多大学欠缺着文化。不管是在哈佛大学还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谁都不代表真理,老师也不一定有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去领悟真理。所以,师生之间可以讨论,甚至争论。钱学森当年在美国读书时,在与老师讨论中,也曾在争论中气得老师把书摔在了地上。可第二天一大早,他的老师冯﹒卡门就告诉钱学森:你是对的,我是错误的。可中国的大学呢,从漫画的通常表现手法就能看出区别来:一定是老师在台上,老师显得很大,在中央;学生画得很小,在旁边;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一个个在问老师,老师什么都知道,他是发布真理的。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宽容、不浮躁的学术环境,都是大学应有的文化。良好的学术环境是造就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除了“文化内涵”, 一所大学还要有良好的办学体制。

记者:一流大学要有有形资产、人力资源、文化内涵和良好的办学体制。您是否认为,除了有形资产外,其他三方面我们都很欠缺。

杨福家:现在国内大学软件、硬件建设失衡。较普遍的情况是大楼、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大有改善,其中很多建筑很豪华,甚至远超国外一流大学。此外,不少大学还都有好几个校区,且相隔甚远,不得不开班车,学生、教师大量时间浪费在路途上,这与当今先进办学理念背道而驰。同时,大学的软件建设则被忽视,大师、优秀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方面相对欠缺,没有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笔者到过国内很多大学城,参观了不少名校新建的校区,但感觉不太好,因为看不到这些名校原有的优秀文化传统,看到的只是漂亮、甚至于豪华的建筑,但却没有人气。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主要是观念和体制造成的缺陷。在观念上,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高等教育的特点,不了解建设一流大学的要素;在体制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充分发挥教授在办学上的主导作用。当前,教育存在问题的核心就是体制问题,这是我们当前改革的一个关键。

依法办学是关键

记者:那么,怎么解决体制问题呢?

杨福家:总结起来,关键是三句话:爱师爱生、依法办学、无为而治。

“爱师爱生”是常识,为什么要强调?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爱师爱生”的大环境,就不能把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它就很难做到。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大学纷纷实行所谓的量化管理,一个教师每年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甚至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决定着他的待遇、名望和升迁。这能说是“爱师”吗?英国大学教育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从15世纪开始就实行导师制,每个人从进大学那天起,就有人关爱他。剑桥有一句导师的名言是:“我的烟熏将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人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储存火种的地方,而找到火种并且点燃,不光需要训练的技术,更需要爱。可是在国内,大学生和学校、和老师的关系越来越淡薄,这能说是“爱生”吗?“爱师爱生”不是空洞的说教,它与体制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没有良好的体制就没有良好的氛围,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记者:您所说的“依法办学”主要是指什么?

杨福家:作为现代大学,做事要有规范,要依法办事。法律包括宪法、教育法等,在这些法律基础上,各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宪法”,即大学的章程。其实,《高等教育法》早就明确规定,各学校必须要有章程。但是,现在有多少大学有章程?谁是按照章程办学的?要做到依法办事,大学首先要制订自己的章程,有了章程,依法办事,最后达到无为而治。老子最欣赏“无为而治”,使老百姓感受不到上面有一个统治者,这就是最好的统治。如果各大学有了自己的章程,教育部就不必什么事情都亲自去管,而是放手让大学自己去做。唯一需要教育部做的是监督大学是否依法办学。

记者:爱师爱生、依法办学、无为而治这三个方面中,核心恐怕还是依法办学。

杨福家:对,现在大学体制的关键是“按法办事”。比如,诺丁汉大学的章程有一百页,各种权利义务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要做领导首先要懂得这个法,必须按法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章程之上。

记者:我们的问题是无法可依,即使有法也不依。

杨福家:我对此深有体会。我在国内有很多顾问的头衔,都是毫无意义的。前些年我到深圳开会,当时的市长许宗衡临时约见我,劈头就说,你从此就是我们深圳政府的顾问了。之前没有任何人通知我,我完全没有准备,市长一句话就给我戴上了“顾问”的帽子,这样的顾问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但是,在依法办学的大学,顾问是有意义的。几年前,香港大学问我能不能做校长特别顾问,我表示同意后不久,香港大学郑重其事地寄给我一个文件,文件里规定了顾问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清清楚楚。我签字后,做了六年香港大学顾问。2005年,我辞去香港大学的顾问职务。辞职的原因是因为我做了香港政府“大学资金委员会”的国际委员,这个委员会决定各个大学的经费分配,要求其成员不能与各大学有利益关系,所以,我必须辞去香港大学的顾问职务。而在内地,所有的顾问则都是“终身制”,不需要辞职。

记者:没有想到,人家的规定这样具体清楚。

杨福家:一切都是有法可依的,而且非常清晰,我们的大学就缺少这样的规定。所以我认为,各大学都应该根据法律制定章程,然后由人大会议承认章程。这样一来,各大学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章程来办事,这就是“自主办学”的含义。

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里有明确规定,各大学“自主办学”。遗憾的是,落实不了。

杨福家:怎么自主办学?不是来自个别人的恩赐,而是来自法律的授权。

记者:我觉得是两个层面问题,一个是各大学没有章程,无法可依,一个是即使《高等教育法》里有规定,但是有关部门不能做到依法办事。

杨福家:实际上,西方大学的章程不需要批准,只有它没有违反法律就行。比如美国的教育部无权干预大学的事情,大学就是按照自己的章程去办。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大学的章程可以请人大批准,只要获得批准,大学就按照章程办事,除非违法,违法就根据法律处理。教育部的职责就是监督,保证国家的法律得到贯彻。像美国的教育部,大门口有两句话“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这是它要管的事情。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做到“自主办学”,才能有非常民主的气氛——“民主办学”也是《高教法》里明确规定的。只是大家不太注意罢了。温家宝总理说,一所好的大学要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怎么保证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这就需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民主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