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谢维和:育人是大学科研的重要任务
发布时间:2011-09-1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11-09-15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访谈实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应如何与教学紧密结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探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个必须”。对此,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有人认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应从三项变成四项,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谢维和: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肯定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出的四点期望,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重托和重视。高校一定要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三项基本职能还是四项基本职能的争论,我的理解是:无论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还是文化传承创新等这些大学职能,都要围绕人才培养展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各项工作都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大学的科研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要支撑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锻炼,也是为培养人才服务。

根本任务与基本职能之间并不矛盾,大学的几项基本职能要共同来支撑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教学与科研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制,或者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要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许多大学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授课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该学科的科技发展前沿展开,努力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探讨与解决一些现实与理论问题。高水平的教学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科研,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探讨未知世界,提高研究水平。

育人是大学科研的本质特征

记者:大学的科学研究要为人才培养服务,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也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谢维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必须大力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增强高校科研能力,不仅要提高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师的科研能力,最重要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有科研支撑,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撑。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应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仅能够了解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知识。

记者:通常人们看到的大学科研工作大多是以各式各样的科研项目为表现形式,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科研项目的管理。项目科研是否是大学科研的全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才能算是高水平的,是否一定要是大项目科研?

谢维和:完成科研项目是最具体、最基本的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基本特点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多数还要以一个个的项目形式来展开,但由于大学科研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科研只是大学科研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然而,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科研工作大都被科研项目牵引,这对于学校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某些领域的自由探索,特别是那些可能需要长期努力与投入的基础性学术性的研究,甚至可能会失败、但也可能出真正原始创新成果的研究,是不利的。大学的科研,不仅需要项目引导,同时也更加需要学术引导。

大学科研应该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人才培养服务,因此大学的科研与科研院的不尽相同。大学科研应该更加宽泛,我个人认为,大学的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是自由探索。如果大学的科研完全被项目牵引,这将不利于大学的科学发展。从我国的科研现况来看,能够做一些应用性研究包括技术创新的,还是大有人在。而中国目前最薄弱的还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这恰恰是影响、制约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清华大学的经验来看,科研工作一方面是项目科研,这主要指国家的科研项目,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另一方面是自主科研,是国家专门根据清华的整体科研情况,拨给学校一部分科研经费,让教师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教师在完成这些科研课题的同时,将科研精神、科研思想、科研理念传达给学生,启发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

高质量的科研不应完全以项目大小来区分。大项目可以培养人才,小项目同样也可以培养人才。从学科分类来说,工程技术方面的项目,可能大多都是大项目;但数学、物理、人文等方面的项目,可能大多都只是团队项目或个人项目。因此,不能以大或小来作为评定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是不全面的。

另外,从科研项目的服务对象来看,有为国家服务的,也有为地方服务的,这只是层次上的区别,但不能以此来衡量科研水平的高低,而要看你为你的服务对象提供的这种服务或产品是不是最优秀的。如果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是好的,那就是高水平的、高质量的。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高等教育是培养18岁以上的大学生,学前教育是培养6岁以前的小孩子。那么,学前教育也可以有非常高水平的,而高等教育中也有低质量的,所以高层次不一定就代表高质量。

记者:刚才您提到,大学的科研应该有别于科研院的科研。那么,应该怎样定位大学科研?

谢维和:大学科研定位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其定位应该有三个不同的脉络。第一个定位脉络是跟教学相对应的,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即大学的科研是跟教学相并列的大学几大职能之一。

第二个定位脉络,大学科研更多的是一种基础性的、自由探索式的科研,这与其他具体科研机构项目研究不大一样。因为大学本身是一个文化机构,它应该更加突出和强调文化传承创新、突出和强调知识与理论创新。我们在与一些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时发现,这些企业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往往定位于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十年以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技术,这也反映了大学科研的功能与定位。

第三个定位脉络是与企业对应的。大学的科研尽管是以知识创新为主,侧重知识探索和基础研究,更偏重于原始创新和基础性创新,但同时也应该承担某些方面的技术创新的任务。就我国国情来看,我们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还不足,因此,我们的大学也要较多地介入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新的转型与升级。

从总体上讲,大学科研应更偏重于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自由探索相结合、与知识创新相结合,这是我理解的大学科研的基本定位。

科研评价呼唤科学的标准

记者:目前许多高校在总结科研成果、进行科研评价时,科研经费的多少成了一个重要指标,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高校科研的“经费指挥棒”,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谢维和:以科研经费作为指挥棒,动辄拿科研经费多少来衡量科研水平,我认为这个做法某种程度上是不合适的。科研经费是什么?它是科研的成本,不能说科研成本越高越好,而要看你的科研产出才行。所以拿科研经费去评价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在方法论上是犯了一种非常机械的因果关系的错误。认为科研经费越多,产出就越多、质量就越好,这显然是很不恰当的。科学研究的逻辑并不是投入的越多,最后的产品质量就会好,这中间有很多变量在发挥作用。科研经费是必要指标,但不是充要指标,它有其合理性,但仅仅用这个指标来进行科研评价是不够的,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标准。

记者: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对大学科研进行评价,标准何在?

谢维和:在确定标准时,首先,最根本的一定要明确大学科研的本质:大学科研能不能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能否为人才培养服务;同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科研能不能支持和促进国家的发展战略,能否解决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些都是衡量和评价大学科研的重要标准。

我有一个观点,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对大学科研的投入无疑是最有效益的,也是最有效率的。但从具体和短期的角度来看,则不能简单地以效益或者效率作为标准评价大学的科研。相比较而言,效益是评价企业的标准,企业必须要讲效益;效率是评价行政机关的标准,行政机关应该讲效率;而效果应该是评价大学科研的标准,大学科研必须要讲效果。所以,大学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效益或具有多大效率,这些不应该成为大学科研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大学关键是要讲效果,这才应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另外,大学中自由探索、原始创新或者知识创新的评价标准,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实事求是地说,要说一所大学的科研能力强,在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中的能力强,根据是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是看科研经费还是看SCI收录,好像都不太准确。这个标准的设定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个人初步认为,衡量大学的科研能力,至少应该关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大学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大学科研对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大学科研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即三个“贡献率”。当然,对于这样三个“贡献率”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比如,大学科技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应该包括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如何体现的、科学研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如何发挥作用等。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大学的科研应该为国家、社会、科技与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具有一种贡献的基本取向。如果一所大学的科研不能对国家和地方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靠得妆的支撑力量,就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因此,能否“靠得妆也是一个非常根本性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