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11-05-24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一所大学的光荣与梦想。
大学之大,育“大人”之谓也;大学之学,在于“明理格物”也。走过115年风雨历程的西安交通大学,迁校55年来扎根大西北弦歌不辍,精勤育人,见证跨越三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波澜壮阔。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个百年历程中,以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学生?西安交通大学以自身人才培养的实践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在历史进程中探寻一流大学人才培养
以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空间,这个问题离不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大学的文化精神,特别是中国大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大转变。因为高等教育不仅是单纯地培养大学生走出校门,更要担当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中国伟大复兴的使命,要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世界文明做出一个中国人理性的思考和应有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从它的起源就带着历史的使命和民族的责任,十九世纪末清朝一批仁人志士立志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民族,免受列强侵略。当时盛宣怀上奏朝廷,要学西方“实业报国”,于1896年创建的交通大学,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国立大学之一。中国大学的起源决定在未来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社会对它的要求,国家对它的期望,以及历史和民族对如何办大学,成为人们心中一种抹不去的寄托与情怀。
承载着中华民族要发展、要强盛的历史责任和期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学习西方开始,在教育方式、教材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都体现出“学习西方高等教育,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人说交通大学是“东方的MIT”不足为奇,当时主政学校教育的福开森教务长及一半以上研究员都是聘请国外的学者,教材几乎都是MIT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唐文治校长,就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同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陶冶和培养,要求“当做一等学问,砥砺一等人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全盘学习前苏联。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1952年国家进行大的院系调整,合并私立大学,逐步文理分科,强调专业化教育。院系大调整,使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专业性,这也是适应当时社会结构对人才培养需求所进行的模式转变。当然,中国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曾迷失在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压抑了10年革新图变的力量,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迸发出春天的活力和喜悦。更多师生走进校门、走出国门,走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也让更多师生明白,大学承担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这样的改革大潮,同时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大学必须做出严肃的回答。
在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固然能让他们有着一定的个人成就感并获得一定的社会回报,然而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是没有办法通过一堂课,让教师体会到价值和回报的。这就要求大学要把每个教师的个体创造性,通过教学组织起来,形成大学系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现在我们更加强调:教师不能为了自身价值的追求,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因为“人才培养”才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四步曲”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始终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应对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营造育人新环境,建立学问和人生砥砺合一的教育?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授业,更要关注课外解惑,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富有交大精神和特质,有信仰、有理想的全面的优秀人才。从2003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先后进行了四项重大改革:提出“2+4+X”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工程坊”,推行本科生“书院制”,倡导“体育精神”的人才培养。
这“四步曲”就是用实践来回答: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教育在西安交通大学特定校园文化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四步曲”贯穿了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创新、实践、管理、文化”全过程,形成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完整思考和实践。
第一步“2+4+X”:让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为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开始探索“2+4+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4+X”是基于通识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2”是本科前两年进行通识课程和宽口径专业基础教育,注重道德、行为、健康等方面的教育;“4”是将本科后两年的课程学习,与两年的硕士生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本科生高年级引入导师制,重点是课程与教学组织的改革;“X”是针对不同的学科、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不一样,而实行的博士学习年限弹性制。在“2+4+X”中,强调通识类核心课程的学习,特设“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生命与环境、世界文明”五大类核心课程,向大学生展现一个全新的对社会、对文明、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带来更宽阔、更深层次的思考。
2010年学校通过实施新版本科培养方案,对“2+4+X”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升华,推行通识类核心课程,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让“因材施教”更现实,同时突出“工程实践”,给学生更多自由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
在以“2+4+X”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中,如何才能让更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西安交通大学先后以少年班、钱学森实验班、宗濂医学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班等实验班,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创新和实践,以钱学森教育思想为指导创办“钱学森实验班”,扩大学生的知识涉猎面,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强调艺术与科学的相辅相成,为国家在未来20-30年工程和基础交叉学科领域培养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第二步“工程坊”:让学生指尖上的创新闪光
培养创新的人才,使之具有创新的意识,必须创建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环境。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创建“工程坊”,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指尖来学习他感兴趣的知识,体会动手的愉悦,“小制作、大创造”,获取构思产品的能力。“工程坊”以承担学生教学实习、自由实践、项目实践为基本任务,并向全校学生的科技社团开放,解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问题,通过学生跟实际的物理世界的交互来获得知识。
在“工程坊”自由实践活动中,学生靠兴趣驱动,进行各种工程实践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冲动和兴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插上梦想的翅膀。西安交通大学学生机器人队通过“工程坊”实践,连续3年问鼎全国机器人大赛冠军,蝉联亚太区总决赛桂冠,智能车设计大赛、航空航天航模锦标赛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拔得头筹。“工程坊”不仅传承了西安交通大学“重实践”的历史和传统,而且与图书馆、校园网共同构成大学生在课外获取新知识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第三步“书院制”: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才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对每一个怀着憧憬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大学之于他们,最重要的是人格养成,并找到个人的发展之路。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试点“书院制”,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在同一书院居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自我管理,将学生睡觉的地方改变成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书院制”,学生专业学习所在的“学院”承担学生的大学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生活所在的“书院”侧重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养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互补,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
学院教师作为书院的学业导师,辅导员作为书院常任导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分享大学生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服务于书院社区的管理员和来自不同专业学院的老师,这三支队伍紧密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和健康成长。
大学生在校园里就应当“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彭康老校长的“三活跃”成为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目前,八大书院通过学生社团、网站建设、学生活动、体育俱乐部等,营造充满青春活力的书院特色和书院文化,打造适宜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大环境。
第四步“体育精神”:让追求卓越成为学生的习惯
一所合格的大学,是把教育教学搞好;一所好的大学,更要注重人格养成;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前两者之外,还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我们培养出的人,要有宽阔的基础,扎实的理论,那还要有一种崇尚体育、追求卓越的精神。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体育中心”,逐步改变单一上课的体育课教学,组建各类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参加一两个体育俱乐部,培养同学们崇尚体育的精神,让体育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体育精神就是追求卓越,体现一种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服从规则、遵守公共的秩序。参加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感情的交流。运动员在一起共同参加一些体育项目,要有团队,要有合作。大学倡导体育精神对青年人的心智成长和行为养成意义重大。大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和有理想的人,这是大学始终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西安交通大学自2009年以来,大力推行体育教师进书院,指导大学生体育社团和群体体育活动,实行体育学业导师制,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和行为养成,让群体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
用一流的教育教学传承文化开创未来
大学是人类前进的灯塔,要用教育的理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是对百年交大自身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必将成为我们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的精神力量和历史激荡。
一个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一个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一流大学的文化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它必须能够培养出具有世界范围竞争力的人才,并且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学生首先就要把课上好。如果课堂教学做不好,一切无从谈起。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倾心地为学生讲述对课程的理解,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要融汇知识,要把前人的智慧、把正在发展的这门课的知识告诉学生,激发学生的一种冲动和激情,让学生听完这门课豁然开朗。
一流大学的建设不但要追求学术卓越,还要注重软实力的建设,注重师生的价值观、道德和情操的教育,并尽最大努力将其贯穿于学校的办学思想之中。因为道德是维系我们社会正常秩序和进步的基本准则,道德也是科学精神的基础。我们要做出独创性的研究工作,自然要以很好的道德修养来做心理和思想上的保障,就像我们的杰出校友钱学森那样,内心始终拥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注重道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地服务社会的意识。
我们培养学生注重道德教育,实际是要在基本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中国要走向世界,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打交道,而且要使得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人类和平与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的要求。大国走向强国,首要的标志就是国家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能够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认同。
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使他们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和人类面对的各种挑战有更深远的认识。需要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如何实现最好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才能回答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诉求。
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所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形成和产物,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流的大学不是靠各种指标、数据堆积出来的,它要有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就,社会公认的杰出人物,并能为后人留下传奇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流大学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