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9-28
人物介绍:王一丹 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资深教育专家、世界银行教育部门职员发展培训项目负责人,创办并组织了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创新性课程,并在教育与技能、就业政策、中等教育、公共和民营部门合作等领域完成多部专著和文章。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国际教育和管理博士学位,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北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信息技术、全球化、移民潮、人口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转变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有知识、有能力、有技能的劳动群体(包括所有就业人口),还取决于是否能够为劳动群体提供学习和更新知识及技能的机会,使他们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可能的政策选择是什么?近日,世界银行资深教育专家王一丹的新书《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教育的灵活性、技能开发与就业能力》中文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前,记者对王一丹博士进行了采访。
人才培养面临何种时代挑战
计算机正在辅助或取代大量的人工劳动,很少有人在一家企业内工作一生,很多服务业的工作不仅要求专门技能……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向人才培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王一丹:首先,技术进步缩短了生产周期,显著地提高了生产率。在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计算机正在辅助或取代大量的人工劳动,从而导致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对于复杂的沟通技能(即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特定信息的能力)和专家式思维(如组建问题的能力)的需求稳步上升,而对那些只需要常规认知和低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
其次,流动人口的增加也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挑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2009》显示,每年约有500万人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居住,其中大部分是高技能人才(总累计人数约2.1亿人,占世界人口的3%)。更大规模的移民发生在境内。约有7.4亿人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些境内移民大多数是非技能工人。这对教育也提出了多重挑战,例如,如何把移民培训成技能工人,如何确保移民子女在其流出地和流入地都享有相同的学习机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很少有人在一家企业内工作一生。发达国家的现状是如此,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也日渐明显。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一个人在18—44岁期间,平均更换11个工作。了解这一趋势对教育部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张文凭不能再终身受用。其次,提供变换职业、更新技能和再就业的培训十分重要。
记者:那么,这个时代对发展中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是什么呢?
王一丹:发展中国家劳动人口技能培训需求增加。2010-205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亚洲劳动人口将增加22%,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劳动人口的地区(34亿)。这个趋势凸显出发展中国家把快速增长的青年群体培训成为具有技能的劳动力的重要性。
服务业的发展也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技能需求。过去十多年见证了全球范围内从农业向服务业转移的显著变化。很多服务业的工作不仅要求有专门技能,还要求具有语言、管理、人际交往、解决问题以及决策等“软能力”。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正规经济通常占到整体经济的半数以上。非正规部门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多种技能,包括创业技能,如管理、财务、沟通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
记者:在这样的趋势下,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王一丹: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建立一个灵活的教育体系。二是注重提供新的、适应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三是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学校和工作之间的联系,为人们未来就业做准备。
改变传统教育结构,建立灵活教育体系
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是选拔性而非全纳性的,教育被分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互不相通的轨道,受教育者一生往往只能做一次选择,而且教育过于正规化。
记者:如何理解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建立一个灵活的教育体系?
王一丹:好的教育体系应该为人们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从而为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供机会。
传统的、选拔性的、以学历为导向的正规教育和培训模式,已经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要实现国家的繁荣,所有的公民,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都需要开发自身在能力和技能发展方面的潜力。成功的教育体系应当帮助人们实现继续学习和就业的需求。
今天,教育承担着多重任务:为人们步入高层次的教育、及时就业、更新技能和变换工作做准备。科技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使技能更易过时、工作流动更为频繁、变换专业和职业司空见惯。因此,教育在提供职业转换、技能更新方面的作用需要加强。
记者:当下教育在灵活性上存在哪些不足?
王一丹: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缺乏灵活性,其教育体系是选拔性而非全纳性的。教育被分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互不相通的轨道,受教育者一生只能做一次选择,没有补救的机会。
同时,长期以来,教育过分正规化。提供教育或培训意味着教学楼、学位、文凭、几年的学习期限和全职教师的配置。这种模式不但花费高而且周期长,且不能及时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非正规”教育,特别是网络学习和短期培训,通过灵活的课时安排和兼职学习等形式,可以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教育的一次机会还是二次或多次机会被认为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第一次机会(如上大学)的人来说,第二次机会不仅意味着重新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改变人生的机会,而且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记者:灵活性在教育体系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一丹:灵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它的结构。在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是教育系统中最具灵活性的部分,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学生都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在社区学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课程。
近年来,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出现了一股逆潮流:那些成功地完成了四年大学教育的毕业生正进入社区学院更新并学习市场需要的技能。2000年,这个群体的学生占到社区学院学生总数的16%。他们的特点包括:第一,兼职学习,选修一门或几门课程;第二,具体专业选在技术和职业领域,诸如计算机、律师助理、商业、会计、物理治疗、工程相关学科、室内装潢、电子工程;第三,寻求更好的职业机遇。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生回到社区学院就读的原因有:寻找新的职业(占56%)、获取发展第二职业增加收入所需的技能、更新职业和技能、丰富个人,以及体验不同课程以确定职业生涯等。
美国的学习体系在支持其发达经济方面表现出两大优势:一是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即在人们有学习动力时提供学习机会,而学习动力并不一定出现在高中或大学初期。二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由社区学院开设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软能力和新技能开发是重大课题
开发以培养软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方法、评估标准;建立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以及将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到教育领域的机制。
记者:您提到教育要提供新的、适应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什么是21世纪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王一丹:对能力和技能的需求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工业化社会的能力和技能在今天仍然需要,但已无法满足21世纪的需求。
迎接21世纪的是巨大的信息和科技革命。获取信息、跨语言交流、使用并创造新技术等能力成为核心生产力。因此,在当今世界,极为重要的是掌握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技能。语言作为沟通和贸易的手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印度为例,由于大量劳动力具有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并熟练掌握英语,其在世界信息与通讯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技术依然重要。有研究表明,拥有众多工程师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那些拥有众多律师的国家。21世纪的能力可以概括为三类:认知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软能力”。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Gardner)认为,“目前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为过去培养学生,而不是为未来的世界培养学生”。他提出了“面向未来的五种思维”:第一,学科思维,即至少掌握一种思考方式,形成独特的以特定学科领域、工艺或专业为特点的认知模式。第二,综合思维,即能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客观地理解和评价这些信息,并将它们变成对他人有意义的信息。第三,创新思维,即可以开辟新领域,阐明新思路,提出不寻常的问题,激发新的思考方式,得出出人意料的结论。第四,尊重思维,即能够注意并欢迎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尝试理解他人,并与之有效地协同工作。第五,道德思维,即将个人的工作性质以及个人所处社会的需求和愿望联系起来的能力。
记者:对软能力的需求是否针对发展中国家?
王一丹:“软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如前所述,服务业和非正规经济的从业人员需要软能力。现在很多人在中小企业工作,或在大企业的项目团队中工作或自主创业。在这些领域,人们往往要承担多重职责,需要多种能力。因此,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对软能力的需求跨越国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适用。例如,在菲律宾,雇主对核心技能进行了排名,排名靠前的包括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独立工作、沟通、谈判和领导能力等。在法国、孟加拉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对工作要求的描述表明雇主需要的是领导能力、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在法国,一份招聘广告把个人的精力、参与度和性格作为重要条件。在孟加拉国,对一个场地维护经理的要求包括“具备卓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作为业务经理、人际关系的拓展者、创新者和能力开发者所需的高度的领导才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个汽车业的专家要求具备“出色的、在机构内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能力……致力于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并拥有与多学科团队工作的经验”。
记者:如何培养出具有软能力和新技能的人才呢?
王一丹:软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但也是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对软能力的需求有很大差距。教师总是更关注考试,而学生则为考高分而竞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标准只限于硬能力而非软能力上。如果要发展软能力,现行的考试体系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进而开发出一套有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培养软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对软能力的评估标准。
培养社会和经济所需的新技能也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瞬息万变的经济中有效地培养学生所需的技能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二是将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到供给方——教育领域——的机制。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要有行业的参与,应加强雇主在教育中的声音、减少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和不足,实现当前就业和技能培养体系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这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尤其重要。
如何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更好过渡
教育的干预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实现就业。制定并实施一个综合的,涉及政府、学校、企业及个人等的全方位战略更为有效。
记者:在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您认为,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王一丹:青年人可能寻求完成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但教育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优质的教育应当传授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得青年人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工作和社会中去,成功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记者:为什么对许多学生来说,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变得越来越困难?
王一丹:社会对学生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关注是最近产生的现象。它与青年人的高失业率和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漫长等待期,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
几十年前,在许多国家,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按照人口统计数字和对各行业的职业构成的预测来规划教育。这种预测是以劳动力市场变化小、经济和科技结构稳定为前提的。然而,当今的经济、组织和科技结构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这些变革使企业内部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从规模缩减、外包、企业合并到产品转移,导致了对劳动力期望值的提高,也使得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变得日益困难。
在很多国家,最近几年中,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公共部门的人员已经超编,而大学生的期望值仍然很高,从而导致了较高的大学生失业率。
受教育程度被看作是就业的关键因素。在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教育程度高会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受教育人口的失业也很普遍。例如,首次求职的人比其他人有更长的就业等待期。在全球范围内,大学毕业生或来自较富裕家庭的人比那些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人经历的等待期更长,因为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更高和承担失业的能力更强。
记者: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哪些关键因素?
王一丹: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人的就业取决于综合因素,包括就业机会、工资、劳动力市场规则、相关的教育和技能、资格、家庭背景、工作经验、职业信息和个人选择,等等。这些因素意味着教育的干预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实现就业。制定并实施一个综合的,涉及政府、学校、企业/雇主及个人等的全方位战略更为有效。
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并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经验,是帮助学生未来就业的关键。雇主可通过提供工作经验和最终就业在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和工作之间的联系也部分地取决于学生个人,因为何时进入劳动力市场、喜欢什么工作以及具有哪个领域的专长由个人决定。应鼓励个人抓住技能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利用自身优势来应对技能的短缺,使自己能够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无论学生完成哪一级的教育,大多数毕业生都会在本地就业。因此,要减轻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压力,鼓励当地企业参与以提高教育的相关性和就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尤其如此。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当地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是董事会由雇主代表和来自不同企业的教师组成,这些合作也给学校带来最新的设备捐赠。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企业的员工帮助学院搞项目,学院反过来帮助企业发展商业生产流程。与此同时,教师参与他们企业同行进行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这一伙伴关系也培养出了当地企业高度需要,尤其是新兴工业需要的毕业生。
记者: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
王一丹: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非自然形成。政府的干预和激励机制是使企业成为培训伙伴的关键。一些政府,例如英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已经尝试鼓励雇主为青年人提供工作经验、学徒培训和就业机会,包括为企业提供工作安置补贴和工资补贴等。
随着就业选择的扩大,职业信息、咨询和指导变得日益重要。由于市场的不公平性,最贫困的人群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所以他们对职业信息和指导的需求最大。因此政府部门的参与是必要的。公共部门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学校建立职业信息网络,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的信息。
学校在职业咨询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并强调职业顾问的作用,以及提供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课程,为他们未来就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