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06-20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 谭天伟
学科发展到当今的阶段,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单一学科、单一群体或个人就能轻易取得成功。我们不仅要以学科大师为榜样,还要意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如果大家认真分析高校里发展得比较好的团队,就会发现他们不是死抱着原来的学科,而是将本学科的知识延伸到新领域。
我自己就是一个得益于“交叉学科班”的人(当时没有明确的“交叉学科”的说法)。本科阶段,我在清华大学攻读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专业,大四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转专业的机制,但是学了4年的本专业的知识,很少有人愿意突然转到另一个陌生的专业。只有我和另一同学下决心转到生物化工专业。应该说,这次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没过几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然而此时我们已经成功转型,成为我国比较早的研究生物化工的专家。相比一些传统学科中知名学者比比皆是的情况,一个新兴学科没有如此多的“权威”、“大人物”,从事新兴学科的科研人员可以放手拼搏,没有那么多框框架架的束缚。用此事例,我只是想说明,同学们应该把这次选择交叉学科的机会,视作未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要强调交叉学科,不单单是我个人的体会。实际上,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划分得比较细,一些专业在国内高校开设,但在国外却没有开设,还有许多新兴学科在不断诞生。也有些人质疑过交叉学科是玩文字游戏,内涵却“换汤不换药”。事实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研究的是生物中的化学,化学生物则是研究化学分子中的生命规律。不久前,我关注到怎么用全合成的方式廉价制造青蒿素,前一部分用生物的手段制作青蒿酸,后一部分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做出了青蒿素,准确率达40%~45%,大幅度降低了青蒿素的成本。所以,科学上的创新并非一个学科可以单独解决问题,往往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钻进这些学科的人可以看见不同学派、不同思想在相互碰撞。
我希望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能够切实支持、扶持交叉学科培养计划。大家知道新事物产生的同时必然带来新问题,首先涉及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改革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课程体系、学分认证方式等问题。我曾经参观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公室,发现大部分的办公室门都是敞开着的,每间办公室里教师都被一群学生围住,我原以为这些学生都是研究生,细问之下得知,那竟是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只要学生有兴趣,可以随时跟教师发电子邮件邀约,共商学术问题。这种互动、平等的高水平交流与探讨,是高水平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看到的不只是师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潜心探讨,更应该关注到在这样一种交流中,双方不断产生出新的理解、新的火花。
必须强调一点,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产生新成果的火花看似不易,但确实弥足珍贵,建议老师要支持和保护学生们不太成熟的想法,哪怕是看似荒谬的想法。因为诸多原始的创意就来自于一些看似不成熟、不实际的想法。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说过,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印度学生相比,有两个较大的差别。第一是跨学科的知识框架,国外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宽度比我国学生要大许多;第二是我国学生缺乏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学生总认为老师是对的,书本是正确的,而不敢大胆地质疑。在我看来,我国培养跨学科人才、顶尖人才,与国外的差别主要基于上述两点。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做到两点:第一,一定要尽快融入到各自的创新队伍中去,了解新学科的全貌。学生初入新领域必然要接触到新知识,学校将提供一定的经费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培养学生参与交流的精神,同时也希望团队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第二,一定要借助自己原有的学科优势开拓视野,培养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或者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一门新学科,或者是在新学科中注入新的研究方法、诞生新的发明。
无论是学科前沿,还是技术创新,都希望大家以另一个学科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探讨、解决。这也是这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产生新的交叉学科的成果,特别是能够诞生一些创新性的学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