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文化困局”与“大学文化场”建设
发布时间:2014-06-1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06-16

当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校园中,均出现了一些令人颇觉困惑的文化现象和行为,笔者姑且称之为“文化困局”。

2014年,高校校园中的女生节与往年颇为不同,写着“星星”“都教授”“千颂伊”“啤酒炸鸡”等词汇的横幅火爆各高校校园。清华大学挂出一条横幅“我不是都敏俊希,但我给你买炸鸡和啤酒”,一经曝光,纷纷被国内媒体转载。这都源于2014年初火爆荧屏的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据媒体报道,这一剧目在中国网站点击量超过25亿,风靡各大高校。无独有偶,2012年韩国“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更是征服了世界,其“精神病毒”般的节奏和旋律以及骑马舞步,引发了全世界的收看和模仿热潮。在中国,《江南style》“骑马舞”受到的追捧和模仿似乎更为狂热、更为癫狂。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节目中也不忘跳上一段。一些学校连课间操也直接改成了骑马舞,很多大学生以模仿骑马舞为荣誉和时尚。这些事例反映出的深层问题仅仅是整个文化现状中的冰山一角。大学生沉迷于韩剧、美剧、日本漫画、国外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的优劣好坏姑且不论,但这种趋之若鹜、不能自拔的现象行为,放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去审视,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刻反思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文艺作品在向社会传导价值判断上出现了偏差,如电视剧《蜗居》播出后,女大学生中竟出现了“嫁人当嫁宋思明”的言论。《蜗居》中宋思明作为一名官员、有妇之夫,包养了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涉世未深、根基尚浅的少女,无论怎样,都应该成为受人谴责的对象,但电视热播后,宋思明反而成为受人追捧的偶像,这种“播出效应”破坏了人们的基本价值判断。再如,由豪华演员阵容倾心打造、创下多项“传奇”,甚至“外销”十多个国家的电视剧《甄嬛传》,其中宣扬的诸多理念也未必妥当。而像《蜗居》《甄嬛传》这样传导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抑或不合拍的文艺作品、文艺节目不在少数。一方面,外国文艺作品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在无形中传播着它们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国内一些文艺作品、节目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瓦解或改变着我们基本的价值理念、道德判断。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大学校园中哈韩、哈日、亲美等热潮此起彼伏、热度不减。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却颇受冷落,中华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社团日渐凋零,各类国学、学术讲座反响平平,本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大学生嘴里谈论的却是泡沫剧剧情、明星八卦。追剧、追星构成了学生们业余生活的重要活动内容,校园文化的泛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这不能不说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缺失和乏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对大学自身的作用;二是对大学之外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引领。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大学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其独特的文化对大学之外的社会文化而言,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重智育与技能轻德育与人文,重形式轻内涵,重环境建设轻文化建设等,学者均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对于如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学者持论不一。笔者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从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间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去寻求破解途径。

大学文化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颁文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为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朱永新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基。弘文励教,薪火相传。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不能摒弃优秀传统文化,更不能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一味地照搬国外的制度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讲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孔孟老庄、唐诗宋词、戏曲国画等,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大学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高等学府,是文化发展的重镇,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弘扬传统文化,大学责无旁贷。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该如何引导师生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的有力武器,突出优势,打造文化软实力,提升师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大学亟需先进文化的滋养

大学生是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最为敏感、反应最快的群体;大学校园是各类文化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大学是对各种文化产品、“文化营养”需求最为迫切的肌体。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内容好、形式新的优秀文化精品,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备条件。如果社会或高校自身均不能提供适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导向正确的文化产品、文艺形式时,大学就会自然而然、千方百计地寻求其他的“文化食粮”。

当前,来自国外、国内的文化产品数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而大学在推进自身文化建设中亦未能加以有效引导、甄别、监督和管理,致使大学校园中的所谓“文化活动”出现了种种弊端。

我国是否已为大学提供了足够可供其选择的“文化食粮”呢?回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我们看到,文化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并不能弥补文化产品质量、内涵滞后的短板。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国外的影视剧,国内火热的电视节目,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据悉大都购买自国外的版权。外国什么节目受欢迎,我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搬一个。对外来文化的“迷恋”、崇拜和简单模仿,一是源于国人缺少文化自信,在面对欧美文化霸权时没有自觉自省的意识;二是源于国内文化产品创新不够、内涵提升不够,未能创造出让国人接受、喜爱的文化产品。

怎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产品质量,怎样才能创作出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好作品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文艺作品反映大众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反过来也影响社会主旋律的取向。当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对金钱财富、高富帅、白富美、奢侈品的推崇随处可寻,社会舆论中“晒富”“比美”事例屡见不鲜,许多社会行为流于庸俗、粗鄙,社会对这种行为也越来越宽容,这反映出当前社会文化取向的渐变。艺术类高校报考的火热,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映衬出社会对艰苦奋斗、矢志科学、追求真理精神的淡化和衰减。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再是完整高尚的人格,而是代之以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下、权力的大小。这种变化是渐变的、微妙的、不易觉察的,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它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人们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不只体现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上,还体现在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上。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内涵,不断创新形式,做到内涵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成为大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文化食粮”。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作出思想性和表现形式俱佳的文艺精品。在这方面,大学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可继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场”构建

如何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学者见仁见智。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墙”日渐消失的今天,单纯就某一所大学而谈其文化建设,显然是很难奏效的。换言之,大学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大学的文化与整个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极为频繁,举凡社会的文化行为、文化取向都无一例外地“复制”在大学校园中。同时,各大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极为频繁,尽管每所大学文化都有其独特性,但大学之间的趋同性也不容忽视。一所大学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也一定为另一所大学所认同;一所大学所摈弃的“有毒”文化,也同样应受到其他大学的否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为整个高校中的主流文化,才能发挥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的“磁场效应”。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区域内,各大学应该尝试构建“大学文化场”,处在“文化场”中的各高校文化建设,应该是协同推进的,而不是各自为战;应该是彼此呼应的,而不是相互消解或矛盾的。

同样,大学文化建设也不能单单依靠高校一己之力,需要高校与社会的双方联动,构建起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场”。文化建设恰如一条河流,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分处河流上下两端,若上流浑浊而欲求下流清澈,何其难乎!只有社会文化与大学文化同时用力、同时推进,形成同频共振的“文化场”,才能培育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

构建“大学文化场”需要把握好关键点。一方面,大学文化自身要从体制机制和载体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就体制机制创新而言,首先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校训精神,充分挖掘校史、校情,确立学校特色。深入凝练大学精神,从校园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教育理念、历史传承等入手,挖掘自身优势与特色,创建出有底蕴和有积累的独特文化。其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制定大学章程,切实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深化学校事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大学文化建设打破体制围墙。就载体平台创新而言,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文化艺术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其次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开展丰富多彩的二三课堂育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跨学校、跨学院、跨国籍、跨年级组建实践团队。以党建、国庆等重大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领青年学生思想。同时要以多媒体为平台进行有力的舆论引导和典型宣传。

另一方面,要下大功夫持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动员全社会创造、生产更多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加强对文化阵地、文化载体平台的审核和监管,特别要注重净化网络舆论生态,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过好互联网、新媒体这一关,牢牢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