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文化是充饥的画饼
发布时间:2016-06-11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6-06-06

 “十二五”最后一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提前实现了国家2020年的目标。陡然间,“普及化”以及“双一流”迅速形成新的研究话题和舆论焦点。前者指向规模,后者指向品质,而其间一直备受关注却始终模棱两可的话题正是“大学文化”。在热闹而持续的“建设”之余,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却依然迷雾重重:本属于文化组织的大学之文化究竟指什么?天天从事着文化事业的学校还应当建设怎样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又该如何建设?

雅斯贝尔斯认为,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必须包含学问传授、科学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这三个密不可分的方面。众所周知,大学文化是大学师生在学问传授、科学研究当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文化生活的总和。物质文化涉及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精神文化包括以追求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办学精神及价值观念;制度文化关乎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文化生活主要是大学师生围绕教学与科研展开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再造活动。四者缺一不可且互相交融,协同构成独特的文化组织生态。

问题由此而生。大学本来就是专事文化传承与创造的组织。任何一所学校的运转莫不时时事事与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多数大学的物质形态都有了革命性地改观。校园规模惊人,大学高楼林立,许多院校先于内涵品质提前携硬件迈入一流行列。与此同时,院墙内鲜花似锦,绿树成荫,新派陈设,仿古雕塑、校训校风及相关标语随处可见。以物质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文化符号”一览无遗。许多大学伴随着新校区搬迁,也努力将老校区的文化符号移植到新校区。然而,不得不承认,历史沉淀的文化氛围无法在短时期内如愿翻拍、随意复制并及时重现,大学的内隐文化及其相关精神的涵育、制度文化的改善与文化生活的充盈,务必需要润物无声的等待与守候。与热闹的建设行为形成反差,师生无不深感当下大学文化的冷寂。

一方面,文化传统的凋敝使大学陷入“无根”状态。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文化文明,先不论精华糟粕,在当今院校中几近弃若敝履。大学在人文道统几近断绝的氛围下生存发展,文化自信无所皈依。紧随其后,大学并不知道该坚守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在慌忙于服务与适应的同时,自身的底蕴与特色无法涵育生长。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存留自身个性的大学已不复存在,人们很难分辨甲乙丙丁学校有何不同,千校一面势在必然。

另一方面,现代大学制度徒有其“形”而无其“神”。近代以来在学制或教学内容上,日本、苏俄、欧美先后成为仿效的对象。在“救亡图存”的国家使命中,尚且来不及“为学术而学术”。即便如此,近代大学的启蒙和文化推动功不可没。而今,大学的使命重心转移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然而,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量所不匹配的,恰恰是文化软实力之疲软,这一点,作为专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显然难辞其咎。历经多年的改革发展,大学依然形神两分。以“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与“学术问责”为核心的院校精神在流变中始终未真正确立;以“教授治校”为标志的制度文化远未落到实处;以人文雅韵、科学精神为主导的院校生活方式并未成为主流,大学文化生活弥漫着世景幻象。如此,今天的大学所建立的“文化”又是什么呢?

 “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听起来成为时代的呼唤。回溯过往,欧洲近现代大学以“千年”数计,而美国大学也近四百年发展史,虽然历程各异,路径不同,但唯一不变的对文化与科学的执着与革新,在文脉上毕竟殊途同归。而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已愈百年历史,但谁能说清楚今天中国大学与其建立初期的文脉还有多少关联呢?百年老校除了校名之外还能找到什么共通之处?

大学文化品格的熔炼,必经学术共同体代代相传,千百年坚守,断然经不起四五年一届走马灯似的干部任期目标制分割。究其实,大学文化离我们尚远,无非是画给师生们充饥的那块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