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精神的形成、表述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6-05-2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北京教育   2016-05-12

大学精神的形成

根据国内学界研究,“大学精神”一词在1998年才正式出现并开始被大家广泛使用。尽管如此,具体到某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如北大精神、清华精神、南开精神等,却早在 20 世纪初就被一些学者所使用和阐释。可见,从具象中抽象出“大学精神”的概念是比较晚的事情,但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无疑应更早于对它的概括、总结和提炼。

那么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究竟是何时出现,以及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大学精神的形成机理,是理解大学精神的第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从大学发展史看大学精神的形成

大学精神的形成,无疑应该是在大学出现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其变化亦随着大学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并深深地打上了所在地域历史文化的烙印。

在当代教育史研究中所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现代大学源自于欧洲中世纪,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的法国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然而,这并不妨碍在同一时间世界的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存在着类似高等教育的形式。例如:一些学者列举出中国从西汉的“太学”到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作为大学存在的证据,甚至认为可追溯至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辟雍和泮宫。尽管存在争议,但无论是中国的太学,还是出现于欧洲的现代大学的始祖,无疑都对其存在的功能和使命有着明确的阐释,这些对其办学宗旨和培养何种人才的说明,无疑表明和彰显了各自所追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1.中国大学及大学精神

正如蔡元培所言,中国“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那时称之为‘太学’。随后,又从这一初步形式,逐步演变为一种称为‘国子监’的教育制度”[1]。太学由汉武帝开设,其目的在于“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2]。很明显,太学为国家所设,必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职能,而当时国家所需人才,无疑是为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工程而培养修习和传播儒家文化的人才。大学精神与封建王朝统治所需一脉相承,这是自太学开始至宋明理学所经历的漫长时期中中国大学及其大学精神发展变化的基本缘由所在,也是中国近代以前大学精神表现出的一个根本特征。显然,这个时期的大学精神,无疑是占据独尊地位的儒家之学说主张。它不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所需的士大夫人才,同时还要与试图打破儒家大一统地位的魏晋玄学、明清实学等展开思想上的较量和斗争。这种局面直到清末戊戌维新开始试图设立新的大学制度时才逐渐被打破。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既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大学蜕变的重要时期。伴随着这一进程,彼时的大学精神亦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除了政府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和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等公立大学外,20世纪初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设立了中国近代一些重要学府,如复旦公学、厦门大学和南开大学等。这一时期大学的共同特征是引入西方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并不同程度地参加到了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运动当中。因此,其大学精神中均融入了爱国、进步、民主和追求科学真知的时代元素。应该说,在与西方开放交流和国内革命斗争的影响下,民主与科学是这一时期大学师生所倾力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同样是由于时代的影响,中国大学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短暂的特殊时期。由于新中国的一穷二白,这一时期的大学精神更加强调为国家建设服务。与全国人民一样,对国家的服务和奉献精神是各所大学师生员工所身体力行的价值追求,如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成为全国所有学校的“共同校训”,这一时期的大学精神体现的是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同质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大学进入发展正轨、并不断摸索改革创新之路的新时期,同时也是对自身精神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反思时期。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而逐步进行的。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增强了自身的品牌意识。重新回溯历史,整理自身文化传统,进而强调和更新所在大学的大学精神阐释内容,是许多大学在最近二十年来着力推进的工作。随着各所大学校庆活动的开展,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大学精神内容百花齐放的活泼局面。

对自身所追求的精神价值进行反思与提炼,标志着许多大学不仅仅重视器物层面上的改革与建设,而且能够以精神价值为标尺来规约和指引自身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标志着我国大学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欧洲大学及大学精神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和发展的最初阶段,除了上面提到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外,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以及意大利的萨利诺大学等。这一时期的大学精神与古希腊哲学精神,以及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精神密不可分。校园里经常充满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论辩式的希腊哲学精神以及超越国界的基督教精神。师生们教与学的目的都在于通过自由辩论和探究真理的方式来达致对知识的增进,这与古希腊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是相一致的。

到了19世纪,随着文艺启蒙精神的普及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冲击,欧洲大学的理念和精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由以获取知识为唯一目的转向对大学综合性功能的强调,包括:培育人才、进行“学术性”的研究与教学以及引入对技术性知识的研究[3]。从这时起,大学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为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和传输新知识的纽带职能。

发展到20世纪,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崛起的美国大学教育的影响和带动下,欧洲大学开始在更大程度上扭转学院派的风格,对社会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尽管存在着种种的争议,欧洲大学在崇尚学术独立和自由的同时,已经无法回避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责任,这已然是世界范围内大学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

(二)大学精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在具体了解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形成过程时我们会发现,尽管大学精神客观上形成于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并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地区社会与文化变革环境的某种决定性影响,但大学的举办者、办学者和知名人士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严复、蔡元培等对北京大学的影响,创办者马相伯、办学者李登辉等对复旦大学的影响,以及创建者伊兹拉·康奈尔对康奈尔大学、范·海斯对威斯康辛大学的影响等。几乎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标志性人物的作用。这些标志性人物不仅在所在大学的大学精神形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在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扭转和导向作用。

究其原因,是这些办学者往往都是洞悉社会时政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饱学之士,并且有发展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远大抱负。他们敏锐地了解和捕捉社会所需,掌握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条件。因此,他们具备了总结时代所需大学精神的能力,也具备了将这种精神付诸实践、推动大学实际发展的能力。这说明,人民群众固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但往往总是通过少数人之手来实现的。大学精神的形成也是如此。这说明,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家。通过选贤任能的机制来确定大学的掌舵人和管理者,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

大学精神的表述

大学精神作为对大学核心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炼,内含着大学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往往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第一,它是对大学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达,因而指引着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它树立了大学师生员工应共同尊崇的价值理念,并以此促进大学内每个个体的素质养成。

大学精神的表述,也是它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大学精神往往通过大学的精神传统、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铭等表达出来,有的还表现为名人的题词与领导的训词。通过这些侧重不同方面、不同形式的表达内容,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就得到了较为集中的阐释。

1.大学精神表述的内容特点

从各个高校对大学精神阐释的现实情况看,大学精神的表述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科学精神的执着。例如 :哈佛大学的校训“与真理为友”,以及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第二,对民族、国家和社会使命的担当。例如 :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历史传统,以及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的校训精神—即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众之功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4]。第三,对个体道德操守及为学能力的强调。例如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表达了清华人追求崇高道德修为、积极努力进取的精神风貌 ;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既学会用脑,也学会用手”,突出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表达了该校鲜明的育人理念。

当然,很多学校的大学精神涵盖了上述不同方面的内容,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建校宗旨为“学术的独立、学术的活用、造就模范国民”,既强调了科学至上的纯粹性,也强调了以学术的运用培养人才、造福社会的重要功能。另外,每所学校的大学精神不仅有校训上的阐述,还有办学理念、校歌等方面的表达,几方面综合起来才形成该校完整的大学精神内容。因此,一些学校的大学精神在表达上往往同时包括了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服务社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无论通过哪种表述形式表达出来,也无论表达的内容是多是少,判断一所学校大学精神的高下,最关键还是在于表述的内容是否与该校的定位相符。只有做到与大学的办学定位相一致,大学精神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作用。

2.大学精神表述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大学精神的表述应同时体现大学的共性与个性。首先,作为一个社会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者,大学精神必然要具有同一个文化体系中的共同价值和精神特质。共同的大学精神来自于承担的共同功能。大学首先的功能是育人,其次是传播知识和文化,最后大学还是开放的、服务社会的。因此,共同的大学精神要体现这三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要回答这三方面的期待,具体就是:第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第二,要传播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播?第三,如何与社会共进?

大学精神的表述在体现共性的同时更要表达大学自身的独特气质,即自身的个性。大学精神表述上的趋同性,是国内大学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以校训为例,如陈功江在《精神符号与个性彰显》一书中指出:“在本书作者统计的224所我国内地大学校训中,一共使用682个词或词组,其中就有432个词是重复使用的,重复率为63%。重复最多的是,‘创新’‘求实’‘团结’‘勤奋’这四个词”[5]。究其原因,大学精神内容趋同的背后是大学在自身发展定位上的迷茫。

纵观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顶级大学,我们不难发现,真正有生命力的大学精神必须植根于大学明确的定位当中,大学精神应该成为一所大学彰显自身定位与特色的最好诠释者。

一所好的大学往往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全能者,它只是专其所长的结果。任何一所高校都是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单元,而不是替代者。尽管学者们对大学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很多种分类,但一所大学必须善于作出自己的分类,以清楚自身所属类型,进而在众多学校中找到自己的特长和短板,扬长避短,最终创出品牌,创造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大学的现实发展之路。而这种自我反省和寻求突破改革路径的努力,也势必反映到其大学精神的阐释当中。因此,塑造、弘扬大学精神的工作应当是大学推进整体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整体改革成果在文化精神上的一个反映。一所真正想锐意进取的大学,必须敢于面对现实,挖掘自身特质及社会真正所需,把自己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支撑理念找出来,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大学精神来体现存在的独特性,展示具有吸引力的、与众不同的特质。

大学精神的使命与作用

大学精神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制度来规定人、约束人,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来引导人、启发人;无形的大学精神通过校训、校铭、校歌来鼓舞人、打动人,通过恬静肃穆的校园氛围感染人、安抚人。在有形和无形当中,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对大学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塑造作用。因此,借助于校训、校歌等表达内容,以及体现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如制度、环境、书籍等,乃至模范师生的言传身教,大学精神发挥着如下重要作用:一是对大学发展方向的指引;二是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三是凝聚和激励大学人共同奋斗,以精神的特有力量推动大学的持续发展。

从更深层次看,对大学精神的价值、使命和作用的探讨,实际上探讨的是大学精神为何而存在的问题。而大学精神的存在意义当然离不开对大学本身使命和功能的阐释。对此,大学精神既要回答“大学何以存在”这一首要问题,从而对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进行说明,同时也为大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方向上的指引。这两方面恰恰表达了大学精神的价值、使命和作用所在。

由反思而达到对现有事物的理解与升华乃是精神的特点,大学精神也不例外。通过对大学现实存在的种种状况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同时对照学术自身发展和时代主题提出的双重要求进行反思,并据此来不断升华大学的内涵,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的大学精神。这既是大学精神形成的过程,也是其彰显自身价值、履行自身使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精神不仅要遵从大学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逻辑,对大学本身进行论证、规约和指引,同时也要遵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不断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回应时代提出的种种论题。也恰恰是在这两种逻辑之间,大学精神才能够指引大学找到最适宜自身发展的方向,使后者能够更好地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职能。而大学精神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就是要对大学的具象存在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并对后者发挥重要的反作用,督促其面向世界、时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作出调整和改变。大学精神如何充分履行其使命、积极反作用于大学的现实和未来发展?这是一个大学具体工作当中的实践问题,也是大学精神与大学具体工作、与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对此至少需要在两个方向上作出努力:

第一,要发挥大学精神的作用,需要不断有人在理论上研究它,在实践中推广它,目的是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反作用,促进大学精神理念渗透到大学实际工作当中。具体而言,应对大学精神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阐释并体现于大学的实际工作当中。一方面,结合时代的精神和要求,明确具体工作领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在大学运转的实际过程当中使大学精神得到具体的体现和应用;另一方面,应不断挖掘、整理和阐释自身业已形成的大学精神传统和内容,借助不同文化载体,使之得到不断强化与彰显,如运用不同的文化形式创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来生动地阐释和宣传自身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通过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大学精神才能真正贯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实际工作当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入脑入心,其作用的发挥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实现。

第二,大学精神的内容不是固化、静止的,对它的阐释需要不断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需要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面对日益走向全球化、大学与社会不断相融合的现实趋势,对大学精神本身的研究和阐释必须立足于全球化和本土实践的双重视野,这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持续不断进行的事业。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对大学现实状况的时刻反思,检视大学的现实发展轨道是否偏离了大学精神所及的视野范围,以随时校正大学可能出现的偏差,推动大学更好的发展。

通过对社会的关照、时代精神的呼应以及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也就是结合时代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期许,大学精神才能够焕发活力,才有可能在推动大学的改革、转型与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才有可能促使其实现对社会其他领域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在体现世界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文化精神之林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上述作用的实现需要大学能够统领、协调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自身整体发展战略和需要大学给予指导和关照的社会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如建立推动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研究型智库,以及对中国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等,切实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具体的智囊性意见。只有这样,大学才有可能真正在提升社会精神发展的整体水平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不应该是漠然置身于外的,而是应积极地参与和提供专业性支持。这本身,恰恰是大学精神跨越大学之外、面向社会积极拓展影响、发挥引领作用的最佳体现。